只要提到大唐盛世,華人便會升起一種自豪感,大唐的強大,大唐的繁華,總會讓人浮想聯翩。但是大唐在剛剛建立之初,就已經埋下了了它滅亡的種子,剝開大唐繁榮的表面,去尋找其內在原因,便會發現財政問題始終貫穿於整個唐帝國。
唐玄宗時期的安史之亂,以及之後的100多年的藩鎮問題,皆出於此。中國的老祖先真的很厲害,解決了統一國家的大部分問題,是一個政治早熟的群體,但是唯有一個沒有被解決,這就是經濟財政制度問題。每一個王朝的覆滅,或多或少都跟經濟財政有關。
盛唐
第一部分:唐朝的財政困局,查不清的人口,理不清的土地
古代中國歷史上經歷過三次大型的政治制度變革,第二次政治制度建構可以追溯到北魏孝文帝改革,而之後的隋唐則是繼承了這一套政治制度。但和隋唐的經濟制度相比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隋朝的行政效率太高了,它的徵稅能力太強了,最後的老百姓受不了了,所以隋朝亡於此。
相比隋朝的高效徵稅能力,唐朝的徵稅能力非常弱,在唐朝建立不久之後,便出現了貞觀之治,其原因便是大量的財富留在了民間,而政府卻沒有徵收太多的稅。究其原因,這還得從隋文帝講起,他利用嚴刑峻法,將整個帝國的戶籍人口給查了一遍,摸清了整個帝國到底有多少人,有多少地,到了隋煬帝時期,人戶數最高接近於900萬戶,人口達到4600萬。由於隋文帝嚴格的制度,政府的人口統計準確,沒有人遊離在戶籍之外。
但是經過隋末戰爭,全天下的人口,十年間下降到200萬戶,也就是說,中國的人口大約減少到隋朝的20%左右。很奇怪吧,即使是戰亂,再加上天災人禍,人口也不能下降這麼多,那這些人口去哪了呢?只有一個答案,這些老百姓藏起來了,遊離在戶籍制度之外,所以就造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人頭查不清,最終可不就是收上來稅嗎?
隋末人口
唐朝對每戶徵稅二石糧食,而隋朝則徵收三石糧食。也就是說,唐朝徵稅的人口比隋朝的人口少,並且稅賦比隋朝要低,那不就出現了經濟繁榮嗎?那為什麼唐初的幾位皇帝不來一次徹底的清查呢?或許是認為隋朝的稅收體制太高效了,才導致隋朝的滅亡,李唐王朝要避免這種情況。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重新查人口、統計土地太難了。由於唐王朝幾乎全盤接受了隋朝的各種政治制度,要想收上來稅,那首先還得知道有多少土地。
唐朝實行的是授田制,跟中國現在的土地制度很像,一個人出生以後,政府會分配給他土地,但是這個地是國家的,你只有使用權,並按時繳納稅,人死後,這份土地政府再收回來。這個想法很好,但是操作起來是非常的困難,由想法變為實際,土地分配製度立即出現了反轉,一旦政治鬆懈,便會出現大量的逃戶。並且當授田人去世以後,他的家人也會將田地瞞報,甚至據為私有。在古代,中國以農耕經濟為主,稅收的主要來源就是土地稅,不清楚有多少土地,就收不上來稅,唐代的財政體系一直處於一種不健康的狀態,那唐代的皇帝是怎樣做的呢?
