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水時還要特別注意別澆到花和葉子上容易爛,一週澆水一次,夏天需要放室內別曬到太陽,其他季節需要Sunny。
薰衣草,又名靈香草、香草、黃香草,英名:Lavender。
薰衣草還有“芳香藥草”之美譽,適合任何面板,促進細胞再生、加速傷口癒合,改善粉刺、膿腫、溼疹、平衡皮脂分泌,對燒燙灼曬傷有奇效,可抑制細菌、減少疤痕。自古就廣泛使用於醫療上,莖和葉都可入藥,有健胃、發汗、止痛之功效,是治療傷風感冒、腹痛、溼疹的良藥。
薰衣草又名“寧靜的香水植物”,花語是“芳香”。全株均具芳香,植株晾乾後香氣不變,花朵還可做香包。其香氣能醒腦明目,使人舒適,還能驅除蚊蠅。放幾棵乾草在衣櫃、書櫃裡,能驅蟲防蛀,香味幾年不散。1999年薰衣草被國際香草協會選為年度香草。
今秋播種,明春即開繁茂芳香的花朵,整齊一致的植株盛花不斷。
栽培管理
為多年生小灌木,一般能利用10年左右,品種粗放,易栽培,喜Sunny、耐熱、耐旱、極耐寒、耐瘠薄、抗鹽鹼,栽培的場所需日照充足,通風良好。
播種到開花(或採收)所需的時間:18~20周。薰衣草宜用大型容器栽培。但盆栽時為預防過溼可選用陶盆或較小的塑膠盆,不宜使用大盆,除非已生長到相當的大小。
薰衣草無法忍受炎熱和潮溼,若長期受澇根爛即死。室外栽種時注意不要讓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五月過後需移置Sunny無法直射的場所,增加通風程度以降低環境溫度,保持涼爽,才能安然的度過炎夏。
注意Sunny、水分、溫度、耐心。喜歡涼爽的北方
*薰衣草要注意的小事項∶
1.全日照喜陽性∶喜歡全日照的環境,室外栽培,Sunny充足最好。
2.適中水量澆水∶當盆土漸干時,每次澆水要澆溼透。最宜排水性佳、養分充足的土壤;積水易使根爛(敗根)死亡。
3.低溼度栽培環境∶大多數的香草喜涼溫乾燥的環境,平地越夏困難,此時可置於陰涼處待秋涼後修剪枝葉並換盆,重新栽培。
4.高肥量施肥∶香草植物的生長速度很快,因此需肥量大,至少每15日施三要素肥。
5.定期摘心修剪∶香草長得很快,約一尺高時可摘心或修枝,有利側芽成長植株茂盛。
6.病蟲害∶香草植物本身具有防蟲的效果,病蟲害問題不大,不大需噴農藥,種植的數量及品種越多,防蟲效果越明顯。
很多人都不敢給香草修剪,特別是苗期的時候,很多香草如果不及時掐頂或者修剪,株型長高了以後再修剪,就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株型。而且草草確實是越修剪越強壯的
特別是燻寶寶,最好在不超過5CM高的時候掐頂,我一般是3CM的時候就掐頂等分支長出來以後超過5CM的時候再掐頂,在小的時候最好不要超過7CM高,等稍大一點以後可以讓它長到10CM高,而且可以稍微重點修剪了,等再大了以後,除了開花時間,可以讓燻維持25CM高,慢慢的,這樣才能有完美的株型。
*栽培薰衣草可以用播種或是扦插的方式。播種可在每年的春天(3~6月)或秋天(9~11月)進行,發芽天數約15天。如果是從花市買栽種好的盆栽,也可自行扦插繁植,可以選擇頂芽(約5㎝~10㎝),將底部2節的葉片去除,插水2小時後再扦插於土中,約2~3星期就會發根。扦插的介質可用2/3的粗砂混合1/3的泥炭苔。
