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瑾名軒起名大師程中華
-
2 # 有話少說
沒啥講究。就是不懂曆法與天文的基本常識罷了。
天文: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年劃分的,太陽年約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非整數。
曆法:曆法年為整數。
公曆以太陽年制定的歷法,太陽曆。公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二十四節氣每一節氣,如立春,在公曆上有1~2天之差。
農曆為太陽曆與月亮歷合曆,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閏年十三個月三百八十三天。十九年七閏,平均一個太陽年。
由於農曆的平年與閏年相差一個月,有的年二十三個節氣,有的年二十五個節氣,這樣,有的年無立春,有的年兩個立春。
不管無立春還是兩個立春,大年初一才是一年之始。立春在農曆上有十多天之差,也就是,干支不固定。
以立春為農曆一年之始,是荒謬的。
-
3 # 同志們我們是同志
2020年,這是一個“雙春年”,是指這一年中有兩個立春,一個在年頭,一個年尾,一般來說,每年都有一個立春,但是一些特殊的年份,有兩個立春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農曆和公曆還是有那一點差異,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閏月的出現,比如2020年就有兩個四月,於是2020年佔了2021的立春,才有了兩個立春。
-
4 # 毛草堂靜觀
我們現在所用的日曆。實際是有三個曆法在上面。所謂的陽曆實際叫洋歷。也就是元旦叫洋歷。我們的歷法有兩個,一個是陽曆,也叫太陽曆。一個叫陰曆,也就是月亮歷。我們的陽曆是從立春這天開始的。所以每年都有春。他必須是立春第一天。實際是我們的陽曆最準。他是按照太陽曆法。在一個是陰曆是按照月亮曆法,他與太陽有時間差。所以有閏月。實際所謂的洋歷也不準。他在每年的二月。用少一天找補時差。我們的陽曆是放在節氣的弟一天。用時間找補時差。所以我們的陽曆是最準確的。我們現在用的元旦。是孫中山為了和西方接軌。引進的西方曆法。
-
5 # 木林森南火炳焱
月是以月球一個朔望月為單位。
年是以地日,以一個迴歸年為單位。一年之始以立春為首,庚子年終於立春,辛丑年始於立春。
中國曆法是陰陽合曆,以二十四節氣為本,為根基,以月象變動為相。
-
6 # 姝含89
沒有什麼雙春,現在市面流通的陽曆是西方演算法!民國時有進步人士為了和國際接軌吧!我只能這麼認為!中國從古時用的都是陰曆,老百姓常說的老黃曆!一直以來都是按老黃曆算新年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人們盼望新春到來,希望新的一年能夠除舊迎新,給人們以希望!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從易經學說來講,立春才是一年的開始。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重大節日,立春又叫春節(在民國後被易名)。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之日,它已有三千多年曆史。中國古代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祭祀後,賞賜群臣,佈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平民,後來逐漸也成為了華人民的迎春活動。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這不僅僅從天文上來體現。它在自然界和人們的心目中,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農家播種。
-
7 # 大劉嘮傳統
雙春年:就是說2020時間比較長,趕上了兩個立春節氣。
正因為2020年的雙春年便迎來了2021年的無春年,所謂無春年也就是在這一年裡沒有立春節氣。
無春年並不代表不好,相反的是有(雙春到牛年,無春也豐年)的俗話諺語,再加之牛馬年好種田的俗語。所以說雖然2021年是無春年,但趕上辛丑牛年,年景應該是不錯的!願牛年豐收 牛年順順順!!!
