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市中行者

    簡單點說,秦帝國之初,秦始皇大搞打倒土豪劣紳分田地運動,使平民耕者有其田,這就使得統一之前的各國貴族利益大大受損。加上很多儒生憤青只會耍嘴皮子不幹實事,對國家大計、方針路線、政策綱領說三道四,又說不出良性建議,最後還各種搗亂搞破壞,儒生們犯了秦國的“反革命罪”,所以秦始皇憤而坑之。

  • 2 # 曉木曰兮歷史系

    第一,評判事件首先看當時的歷史大環境,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焚書是李斯倡議,為何?因為首先,千古以來,打江山難,坐江山更難;秦滅六國,一統天下,是表象,但不等於就屁股底下是一片風平浪靜,可以安坐江山;六國老氏族無時無刻不想著復辟,各種力量扭曲,湧動,統一初定的秦國暗潮洶湧,風雨如晦,在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的背後,是深徹的復辟危機,後來胡亥亂政,大澤鄉起義後,六國瞬間復辟即是明證。焚書是秦國統一後郡縣制實行第8年,秦始皇34年,六國老氏族復辟浪潮正自兇猛,搏浪鼓刺殺已過,博士儒生淳于越竟於此時,公然上書,提出廢除郡縣制,力行王道,恢復分封制,給皇家子弟封侯裂土的請求。而此時的秦國,已經7代實施商鞅變法時的縣制(秦孝公至秦始皇為7代君主),並正式設立帝國郡縣制8年,累計實行縣制141年,木已成舟,生米不但熟飯,而且都生了厚重的鍋巴,而此時儒生公認老調重談,並大以為非,其悖逆,其狂妄,其有違常理之幅度,擺明了其背後有強大的復辟力量推動,而且其力道之猛,可以想象,這件事情將復辟勢力公開擺上了檯面,反覆闢的鬥爭刻不容緩。李斯作為法家代表人物、丞相、郡縣制發起者,是論戰的最主要戰將。【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不法古、不修今】,【就事論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法家的核心思想。面對早在六代之前商鞅變法之時已經被拋棄的腐朽言論,李斯痛加駁斥了以古非今的論調,揭露了儒家依附分封而存的立場,並倡議焚燒除農家醫家墨家等實用之學和秦宮保留史書之外的“王道之書”、“春秋古籍”,並禁止以私學非議朝政,這就是焚書的起因。郡縣制與封建制,孰優孰劣,已不難辯駁。秦始皇清晰的看到了,封建是戰亂之源,因此維護商鞅變法的歷代成果,力行郡縣。而劉邦採取半郡縣,半封建,結果如何?七國之亂,王莽篡漢,東漢末年分三國;晉帝司馬炎,實行分封制,如何?16國分華夏,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孰優孰劣,自不待言。回到焚書。誠然,焚書為過,但我們不能不看到在焚書背後的大時代背景,儒生為何倡議古代分封?因為分封是復辟的首要條件。儒生倡議廢除郡縣,恢復分封,不過是六國利用儒生做探路石,試探和瓦解初生的統一秦國之步驟。當是時,如果你是那個橫掃六合,虎視雄踞的千古一帝,面對復辟浪潮的如此挑釁,你會作何感想?如何反擊?我只知道,即便再偉大的胸懷,也不能拿六世基業開歷史玩笑。強硬反擊挑釁,摧毀詆譭根基,保住初創的帝國基業,是秦始皇的不二和唯一選擇。而詆譭秦政、郡縣制的根基為何?不過是那些詩、書、禮、樂的所謂王道大政罷了。焚掉這些無用之書,口舌之書,與民何害?我們且看看,焚書的真正實施結果又如何?儒家因此滅絕了?沒有。儒生因此消失了?更沒有。焚書,只是政治威懾力大於破壞力罷了。千古之下,看康有為如何說:秦焚書,六經未因此而亡。秦坑儒,儒生未因此而絕。議禮者三十餘人,皆秦諸生,皆未嘗被坑者。其人皆懷六藝,學通《詩》《書》,逮漢猶存者也。然則以坑儒為絕儒術者,亦妄言也。再看看魯迅如何說:秦始皇實在冤枉得很,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幫閒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不錯,秦始皇燒過書,燒書是為了統一思想。但他沒有燒掉農書和醫書;他收羅許多別國的“客卿”,並不專重“秦的思想”,倒是博採各種的思想的。——————————————————————————————————————坑儒,坑的也不是儒家子弟,大部分是方士。