小苗摘心下來的頂芽最容易扦插成活
*薰衣草喜歡冷涼或溫暖的氣候,無法忍受炎熱潮溼的天氣,室外栽種時注意別讓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薰衣草不喜歡根部常有水滯留,土需排水良好,可以使用1/3的珍珠石、1/3的蛭石、1/3的泥炭苔混合後使用。如果是露地栽培時要注意土壤的排水,可將土堆高成畦再種植。栽培的場所需日照充足,通風良好。
*盆土乾燥後再澆水,澆水時不要澆到葉子及花,否則易腐爛且滋生病蟲害。施肥可將骨粉放在盆土內當做基肥(每三個月用一次)。開完花必須進行修剪,可將植株修剪為原來的2/3,株型會較結實,有利於生長。
當然是選新長出來的,長的比較壯的插比較好,開過花和木質化的枝條都老化了。我插的羽燻幾乎都成活了,連水培的都開花了
*羽狀薰衣草需要充足的Sunny及適溼的環境,能夠給予全日照的環境較佳,半日照亦可生長,唯開花較稀少。盆栽時不宜太勤於澆水以免根部腐爛,預防過溼可使用紅土盆(陶盆)或使用較小的塑膠盆,除非已生育到相當的大小,才使用大盆,因使用小盆的緣故,需注意適時澆水避免過幹現象發生,施肥以少量多次為佳,尤其是開花期甚長。
*薰衣草性喜冷涼,不耐高溫潮溼,五月過後需移置Sunny無法直射的場所,增加通風程度以降低環境溫度,保持涼爽,才能安然的度過炎夏。
土壤
適宜於微鹼性或中性的沙質土。須特別注意選擇排水良好的介質,可以使用1/3的珍珠石、1/3的蛭石、1/3的泥炭苔混合後使用。如是露地栽培時要注意土壤的排水,可將土堆高成畦後再種植。
澆水
薰衣草不喜歡根部常有水滯留。在一次澆透水後,應待土壤乾燥時再給水,以表面培養介質乾燥,內部溼潤為度,葉子輕微萎蔫為主。澆水要在早上,避開Sunny,水不要濺在葉子及花上,否則易腐爛且滋生病蟲害。持續潮溼的環境會使根部沒有足夠的空氣呼吸而生長不良,甚至突然全株死亡,栽培薰衣草失敗的原因常常就在這裡。
光照
薰衣草是全日照植物,需要充足的Sunny及適溼的環境,能夠給予全日照的環境較佳,半日照亦可生長,唯開花較稀少。夏季應至少遮去50%的Sunny,並增加通風以降低環境溫度,如此雖生長衰弱,但不至死亡。冬季薰衣草在平地即可生長良好,應在全日照下栽培。
溫度
薰衣草為半耐熱性,好涼爽,喜冬暖夏涼,生長適溫:15~25℃,在5~30℃均可生長。限制溫度:35℃以上,長期高於38~40℃頂部莖葉枯黃。北方冬季長期在0℃以下即開始休眠,休眠時成苗可耐-20~-25℃的低溫。
施肥
施肥可將骨粉放在盆土內當做基肥(每三個月用一次),小苗可施用花寶二號(20-20-20),成株後再施用磷肥較高的肥料如花寶三號(20-30-20)。施淡肥。
修剪
薰衣草花朵的精油含量最豐富,利用時以花朵或花序為主,為方便收穫,栽培初期的一些小花序不妨以大剪刀整個理平,新長出之花序高度一致,有利於一次收穫。有些品種高度可達90公分,也用這個方法使植株低矮促使多分枝、開花,增加收穫量。開完花後必須進行修剪,可將植株修剪為原來的2/3,株型會較結實,並有利於生長。修剪時要在冷涼季節如春、秋時分,一般在春天修剪,在秋天修剪會影響耐寒性。修剪時注意不要剪到木質化的部分,以免植株衰弱死亡。
在夏天把他們放在陰涼處,就可以了.在嫩枝長到10公分左右時就得打頂,否則就會出現木質化後,底下的葉子就乾枯了,很不美觀.