農耕經濟
第二部分:奇葩的自我經營財政模式
唐朝出現了很奇怪的自我經營模式,由於中央財政不健康,收不上來稅,唐高祖李淵弄了一套獨立於稅收之外的自我經營財政體系。對於官僚,政府不進行發放俸祿,也不撥給辦公經費,轉而給這些官員一些公廨田和公廨錢,讓官員用這些田地出租,自己再收稅。讓官員拿著這些錢去放高利貸,賺取利息,從中獲取他們的俸祿。李淵自以為完美的制度,在今後的時日中問題不斷出現。
政府會根據官員的爵位大小授予他們一部分永業田,這一部分的田地可以傳給後代。根據官員的職業,政府再授予一份職業田,這一份土地是讓官員解決俸祿和辦公經費的,官員離任之後,必須將這部分田地交給下一個官員。看似公廨田是一個不錯的方案,但實際操作中就會出現不少的問題。
這些官員是讀書人,從出租到收稅,這其中的過程並不簡單,再加上生產出來的糧食,如何運輸,儲藏和買賣,這些都是技術活,如果沒有一點商業頭腦,是很容易經營失敗。以至於官員沒有俸祿,隨著官員的增多,職業田就變得越來越多,佔用百姓土地的現象就越來越嚴重。所以在貞觀11年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就下令限制職業田的授予,轉而將官員的損失增加到了公廨錢的身上。
百姓
公廨錢就相當於政府拿著錢叫民間老百姓貸款,政府再賺取利息。比如在唐代初年,借款年利率為100%,由於戰爭剛剛結束不久,民間經濟受阻,再加上貸款的利率很高,所以早期很少人借款。沒人借款,政府就收不上來利息,政府就強迫有錢人必須貸款。至於這些有錢人怎麼使用這筆錢,政府不管,但必須每月必須將利息交給政府。其實這樣做,政府顯然是明目張膽地訛詐。由於財政的不健康,唐朝還專門設定放貸的官員。
據史料記載,唐朝中央政府在每個部門都設定一個管公廨錢的官,三省六部除了正常的行政官員,在這之外還有若干的辦事員,稱為令史。比如門下省和中書省帶頭銜的令史有80多人,而尚書省僅戶部一部就有令史170人。唐高祖專門讓這些人管理公廨錢,讓他們去放貸和收利息。而做這種事得有點經濟方面的學問吧,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非專業人士,就造成了經常虧本,也無法控制貸款的風險。顯然,依靠公廨錢來籌措辦公經費和補貼官員不是一個好辦法。唐太宗時期,依據公廨錢制定了一套考核制度,讓令史必須盈利,完成任務的受到獎勵,完不成任務的受到懲罰。在唐朝繁榮的背後,政府始終處於財政赤字狀態,為今後唐朝產生節度使以及藩鎮割據埋下了隱患。
公廨錢
第三部分:唐朝為什麼會爆發安史之亂?為何會出現藩鎮割據?
其實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的性質是一樣的,我們可以推導一下它的內在邏輯。中央政府的財政不健康,導致國家收不上來稅,養兵需要大量的錢,但是國家出不起,所以就大力的發展府兵制以及將各個地方的權利分給節度使,以至於節度使擁有兵權、財權。節度使的權力擴大,地方上的力量增強,而使中央的力量下降,致使地方有了力量和中央對抗,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就是在這種內在機制中成長起來的。
皇帝將養兵的壓力給了節度使,中央的財政減輕了,但是卻導致了地方上的權力過大。這其實和東漢末年各州的刺史的情況很像,但是唐王朝卻沒有吸取東漢末年的教訓。唐朝的府兵制繼承自北魏的鮮卑人,這是一種打仗和務農兩不誤的制度,打仗時用兵,不打仗時種地。這其中造成的影響是很大的,中央和軍隊的聯絡被割裂了,他們之間存在的國家出錢養兵,士兵出力打仗,這種關係就不存在了。
馬嵬坡
