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75419033915

    大部分寶寶剛出生時,喝奶量和成長速度非常快,爸媽會很有成就感。不過,4到6個月時,有50%以上寶寶都會經歷厭奶期。寶寶為什麼會厭奶?不喝奶怎麼辦? 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該如何安然度過厭奶期?

    什麼是嬰兒厭奶期?

    嬰兒厭奶期,指嬰兒突然奶食量減少或時多時少變化無常的現象,是嬰兒正常生長髮育過程中的一種表現。嬰兒厭奶通常分為病理性厭奶和生理性厭奶。

    病理性厭奶:如果寶寶健康出了問題,如慢性疾病、急性感染等,就會表現出吃得少、睡不好、活力差。這屬於病理性厭奶期,需要送醫,請醫生診斷,治療。

    下面我們主要說的是生理性厭奶。

    生理性厭奶:而生理性厭奶寶寶的特徵是發育正常,活力很好,只是奶最暫時減少,透過一段時間後就能恢復食慾。

    ◆寶寶厭奶的現象普遍發生在4到6個月,甚至有的寶寶在3個月便有厭奶的現象。厭奶期會持續多久因人而異,從1~2星期到半年都有。

    生理性厭奶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4個月左右的時候

    4個月的寶寶,可能添加了輔食,比較喜歡新口味的食品,而對奶粉暫時失去了興趣。

    其次,寶寶的體內乳糖酵素開始減少,舌頭的味覺也開始產生變化,胃口口開始改變。

    還有,寶寶的聽覺視覺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使得他對外界更感興趣,往往一有風吹草動就去“管閒事”,心思不在吃奶上了。

    第二階段:6-10個月的時候

    這個階段大部分的寶寶在長牙。由於牙齦痛癢,寶寶往往會在吃奶的時候專注於啃咬奶嘴奶頭,導致厭奶症狀。

    厭奶的表現

    1、醒著不肯吃奶,要睡覺了迷糊了才吃;

    2、白天吃得很少,晚上頻繁醒來要吃;

    3、抗拒餵奶訊號,比如看到奶頭就哭,橫過來抱就打挺,硬塞給他喝的話會吐奶;

    4、吃吃停停,很容易因外界干擾(比如有人走動、有其他聲音)而停止吃奶。

    厭奶的持續時間有長有短,大部分寶寶持續2-3周時間就會自行調整過來,也有的寶寶會持續1個月以上,雖然吃奶少,但是不會影響生長髮育,如果時間再長就要諮詢醫生啦。

    厭奶的原因

    (一)生長髮育的因素

    1、4個月後,寶寶自身能力發展,對外界事物興趣增加,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專注力不再集中於進食;

    2、寶寶的味覺開始發育,厭倦了口味一成不變的奶,喝奶的興趣下降;

    3、出牙、大腦跳躍期等生長髮育的因素,影響寶寶的胃口;

    4、前期增長過快(通常伴有進食較多),身體的自身調節。

    (二)餵養方式的問題

    1、過度依賴奶睡,寶寶不吃奶就不睡,整體作息混亂;

    2、從3個月發展到4個月,餵養的間隔應逐漸由3小時延長到4小時,如果忽視這種變化,在寶寶還沒有進食訴求的情況下依然“到點塞奶頭”,可能導致寶寶厭奶;

    3、強迫進食:寶寶表現出不想吃奶的時候強迫他進食,是造成厭奶的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4、流速不對:奶嘴口太大或太小,媽媽的奶陣過強或者出奶速度太慢,都會造成寶寶不滿;

    5、整日陪伴的媽媽要去上班,突然改用奶瓶餵養,寶寶拒絕接受奶瓶,進而發展為厭惡進食。

    十招搞定生理性厭奶寶寶

    寶寶一旦出現厭奶,父母總是特別焦急,希望這種餵奶好憬打仗的日子早點過去。“想盡辦法讓寶寶吃”是多數父母會做的選擇,而以下一些做法可提供為寶寶厭奶所苦的爸媽實際的參考:

    1、找到適合的奶瓶奶嘴

    市場上麼多的奶嘴,形狀、型號、材質不同就是為了適合不同寶寶的需要,一定要找到最適合的種。

    2、嘗試更換奶粉

    對於不寶寶不喜歡的奶味,可以試著換換奶粉品牌,不過千萬要注意一點:要逐步逐步換,即新牌子奶粉與老牌子奶粉先交替吃,然後逐漸減少老牌子奶粉的量,不能一下子就換品牌。另外不要頻繁更換,如果效果不佳,要從其他方面找原因。

    3、父母必須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媽媽的情緒要放鬆,如果媽媽緊張、焦慮,寶寶會有所感應,從而也感到緊張,從而影響其食慾!