方士是什麼人,也就是求神算命,長生不老的法師們,以徐福為代表,徐福在焚書之前,已經入海閃人;坑儒發生在焚燒後第二年,方士候生、盧生等替秦始皇尋仙藥而不得,為了彌補自己無能,開始詆譭秦始皇,說他剛愎自用,以刑殺為威,貪於權勢,此不足以得仙藥也。我們知道秦國就像現在的民營企業,都很實在,都是拿結果說話,拿業績說話,錢給你了,時間給你了,期限到了,就要給業績,就要考核,考核不達標就要淘汰,不達標甚至拿企業開涮的犯罪的就要治罪。於是,盧生和候生在績效考核前,心裡發虛,逃跑了。方士頓時失去信任,秦開始由御史大夫全面考核,方士哪裡經得起考核?哪裡有仙藥?哪裡有神蹟?用今天的話說,一幫騙吃騙喝的江湖騙子罷了。於是,全面逮捕。小部分儒家,大部分方士,根據歷史記載460多人全部被坑。這也怪不得誰,在以法制強盛,以法制滅六國的秦國,觸法者必亡。焚書和坑儒,是兩件獨立起來的事情,歷史上也不一定曾真實發生,史學家有杜撰的考證。但即便是真實發生,這兩件事情也有其發生的深遠背景與推動力,以一個普通凡人的眼光和選擇,去評判一個豪邁古今的千古一帝,是不可能無誤的,也是不可能準確的,我們能看到明面上的大體事情記載,但不可能作為當事人去體會其眼光所及。但是,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秦始皇在完成滅六國之偉業後,並沒有立刻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而是依然一如既往的勤奮、努力和警惕,這位始皇帝每日要批閱120多斤奏章,每日只睡4到5小時,少有娛樂,連皇后都不立,修長城,建馳道,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其武功蓋世千古,其文治造福千載,而且秦始皇在位期間,從無錯殺,冤殺一位功臣,所有文臣武將,絕無狡兔死,走狗烹之命運,從無一起悲劇,僅此一項,足以證明秦始皇之胸襟,之誠摯,之決斷,之清醒,千古一帝配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八字評語。秦始皇如果真的做出了焚書坑儒的選擇,必然有其原因,這絕不是昏頭舉措。但,得罪了文化人,是不得了的。尤其是儒家。焚書和坑儒這兩件事情,被作為秦始皇和秦政殘酷暴戾、滅絕文化的鐵證,被儒家從漢朝一直罵到現在,成功的讓千古一帝遺臭萬年,秦也和暴牢牢鎖定,凡舉秦,必不離暴。後人之眼光,只以成敗論英雄。秦因其短暫,而一短毀所有。後世已經在儒家影響下,打下深刻烙印:短,因其暴。暴,所以短。事實是這樣嗎?就跟戀愛一樣,時間短,未必情不深;時間長,未必情很深。漢承秦制,秦始皇與文臣武將創立的所有,除了郡縣制,被劉邦全部搬走,連衛青、霍去病出徵,都走的是秦朝建成的全國高速公路網——馳道。漢祚400餘年。短乎?巍巍長城,屹立至今,巍然世界,短乎?中華文明,自隸書,而普及最底層大眾,方塊字至今流轉於鍵盤俠指下,短乎?秦二世而亡,秦始皇不早立扶蘇,是其根本失誤。而秦之亡,其核心在於內部的趙高、李斯、胡亥惡性政變,迅速摧毀和瓦解了一切秦政廟堂,廟堂是朝代的首腦,是發號施令的中樞,三公九卿被趙高和胡亥誅戮一空,任何軍情政情完全中斷,初建的秦國,就像一個新生兒,突發腦溢血,瞬間倒下,休克。即便如此,休克中的秦帝國依然爆發出了令人驚歎的戰鬥力,甚至沒有動用滅六國的秦國主力軍團(一在九原,一在嶺南),少府章邯,僅僅帶領這一波臨時整編列隊的驪山刑徒,就如鷹擊雲雀,風捲殘雲,將起義民軍與六國復辟軍打的抱頭鼠竄,六國復辟核心項梁也自殺與定陶之敗,僅剩趙國未平,秦國迎來了最後的自我休整曙光。然而這時,章邯和增援的王離犯了戰略性選擇錯誤,本應穩妥據險防禦,率隊回師咸陽,靖亂復國,他們卻想為靖亂徹底奠定局勢,出擊趙國。結果最後的決戰,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九戰秦軍,掘其甬道,秦軍斷糧,章邯不得已退軍,最終投降。項羽坑殺20萬刑徒降卒,後又彭城坑殺30萬,屠城6次,被後世譽為【人傑、鬼雄】。秦始皇坑儒460人被罵為千古殘暴第一。儒家之價值觀與評判標準,呵呵,無解。此時,在咸陽,子嬰誅趙高靖亂,立為秦三世,秦的腦休克好容易自我修復,但是已經太晚了,46天后,劉邦西進咸陽,子嬰投降,秦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排骨蒸金針菇的做法,排骨蒸金針菇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