其實出現藩鎮割據的直接推手是皇帝本身,唐玄宗時期有了開元盛世,但是天寶年間出現了由盛轉衰的變局。如果按常規的歷史來解釋,唐玄宗早期英明神武,後期昏庸不堪,但是唐玄宗的統治是從始而終。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答案是財政,早期唐玄宗任用賢相姚崇、張九齡等,但是這些人只會節流,不會開源,他們主要的方法,比如讓皇帝不要大興土木,減少對外戰爭等。但是隨著財政壓力的增大,比如開元21年,官員的數量達到了17686人,地方上的吏也達到了57416人,僅在宮中,宮女多達四萬人,帶品的宦官達到3000人,再加上各種生活開支,唐玄宗吃不消了,這還沒有加上對外戰爭的花費。
所以此刻皇帝要找懂得開源的大臣,這不就出現了歷史上惡名遠揚的兩個人登上了歷史舞臺,一個李林甫,一個楊國忠。他們更懂得商業,更知道如何幫皇帝賺錢,更知道如何幫皇帝減少財政,就是在他們的運作下,將各種權力下放給了地方,這才是安史之亂以及藩鎮割據的內在原因。
大唐的沒落
總結:
在盛唐繁榮的背後,財政的不健康始終貫穿於整個帝國,也為之後唐王朝滅亡埋下了隱患,由於政府沒有錢,就將各種財政壓力施加給官員以及地方。自以為獨立於稅收之外的經濟體制非常完美,其實是禍患無窮。
只要提到大唐盛世,華人便會升起一種自豪感,大唐的強大,大唐的繁華,總會讓人浮想聯翩。但是大唐在剛剛建立之初,就已經埋下了了它滅亡的種子,剝開大唐繁榮的表面,去尋找其內在原因,便會發現財政問題始終貫穿於整個唐帝國。
唐玄宗時期的安史之亂,以及之後的100多年的藩鎮問題,皆出於此。中國的老祖先真的很厲害,解決了統一國家的大部分問題,是一個政治早熟的群體,但是唯有一個沒有被解決,這就是經濟財政制度問題。每一個王朝的覆滅,或多或少都跟經濟財政有關。
盛唐
第一部分:唐朝的財政困局,查不清的人口,理不清的土地
古代中國歷史上經歷過三次大型的政治制度變革,第二次政治制度建構可以追溯到北魏孝文帝改革,而之後的隋唐則是繼承了這一套政治制度。但和隋唐的經濟制度相比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隋朝的行政效率太高了,它的徵稅能力太強了,最後的老百姓受不了了,所以隋朝亡於此。
相比隋朝的高效徵稅能力,唐朝的徵稅能力非常弱,在唐朝建立不久之後,便出現了貞觀之治,其原因便是大量的財富留在了民間,而政府卻沒有徵收太多的稅。究其原因,這還得從隋文帝講起,他利用嚴刑峻法,將整個帝國的戶籍人口給查了一遍,摸清了整個帝國到底有多少人,有多少地,到了隋煬帝時期,人戶數最高接近於900萬戶,人口達到4600萬。由於隋文帝嚴格的制度,政府的人口統計準確,沒有人遊離在戶籍之外。
但是經過隋末戰爭,全天下的人口,十年間下降到200萬戶,也就是說,中國的人口大約減少到隋朝的20%左右。很奇怪吧,即使是戰亂,再加上天災人禍,人口也不能下降這麼多,那這些人口去哪了呢?只有一個答案,這些老百姓藏起來了,遊離在戶籍制度之外,所以就造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人頭查不清,最終可不就是收上來稅嗎?
隋末人口
唐朝對每戶徵稅二石糧食,而隋朝則徵收三石糧食。也就是說,唐朝徵稅的人口比隋朝的人口少,並且稅賦比隋朝要低,那不就出現了經濟繁榮嗎?那為什麼唐初的幾位皇帝不來一次徹底的清查呢?或許是認為隋朝的稅收體制太高效了,才導致隋朝的滅亡,李唐王朝要避免這種情況。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重新查人口、統計土地太難了。由於唐王朝幾乎全盤接受了隋朝的各種政治制度,要想收上來稅,那首先還得知道有多少土地。
唐朝實行的是授田制,跟中國現在的土地制度很像,一個人出生以後,政府會分配給他土地,但是這個地是國家的,你只有使用權,並按時繳納稅,人死後,這份土地政府再收回來。這個想法很好,但是操作起來是非常的困難,由想法變為實際,土地分配製度立即出現了反轉,一旦政治鬆懈,便會出現大量的逃戶。並且當授田人去世以後,他的家人也會將田地瞞報,甚至據為私有。在古代,中國以農耕經濟為主,稅收的主要來源就是土地稅,不清楚有多少土地,就收不上來稅,唐代的財政體系一直處於一種不健康的狀態,那唐代的皇帝是怎樣做的呢?