摘心、打頂,都是指及時修剪了。
木質化是草草抗禦惡劣環境,從草進化到木了,樹木比草生命頑強。由於根部周圍不夠通風,或者葉子頂梢沒有及時修剪導致養分上不去,根部葉子就掉,枝幹木質化了。
預防的辦法就是及時修剪。每週修剪一次(每次可以半釐米半釐米地修剪)。
已經木質化的草草,除了個別根系發育特別好的會重新在底部發出新枝,一般不會有改善。但可以透過扦插新枝條,獲得新的植株,注意修剪,避免木質化產生。
羽葉燻是燻裡最接近草本的,也就是說,開花最容易,最不容易木質化。也因為接近草本,是燻裡面非常怕熱和怕冷的。
澆水時還要特別注意別澆到花和葉子上容易爛,一週澆水一次,夏天需要放室內別曬到太陽,其他季節需要Sunny。
薰衣草,又名靈香草、香草、黃香草,英名:Lavender。
薰衣草還有“芳香藥草”之美譽,適合任何面板,促進細胞再生、加速傷口癒合,改善粉刺、膿腫、溼疹、平衡皮脂分泌,對燒燙灼曬傷有奇效,可抑制細菌、減少疤痕。自古就廣泛使用於醫療上,莖和葉都可入藥,有健胃、發汗、止痛之功效,是治療傷風感冒、腹痛、溼疹的良藥。
薰衣草又名“寧靜的香水植物”,花語是“芳香”。全株均具芳香,植株晾乾後香氣不變,花朵還可做香包。其香氣能醒腦明目,使人舒適,還能驅除蚊蠅。放幾棵乾草在衣櫃、書櫃裡,能驅蟲防蛀,香味幾年不散。1999年薰衣草被國際香草協會選為年度香草。
今秋播種,明春即開繁茂芳香的花朵,整齊一致的植株盛花不斷。
栽培管理
為多年生小灌木,一般能利用10年左右,品種粗放,易栽培,喜Sunny、耐熱、耐旱、極耐寒、耐瘠薄、抗鹽鹼,栽培的場所需日照充足,通風良好。
播種到開花(或採收)所需的時間:18~20周。薰衣草宜用大型容器栽培。但盆栽時為預防過溼可選用陶盆或較小的塑膠盆,不宜使用大盆,除非已生長到相當的大小。
薰衣草無法忍受炎熱和潮溼,若長期受澇根爛即死。室外栽種時注意不要讓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五月過後需移置Sunny無法直射的場所,增加通風程度以降低環境溫度,保持涼爽,才能安然的度過炎夏。
注意Sunny、水分、溫度、耐心。喜歡涼爽的北方
*薰衣草要注意的小事項∶
1.全日照喜陽性∶喜歡全日照的環境,室外栽培,Sunny充足最好。
2.適中水量澆水∶當盆土漸干時,每次澆水要澆溼透。最宜排水性佳、養分充足的土壤;積水易使根爛(敗根)死亡。
3.低溼度栽培環境∶大多數的香草喜涼溫乾燥的環境,平地越夏困難,此時可置於陰涼處待秋涼後修剪枝葉並換盆,重新栽培。
4.高肥量施肥∶香草植物的生長速度很快,因此需肥量大,至少每15日施三要素肥。
5.定期摘心修剪∶香草長得很快,約一尺高時可摘心或修枝,有利側芽成長植株茂盛。
6.病蟲害∶香草植物本身具有防蟲的效果,病蟲害問題不大,不大需噴農藥,種植的數量及品種越多,防蟲效果越明顯。
很多人都不敢給香草修剪,特別是苗期的時候,很多香草如果不及時掐頂或者修剪,株型長高了以後再修剪,就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株型。而且草草確實是越修剪越強壯的
特別是燻寶寶,最好在不超過5CM高的時候掐頂,我一般是3CM的時候就掐頂等分支長出來以後超過5CM的時候再掐頂,在小的時候最好不要超過7CM高,等稍大一點以後可以讓它長到10CM高,而且可以稍微重點修剪了,等再大了以後,除了開花時間,可以讓燻維持25CM高,慢慢的,這樣才能有完美的株型。
*栽培薰衣草可以用播種或是扦插的方式。播種可在每年的春天(3~6月)或秋天(9~11月)進行,發芽天數約15天。如果是從花市買栽種好的盆栽,也可自行扦插繁植,可以選擇頂芽(約5㎝~10㎝),將底部2節的葉片去除,插水2小時後再扦插於土中,約2~3星期就會發根。扦插的介質可用2/3的粗砂混合1/3的泥炭苔。
小苗摘心下來的頂芽最容易扦插成活
