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還要等多久
-
2 # 老李說事666
很早以前,我聽說過,為什麼地主家的孩子唸書,聰明,窮人家的孩子唸書笨,因為地主家的生活好,吃的是魚,肉,窮人家的孩子吃糠咽菜,吃不飽肚子,所以孩子腦子就笨。
我記住了這個道理,從我孫子出生,我一手帶大,在生活上我下了很大的功夫,我專門為孫子做小灶,注重營養搭配,三無的垃圾食品從不讓他吃,泡麵,火腿腸,雪糕,五歲前我沒讓孩子吃過!
為了大腦的發育,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晚上八點準時讓他睡覺,上學以後也保證九點上床,除了雙休日,晚上決不讓看電視,平常常帶孫子戶外活動,跑步,爬山,打乒乓球,等等,在我們精心的呵護下,我孫子正體素質很棒,身體健康,頭腦聰明,從上幼兒園開始,一直是好學生,前年考上了名牌大學!
衷心的告訴寶媽們,孩子身體素質,與健康的生活是分不開的!一定在撫養孩子時多下功夫!
-
3 # 神神愛足球
孩子不是學不會,而是卡關過不去
別再讓“學習”扼殺你和孩子的親密關係!
現代的父母都很焦慮,有人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但也有人只希望孩子沒有壓力的快樂成長;有人每天緊盯孩子的功課,卻也有人撕掉作業本,不希望孩子把時間浪費在寫作業上…究竟,怎麼做才對?
暢銷教養作家王麗芳由於自己求學經驗並不順遂,女兒出生後基於對教育體制的不信任,選擇自學這條路。然而,她在體制外看到許多自由但茫然的孩子,更看到他們的“無能感”,因此毅然回到體制內一路摸索。在協助女兒突破重重學習障礙的過程中,活用各式各樣的方法、激發了女兒的學習動機,讓女兒樂在學習。
學習,不該是一直塞東西給孩子,但也不是放任孩子餓死,我們可以準備各式各樣的食材,讓孩子懂得怎麼挑選、怎麼理解、怎麼分析、怎麼煮食成自己想吃又營養的東西。──本書作者王麗芳
在本書中,讀者可以跟著作者,先釐清自己對於孩子學習的觀念是否健康、正確,例如:
常有人說:“分數不重要”
事實上,分數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家長與孩子面對分數的心態──家長能否從分數中看出孩子還有哪裡沒弄懂?孩子能否勇敢面對挫折?
常有人說:“我不要孩子機械式抄寫”
事實上,各種語言與學科的特性不同,英文字的寫法不脫26個字母,而每一箇中文字都有不同的樣貌,要做到“我手寫我心”,真的需要一番練習!
書中也針對許多父母共同的困擾: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唸書不專心、不管怎麼念總是考不好…等,利用不同的案例剖析成因,提醒讀者你的孩子不是不用功,更不是天生笨,而是卡住了,需要父母細心觀察耐心引導,陪伴他們破關。
此外,孩子學齡前、求學過程中,父母應該協助他們建立起來的基本能力:享受從不會到會的成就感、認識知識的甜美、自主規劃並管理時間、閱讀理解與資訊整理…等,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機會,培養他們追求知識的好奇心與動機,這樣不管將來人生路要怎麼走,孩子都能自己做好萬全的準備。
-
4 # 多特兒童專注力
今天要分享的是在孩子的大腦中有一張身體地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本體覺,其與學習的關係。
你可能不知道本體覺到底是什麼,但你卻每時每刻都需要它:
a.縫釦子的時候,縫衣針從布的上面扎到下面,剛好從釦眼穿過;
b.織毛衣的時候,可邊看電視邊織,不但不會傷到手,還將毛衣織的很好;
c.開手動擋車的時候,可以盯著前方路況,一手方向盤一手掛擋,不出錯;
d.打球的時候,可以不看球拍和球,用本能接住球並打回到對方接不到的區;
e.停電的時候,我們因為感知不到手的位置和嘴的位置,吃個飯用勺子還好,只是糊自己一臉飯菜,用筷子叉子的可能就把自己的臉給扎到;
……
對的,這些都是「本體覺」的體現。
本體覺是指大腦可充分掌握自己身體的能力,就像大腦中有一張身體地圖。
說通俗點就是即使閉著眼睛,我們也可以用手摸到自己的耳垂。
即使不需要照鏡子,我們也可以跟著舞蹈老師做出正確的動作。即使看不到,我們也能感覺到在吞嚥時食物卡在了哪個部位......
日常學習生活如書寫、繪畫、閱讀、朗讀、體育鍛煉、舞蹈體操等都離不開本體覺的參與。
而在生活中,本體覺失調的人很容易出現“手足無措”“笨手笨腳”的樣子,其表現一般是這樣的:
手眼不協調
看到的和寫出來的不同,常出現抄錯,寫字顛倒等問題。還有的可能是扣扣子、拿筷子都顯得笨手笨腳的。
打球的時候總接不住球,除非注視雙手才能偶爾接到球或者揮舞球拍時,經常打空,揮拍子的時候總是太偏了。
手耳不協調
聽到的與寫出的不一致,這就好比我們在聽寫英語單詞、語文句子時容易拼寫錯誤。
身腦不協調
大腦對身體控制不良,上課寫作業時身體不安地亂動,小動作多。
或者是在跳舞做操時,有的人總覺得自己做對了,可實際上總是笨手笨腳,總是要別人提醒甚至動手幫著擺正。
腦口不協調
被老師提問站起來讀課文,總是會把課文中的詞念反,常常在課堂上出糗。
另外,本體覺失調的人,除了以上出現的手腳笨拙,動作緩慢拖拉,還會出現消極,沒有上進心,缺乏自信心,脾氣暴躁,粗心大意的情況。
孩子因為缺乏鍛鍊,本體感不足,身體的靈活性大打折扣,而父母總認為只要學習好,這些都不重要,殊不知孩子如果身體操作能力差,笨手笨腳動作慢,心理壓力也會非常大。
因此,要想提升本體感,父母千萬不要為了避免事後收拾麻煩,或怕孩子遭到任何一點的小碰傷,就全面禁止孩子活動,而應以積極的態度,使孩子得到足夠的本體感覺統合刺激。
建議父母根據孩子年齡與能力特點,自行設計抓、握、捏、扔等小遊戲,如擺積木,投球,捏橡皮泥等。
再則,重視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上幼兒園以前要學會洗手、擦臉、穿衣以及刷牙等。而在上幼兒園以後,要適當的給孩子安排家務勞動。
如何進行本體覺訓練?
適合在家訓練的本體覺遊戲
追光影
把家裡的燈關上,然後在一個空曠的牆壁上,用手電筒打出一個光點,讓孩子用手去拍這團光影。
玩冰棒
將木棍合在一起,拿在手中,向平地上一撒,用一根木棍從下挑彈起撒出的木棍,每挑一根不許碰動其他木棍。
指頭立毛撣
將扎有雞毛的一端朝上,光的一端立於手心或手指上,身體隨雞毛撣傾斜而走動,使雞毛撣立於手指長久不掉下來。
跳繩
讓孩子雙手抓住繩子的兩端,繩子甩起後跳過去。
翻筋斗
讓孩子在墊子上面自由地翻筋斗,隨便前翻、後翻都可以。
回覆列表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說重要不重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才對,只強調智,這是畸形發展,德是方向,身體是載體,智才能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