農耕經濟
第二部分:奇葩的自我經營財政模式
唐朝出現了很奇怪的自我經營模式,由於中央財政不健康,收不上來稅,唐高祖李淵弄了一套獨立於稅收之外的自我經營財政體系。對於官僚,政府不進行發放俸祿,也不撥給辦公經費,轉而給這些官員一些公廨田和公廨錢,讓官員用這些田地出租,自己再收稅。讓官員拿著這些錢去放高利貸,賺取利息,從中獲取他們的俸祿。李淵自以為完美的制度,在今後的時日中問題不斷出現。
政府會根據官員的爵位大小授予他們一部分永業田,這一部分的田地可以傳給後代。根據官員的職業,政府再授予一份職業田,這一份土地是讓官員解決俸祿和辦公經費的,官員離任之後,必須將這部分田地交給下一個官員。看似公廨田是一個不錯的方案,但實際操作中就會出現不少的問題。
這些官員是讀書人,從出租到收稅,這其中的過程並不簡單,再加上生產出來的糧食,如何運輸,儲藏和買賣,這些都是技術活,如果沒有一點商業頭腦,是很容易經營失敗。以至於官員沒有俸祿,隨著官員的增多,職業田就變得越來越多,佔用百姓土地的現象就越來越嚴重。所以在貞觀11年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就下令限制職業田的授予,轉而將官員的損失增加到了公廨錢的身上。
百姓
公廨錢就相當於政府拿著錢叫民間老百姓貸款,政府再賺取利息。比如在唐代初年,借款年利率為100%,由於戰爭剛剛結束不久,民間經濟受阻,再加上貸款的利率很高,所以早期很少人借款。沒人借款,政府就收不上來利息,政府就強迫有錢人必須貸款。至於這些有錢人怎麼使用這筆錢,政府不管,但必須每月必須將利息交給政府。其實這樣做,政府顯然是明目張膽地訛詐。由於財政的不健康,唐朝還專門設定放貸的官員。
據史料記載,唐朝中央政府在每個部門都設定一個管公廨錢的官,三省六部除了正常的行政官員,在這之外還有若干的辦事員,稱為令史。比如門下省和中書省帶頭銜的令史有80多人,而尚書省僅戶部一部就有令史170人。唐高祖專門讓這些人管理公廨錢,讓他們去放貸和收利息。而做這種事得有點經濟方面的學問吧,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非專業人士,就造成了經常虧本,也無法控制貸款的風險。顯然,依靠公廨錢來籌措辦公經費和補貼官員不是一個好辦法。唐太宗時期,依據公廨錢制定了一套考核制度,讓令史必須盈利,完成任務的受到獎勵,完不成任務的受到懲罰。在唐朝繁榮的背後,政府始終處於財政赤字狀態,為今後唐朝產生節度使以及藩鎮割據埋下了隱患。
公廨錢
第三部分:唐朝為什麼會爆發安史之亂?為何會出現藩鎮割據?
其實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的性質是一樣的,我們可以推導一下它的內在邏輯。中央政府的財政不健康,導致國家收不上來稅,養兵需要大量的錢,但是國家出不起,所以就大力的發展府兵制以及將各個地方的權利分給節度使,以至於節度使擁有兵權、財權。節度使的權力擴大,地方上的力量增強,而使中央的力量下降,致使地方有了力量和中央對抗,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就是在這種內在機制中成長起來的。
皇帝將養兵的壓力給了節度使,中央的財政減輕了,但是卻導致了地方上的權力過大。這其實和東漢末年各州的刺史的情況很像,但是唐王朝卻沒有吸取東漢末年的教訓。唐朝的府兵制繼承自北魏的鮮卑人,這是一種打仗和務農兩不誤的制度,打仗時用兵,不打仗時種地。這其中造成的影響是很大的,中央和軍隊的聯絡被割裂了,他們之間存在的國家出錢養兵,士兵出力打仗,這種關係就不存在了。
馬嵬坡
其實出現藩鎮割據的直接推手是皇帝本身,唐玄宗時期有了開元盛世,但是天寶年間出現了由盛轉衰的變局。如果按常規的歷史來解釋,唐玄宗早期英明神武,後期昏庸不堪,但是唐玄宗的統治是從始而終。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答案是財政,早期唐玄宗任用賢相姚崇、張九齡等,但是這些人只會節流,不會開源,他們主要的方法,比如讓皇帝不要大興土木,減少對外戰爭等。但是隨著財政壓力的增大,比如開元21年,官員的數量達到了17686人,地方上的吏也達到了57416人,僅在宮中,宮女多達四萬人,帶品的宦官達到3000人,再加上各種生活開支,唐玄宗吃不消了,這還沒有加上對外戰爭的花費。
所以此刻皇帝要找懂得開源的大臣,這不就出現了歷史上惡名遠揚的兩個人登上了歷史舞臺,一個李林甫,一個楊國忠。他們更懂得商業,更知道如何幫皇帝賺錢,更知道如何幫皇帝減少財政,就是在他們的運作下,將各種權力下放給了地方,這才是安史之亂以及藩鎮割據的內在原因。
大唐的沒落
總結:
在盛唐繁榮的背後,財政的不健康始終貫穿於整個帝國,也為之後唐王朝滅亡埋下了隱患,由於政府沒有錢,就將各種財政壓力施加給官員以及地方。自以為獨立於稅收之外的經濟體制非常完美,其實是禍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