*薰衣草喜歡冷涼或溫暖的氣候,無法忍受炎熱潮溼的天氣,室外栽種時注意別讓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薰衣草不喜歡根部常有水滯留,土需排水良好,可以使用1/3的珍珠石、1/3的蛭石、1/3的泥炭苔混合後使用。如果是露地栽培時要注意土壤的排水,可將土堆高成畦再種植。栽培的場所需日照充足,通風良好。
*盆土乾燥後再澆水,澆水時不要澆到葉子及花,否則易腐爛且滋生病蟲害。施肥可將骨粉放在盆土內當做基肥(每三個月用一次)。開完花必須進行修剪,可將植株修剪為原來的2/3,株型會較結實,有利於生長。
當然是選新長出來的,長的比較壯的插比較好,開過花和木質化的枝條都老化了。我插的羽燻幾乎都成活了,連水培的都開花了
*羽狀薰衣草需要充足的Sunny及適溼的環境,能夠給予全日照的環境較佳,半日照亦可生長,唯開花較稀少。盆栽時不宜太勤於澆水以免根部腐爛,預防過溼可使用紅土盆(陶盆)或使用較小的塑膠盆,除非已生育到相當的大小,才使用大盆,因使用小盆的緣故,需注意適時澆水避免過幹現象發生,施肥以少量多次為佳,尤其是開花期甚長。
*薰衣草性喜冷涼,不耐高溫潮溼,五月過後需移置Sunny無法直射的場所,增加通風程度以降低環境溫度,保持涼爽,才能安然的度過炎夏。
土壤
適宜於微鹼性或中性的沙質土。須特別注意選擇排水良好的介質,可以使用1/3的珍珠石、1/3的蛭石、1/3的泥炭苔混合後使用。如是露地栽培時要注意土壤的排水,可將土堆高成畦後再種植。
澆水
薰衣草不喜歡根部常有水滯留。在一次澆透水後,應待土壤乾燥時再給水,以表面培養介質乾燥,內部溼潤為度,葉子輕微萎蔫為主。澆水要在早上,避開Sunny,水不要濺在葉子及花上,否則易腐爛且滋生病蟲害。持續潮溼的環境會使根部沒有足夠的空氣呼吸而生長不良,甚至突然全株死亡,栽培薰衣草失敗的原因常常就在這裡。
光照
薰衣草是全日照植物,需要充足的Sunny及適溼的環境,能夠給予全日照的環境較佳,半日照亦可生長,唯開花較稀少。夏季應至少遮去50%的Sunny,並增加通風以降低環境溫度,如此雖生長衰弱,但不至死亡。冬季薰衣草在平地即可生長良好,應在全日照下栽培。
溫度
薰衣草為半耐熱性,好涼爽,喜冬暖夏涼,生長適溫:15~25℃,在5~30℃均可生長。限制溫度:35℃以上,長期高於38~40℃頂部莖葉枯黃。北方冬季長期在0℃以下即開始休眠,休眠時成苗可耐-20~-25℃的低溫。
施肥
施肥可將骨粉放在盆土內當做基肥(每三個月用一次),小苗可施用花寶二號(20-20-20),成株後再施用磷肥較高的肥料如花寶三號(20-30-20)。施淡肥。
修剪
薰衣草花朵的精油含量最豐富,利用時以花朵或花序為主,為方便收穫,栽培初期的一些小花序不妨以大剪刀整個理平,新長出之花序高度一致,有利於一次收穫。有些品種高度可達90公分,也用這個方法使植株低矮促使多分枝、開花,增加收穫量。開完花後必須進行修剪,可將植株修剪為原來的2/3,株型會較結實,並有利於生長。修剪時要在冷涼季節如春、秋時分,一般在春天修剪,在秋天修剪會影響耐寒性。修剪時注意不要剪到木質化的部分,以免植株衰弱死亡。
在夏天把他們放在陰涼處,就可以了.在嫩枝長到10公分左右時就得打頂,否則就會出現木質化後,底下的葉子就乾枯了,很不美觀.
摘心、打頂,都是指及時修剪了。
木質化是草草抗禦惡劣環境,從草進化到木了,樹木比草生命頑強。由於根部周圍不夠通風,或者葉子頂梢沒有及時修剪導致養分上不去,根部葉子就掉,枝幹木質化了。
預防的辦法就是及時修剪。每週修剪一次(每次可以半釐米半釐米地修剪)。
已經木質化的草草,除了個別根系發育特別好的會重新在底部發出新枝,一般不會有改善。但可以透過扦插新枝條,獲得新的植株,注意修剪,避免木質化產生。
羽葉燻是燻裡最接近草本的,也就是說,開花最容易,最不容易木質化。也因為接近草本,是燻裡面非常怕熱和怕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