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知道叫啥子3

    明朝的情況吧,比較複雜,如果說要仔細研究一下明朝的歷代皇帝,並做出一個比較公正的評價,確實是比較難的。

    綜合來看,之所以明朝皇帝感覺風評不高,主要有三個大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他們自己的原因。明朝皇帝多奇葩,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自朱棣之後,幾乎沒一個明朝皇帝是傳統意義上的明君,而且大多數是屬於那種不務正業的傢伙:好色如命的有好幾個(朱高熾、朱常洛等),還有玩蛐蛐的、被俘虜的、玩虎豹的、談戀愛的、修仙的、超級宅男等等,簡直令人歎為觀止…

    雖然吧,這些皇帝也很多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畢竟這些事蹟對皇帝來說肯定是汙點,自然也就有了被批評的實錘。

    其次是明朝的政治生態其實是比較奇怪的。不能簡單理解為皇權獨大,也和宋朝的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有很大區別。

    從本質上來看,明朝內閣制度形成以後,文人士大夫的總體權力是增強了的。只不過首輔比起之前的宰相多了制衡,造反是不可能造的了,但很多時候聯合起來,找藉口欺負一下皇帝還是挺普遍的現象…

    這也就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皇帝和文官其實是敵對關係:文官找機會罵皇帝,皇帝賞廷杖,還組織廠衛制衡文官集團…

    而文官集團的實力也在這個階段發展到極致,話語權空前強大,文官,尤其是吃了皇帝虧的文官,發表一些對皇帝的意見和抱怨也是很正常,並且會流傳下來的東西。(明朝雖然號稱特務統治,但不因言獲罪卻執行得很好,只要不是擺明車馬亂罵皇帝祖宗十八代,一般不會丟命,比如直接上書說:嘉靖嘉靖,家家乾淨的海瑞,把嘉靖氣死了,他也沒事…這在之後一朝是不可想象的…)

    其三,明清交接確實有特殊性。說實話,像朱元璋這麼大氣的開國皇帝是很少見的。包括秦到漢、隋到唐,都確實或多或少有一些抹黑前朝,以證明自身合法性的行為。這本身也是基本操作,沒什麼可指責的,難不成要承認前朝沒毛病,就是我們想做皇帝,所以造反了?

    加之清朝是蠻族入主中原,心態上會更敏感,還有不少投降派,自己也知道自己理虧,於是更主動參與進去(比較著名的是炮打慶功樓這種段子,雖然對稍微有點腦子和知識的人來說完全就是個笑話,但對於當時的大批的文盲老百姓而言還是有影響的,畢竟到現在都還有人信不是麼?)

    種種原因綜合起來,明朝皇帝的評價不高也就很正常了。

    但這並不是說明朝就全是昏君,且不說朱高熾父子的總體評價還是挺高的,之後的皇帝當中,除了朱常洛之外,基本上都算是及格線之上的水準…包括崇禎,如果不是時代的特殊性,他做一個一般的守成之君其實是沒問題的,只不過是在特殊的超級複雜的局面下,確實在客觀上產生了負面推動作用…

  • 2 # 東方鉞

    黑明朝是從太祖朱元璋到明成祖朱杯棣開始的,歷史記載了他們的豐功偉績,越黑越顯得這兩代帝王太了不起了,因為他們創造大明王朝的盛世輝煌是歷朝歷代都無法比擬的。朱元璋為繁榮商業,規定對小商小販不徵稅,對婚喪用品不徵稅,對私自徵稅的官吏,嚴懲不貸的親民政策至今所被稱讚不已。他果斷處理胡惟庸,藍玉兩大叛亂集團,取消丞相制,建立內閣製為大明王朝統制,奠定二百 多年的吏治基礎。後來的清朝根據明朝成功經驗,二百多年一直沒有恢復丞相制,可見朱元璋嚴懲胡惟庸叛亂集團,開創內閣制,是何等重要。堅決反貪腐,朱元璋是中國曆代帝王堅決反貪腐最利害的帝王,對官吏的廉政考核是政績的首選。二百多年的明朝官吏清廉是主流。明成祖朱棣繼承朱元璋各項制度,親自率軍掃蕩蒙元殘餘勢力,鞏固東北各衛印,將越南納入中國版圖,設交址衛所。派鄭和率世界最龐大的艦隊,巡航世界,最早發現,美洲大陸和澳洲,最早發現好望角,和麥哲倫海峽。英國海軍軍官,潛艇艦長孟席斯著《1421中國發現世界》和著名學者李兆良先生著《坤與世界萬國全圖解密》《宣德金牌啟示錄》三部書用大量的史實證明中國最早發現世界。