-
8 # 5511012468沙溪居士1
置閏之農曆年自然就形成一年兩個立春了。
所謂"雙春"之年與"無春"之年,這是太陰曆與太陽曆調整的結果。中國的農曆實是一種陰陽曆。下面說說:
中國農曆是古人對時間標識的規律性總結。日在周天約行1度(視運動),一年行365.2422日。一日又分為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即現代的2小時。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節或氣,約15日;一年二十四個節氣,24✘3就是72候。一節一氣為一月,六節氣為一季,約九十天。中國農曆實是陰陽曆,朔望月29.53天,由於月球軌道為橢圓,就有了遠地點、近地點之別,所以有月大、月小之分,同時與迴歸年有差異,古人用十九年置七閏的方法進行調整。起初為固定置閏,後改為無"節"置閏。
日行一周天(視運動)並非整數,也需要置閏調整。太陽曆平年365天,閏年則為366天,凡能被4整除的公曆年,置閏於2月,29天。
二十四節氣與太陽曆直接相關。中國古人聰明,發明了陰陽合曆(農曆),許多人把農曆叫陰曆,這是不對的。中國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度所到達的一定位置。立春為一年之始,在黃道上的位置是315度。0度在春分點。
中國古代以農業立國,二十四節氣是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漢武帝發現之前的顓頊歷,以建亥為歲首(即農曆十月)已不適用,任命司馬遷以太史令身分和中大夫孫卿、壺遂及歷官鄧平、落下閎、天文學家唐都等二十餘人,改革曆法。經通力合作,反覆計算、選擇,終於在這年五月頒佈新曆《太初曆》,以建寅為歲首,正月為一年的開始。
這是先賢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地球繞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或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週而復始。既是歷代官府頒佈的時間準繩,也是農業生產、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是古代先賢及勞動者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結晶。
-
9 # 追夢人tt
今日立春(公曆2021年2月3日22時58分)。從算命排八字來談,今天出生的人,雖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八字四柱中年、月、日三柱就有兩種,第一種是22時58分之前,年月日三柱分別是庚子、己丑、壬午;第二種是22時58分至23時前,年月日三柱分別是辛丑、庚寅、壬午。從中我們發現日柱一樣,年、月就不同了,第一種是庚子年己丑月是2020年十二月,第二種辛丑年庚寅月是2021年正月。所有新舊年的分界點就在立春,立春到了新的一年開始。因此,在每一年裡都有立春。立春到了,庚子年結束,辛丑年開始。
-
10 # 乙丙丁6
立春,這個節氣很特別,有時在年前有時在年後。
年前的立春一般來說,這一年極大機率是兩頭春。比如庚子年就是兩頭春,過完己亥年的年三十以後才立的春,這還沒過庚子年的年三十就又立春了
什麼導致的一年有兩個立春的呢?是閏月造成的,庚子年閏四月,農曆多了一個四月。
一般來說凡是閏月的那一年,從正月初一到大年三十,總共有384天或者383天。不信的話,大家可以數一數2020年庚子年的天數。
那麼閏月又是什麼造成的呢?中國古代農曆是綜合曆法,有三種中國特有的東西合在一起用的:月亮週期,二十四節氣,干支這三個綜合運用的歷法。
月亮週期平均29天多為一個月,所以中國農曆大月三十,小月二十九。
二十四節氣的週期是按太陽算的,現代我們知道地球繞太陽一週平均365.25天。
古代人雖然不知道地球繞太陽,但是知道太陽跟地球的位置不同,總週期是一樣的。
中國古代為了農耕,在一年的總週期裡分12個月,每個月365.25÷12=30.437天。
加上中國特有的干支,然後中國曆法就出來了,一種混合曆法。
一節一氣為二十四節氣的一個月,比較平均:365.25÷12=30.4375天一個月。這樣一來,與月曆29.5就會有相差,幾年下來就會差很多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出現了以太陽週期為準的二十四節氣為主,月亮週期為輔,不夠就閏月。
閏月的標準以節氣為主,那個月的中氣日子不夠就開始閏月。比如說庚子年農曆四月,立夏是節,小滿是中氣,小滿都到了四月尾了,四月中氣不在月中,就閏月吧。
閏月那年就是多了天數,而立春是固定,就出現了一年兩頭春。可是到了下一年,立春就沒有了,一年的天數也就354天上下了。
庚子年兩頭春,辛丑年無立春。這些民間都是有很多說法的,這兩年不宜結婚的說法是主流說法。
兩頭春好像有人說是容易二婚,這種說法的人很少。無春年的說法就很不吉利了,直接說是寡婦年,不能結婚。
試問天下,哪年沒有人結婚?哪年都有,不僅外國,就連中國有這種說法的也不能阻擋結婚的步伐。
12了。5。的。天。九。的。數。月。了。
-
11 # hd906
肯定有不一樣的地方,就好比有人五個手指有人六個手指,五個手指的人看六個手指的人就彆扭,六個手指的人本身方便嗎?總的來講就是超出了常理。
回覆列表
年以立春分,無論庚子年,還是辛丑年,每一年都以立春為始,有以立春為終,什麼雙春,無春都是不存在的,都是不正確的。
每一個月也是以節氣來劃分的,而不是以初一三十來劃分,所以農曆上的閏月也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的命理學上的月份,節氣代表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用節氣定月是非常科學的。
另外,時間離不開地點,時間離開了地點就什麼也不是。我們萬年曆上節氣時間,其實是東經120度線上的的時間,其他經度線上的節氣時間要根據本地所在經度線來推算出其進入節氣的真正時間(也叫真太陽時)。
臺北時間,沒有考慮經度線的不同,也沒有考慮每一天地球運動快慢的不同,所以臺北時間都不是真正的真太陽時時間,只是東經120度線上的近似時間。真太陽時是根據所在經度線和每一天地球運動快慢不同而推算出的時間,這才是命理學上的真正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