    所以在餵奶時,家長要放鬆心情,與寶寶保持平靜溫和的眼神交流,如此寶寶會有最好的進食心情,寶寶會更專注:

    4、營造理想的進食環境

    最基本的是觀察寶寶在什麼情況下餵食最理想,而去營造一個最適當的進食環境。大多數的寶寶在一個安靜、較不會被幹攏的場所比較容易專心吃奶。

    有條件的情況下,餵奶時房間裡最好只有媽媽和寶寶;餵奶的小環境光線可以暗一點,最好沒有哨雜聲音的幹猶;

    對於個別超級敏感的寶寶,吃奶的時候可以暫時拔去電話線,關掉手機;

    5、適時調整寶寶的吃奶情緒

    在餵奶前一段時間,不要讓寶寶做劇烈的運動。對於按照時間表餵養的寶寶,最好在每次吃奶前的半個小時,讓瘋玩的寶寶慢慢地安靜下來,這樣寶寶到了吃奶時,比較能進入狀態。

    玩一些有助於集中注意力的小花招:如用歌聲吸引他,久而久之就會摸索出規律——哪些歌對哄吃奶有效果,哪些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或者利用些小道具:一塊小方巾、一箇舊奶嘴或者一箇舊奶瓶!彷彿是進行一個儀式般,發現幾個能讓寶寶握著就能安心吃奶的道具,到吃奶時就拿出來,讓寶寶安心進食。

    選擇讓寶寶舒適但只足受到一定限制的餵奶姿勢:舒適而受限制的姿勢能讓寶寶具有安全感。

    6、拉長兩頓飲食之間的時間

    可以根據月齡的不同安排吃奶和吃輔食的時間,餵養不要過於頻繁,在吃奶前至少1個小時不要給寶寶吃東西,水也不要喝得太多;

    對於還這麼小的寶寶,並不適宜採取飢餓療法,最好還是按照一定的時間表來喂。如果寶寶不肯吃,注意補充水分,喝一些開網健脾的水,如山楂水、番茄汁等;如果寶寶吃了一點,吃多吃少不要太過介意。如果寶寶表現出餓了,做媽媽的切不可欣喜過度,還是儘量保持一定的規律,不可一下子又給寶寶塞很多奶和別的食物。

    7、嘗試輔食

    8、促進食慾用藥

    必要時,醫師可以使用一些促進食慾的藥,對一部份小朋友也許有幫忙。

    9、補充維生素

    對於喝奶量很少的寶寶,這也是一個不錯方法。

    10、加大寶寶的運動量

    經常帶寶寶出門走動走動;在室內活動時,使用一些工具:通常比較常用的有嬰兒游泳池、嬰兒健身架、大龍球等:

    花一些時間在寶寶的運動上:洗完澡可以做做撫觸,可以自學一點嬰兒推拿,就地比較安全好學的“捏脊”都行,還可以給寶寶做做嬰兒被動操。

    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很多寶媽都遇到了是否該讓寶寶識字的問題。作為過來人,我覺得應該尊重寶寶的意願,不能強迫他識字。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透過遊戲和故事來接觸文字,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同時與寶寶多互動,呵護孩子的興趣,讓他真正喜歡上識字。

    有些寶媽應該和我一樣平常工作忙,陪伴寶寶的時間少,爺爺奶奶帶孩子可能會遇到口音重,或者不識字的情況,購買讀物沒人陪寶寶互動,寶寶的興致也不高。面對這種情況,給寶媽們推薦一個APP【貓小帥學漢字】,同類型的產品有很多,但是為什麼我就推薦這款呢?因為它課程全部免費哦!

    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課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

    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小朋友的用眼習慣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寶寶喝的童子骨湯怎樣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