    明朝透過朱元璋和朱棣兩朝長時間的統治實踐,建立有效的民主和完整典章制度,繼位者只要按制度辦事,就能安享太平。明內閣制,分享了皇上處理具體事的責任,皇上有更多的時間和自由,享受生活,也成為後世攻擊的物件。因此出現皇帝沉迷道教,鬥雞玩蟋蟀,當木匠,沉迷酒色等現象,連賈寶玉都和好幾個女人有性關係,還是同性戀者,更別說皇上如何好色了。但是國家這臺大機器照樣正常運轉二百多年,並且是在領先世界的前題下正常執行,這是明王朝內閣封建民主制度成功運作的結果。久而久之皇帝的權力受到消弱,到末年萬曆皇帝連己立太子的的權力都被內閣剝奪了,皇帝罷朝抗議十幾年,內閣就是不讓步,朝政不受影響,最後萬曆讓步,立庶出皇長子為太子,繼位一個月就死了,由兩個兒子天啟和崇禎先後當了皇帝,最後敗亡,因為他們兩個都不是優秀帝王,明亡內閣有很大責任。明朝二百七二年的統制,日常工作是由內閣主持,提出處理意見,皇帝在規定的時間內不做答覆,內閣接照集體討論結果,處理軍國大事和突發事件。因為內閣大臣都是飽學之士,在基層多有歷練,經驗豐富,又有錦衣衛,東西廠監督,很少出錯。所以明朝皇帝往往被後人攻擊不務正業,是很正常的。如果明朝不亡,繼續演變下去就成為君主立憲制,明朝已經正在向這方向發展。明朝封建民主制己經形成,海瑞上書罵嘉靖皇帝不務正業,言詞激烈,嘉靖氣的七竅生煙,只能罷官而不能斬殺,後來海瑞又被重用,先後又升了三級,老而退休,這是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都不可能出現的民主現象。

  • 3 # 自由如風2006

    首先是他們自己的原因。明朝皇帝多奇葩,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自朱棣之後,幾乎沒一個明朝皇帝是傳統意義上的明君,而且大多數是屬於那種不務正業的傢伙:好色如命的有好幾個(朱高熾、朱常洛等),還有玩蛐蛐的、被俘虜的、玩虎豹的、談戀愛的、修仙的、超級宅男等等,簡直令人歎為觀止…

    雖然吧,這些皇帝也很多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畢竟這些事蹟對皇帝來說肯定是汙點,自然也就有了被批評的實錘。

    其次是明朝的政治生態其實是比較奇怪的。不能簡單理解為皇權獨大,也和宋朝的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有很大區別。

    從本質上來看,明朝內閣制度形成以後,文人士大夫的總體權力是增強了的。只不過首輔比起之前的宰相多了制衡,造反是不可能造的了,但很多時候聯合起來,找藉口欺負一下皇帝還是挺普遍的現象…

    這也就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皇帝和文官其實是敵對關係:文官找機會罵皇帝,皇帝賞廷杖,還組織廠衛制衡文官集團…

    而文官集團的實力也在這個階段發展到極致,話語權空前強大,文官,尤其是吃了皇帝虧的文官,發表一些對皇帝的意見和抱怨也是很正常,並且會流傳下來的東西。(明朝雖然號稱特務統治,但不因言獲罪卻執行得很好,只要不是擺明車馬亂罵皇帝祖宗十八代,一般不會丟命,比如直接上書說:嘉靖嘉靖,家家乾淨的海瑞,把嘉靖氣死了,他也沒事…這在之後一朝是不可想象的…)

    其三,明清交接確實有特殊性。說實話,像朱元璋這麼大氣的開國皇帝是很少見的。包括秦到漢、隋到唐,都確實或多或少有一些抹黑前朝,以證明自身合法性的行為。這本身也是基本操作,沒什麼可指責的,難不成要承認前朝沒毛病,就是我們想做皇帝,所以造反了?

    加之清朝是蠻族入主中原,心態上會更敏感,還有不少投降派,自己也知道自己理虧,於是更主動參與進去(比較著名的是炮打慶功樓這種段子,雖然對稍微有點腦子和知識的人來說完全就是個笑話,但對於當時的大批的文盲老百姓而言還是有影響的,畢竟到現在都還有人信不是麼?)

    種種原因綜合起來,明朝皇帝的評價不高也就很正常了。

    但這並不是說明朝就全是昏君,且不說朱高熾父子的總體評價還是挺高的,之後的皇帝當中,除了朱常洛之外,基本上都算是及格線之上的水準…包括崇禎,如果不是時代的特殊性,他做一個一般的守成之君其實是沒問題的,只不過是在特殊的超級複雜的局面下,確實在客觀上產生了負面推動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懸掛太硬,有辦法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