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研墨老仙
-
2 # 紀錄鄉土
大家想到端午節的時候都會有什麼,“包粽子”“賽龍舟”“門口掛艾葉”“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些文化活動每一個都是體現出端午節的重要性,記得小時候在端午節這一天,我們農村老家的人都會圍坐在一起包著各種各樣的粽子,真是酸甜苦辣樣樣都有。
但是在我們家鄉過端午節還有一個重要的傳統那就是包一個用草木灰做出來的粽子,然後把這個粽子掛到門口,那麼今天我就來講一講我們家鄉草木灰粽子的習俗。
“我們家鄉草木灰粽子的習俗”剛才我們說到端午節吃粽子,我們不但要吃而且還要掛粽子,想必大家都知道艾葉吧,艾葉在農村可以說遍地都是,一般我們都會在每年端午節的前三天,在太陽還未升起來的時候就要把艾葉收割回來。
讓後把艾葉清洗乾淨以後放在Sunny下曬乾,然後我們就可以用地鍋或者找一個盆子把艾葉燒成灰,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把艾葉燒成的灰盛到碗裡,在我們拌糯米的時候把艾葉燒成的草木灰灑到裡面進行攪拌均勻。
然後就可以包起來煮熟了,煮熟以後記得要趁熱把它掛在自家的廚房門口還有大門口,這樣有著美好的寓意就是“平平安安”,不但有美好的寓意而且這種用草木灰包出來的粽子口感真的很獨特。
“我們家鄉懸掛艾草的習俗”在我們農村老家懸掛艾草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傳統習俗,一般我們會選擇比較粗壯的艾葉,然後把艾葉每6棵捆紮好,提前一天懸掛到門口。
我們這裡懸掛艾葉一般都會在早上6點整的時候進行懸掛,在我們老家懸掛艾草只能是家裡最小的那個人進行懸掛,這樣有著美好的寓意就是“美好的希望”。
綜上所述:“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風”每個地方的家鄉都有著不同的傳統習俗,這些習俗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為了一個美好的寓意。
-
3 # 鄉野網事
端午節還有十幾天就到了,想起端午節又有三天假期,心理就覺得美滋滋的,又可以回農村老家參加端午節的傳統文化活動啦!在我們廣西農村,端午節的習俗活動有包粽子,門口掛艾草,江裡賽龍舟。戰果的時候,楚國戰敗的訊息傳來,愛國詩人屈原跳江自殺殉國,人們為了打撈屈原的遺體,就拼命划船打撈,就形成了今日的劃龍船比賽,為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遺體,就往江裡丟粽子給魚吃,就形成了今日的端午節包粽子活動。這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們要積極參加活動。
1,包粽子。在我們南方,端午節包的粽子都是包鹼水粽子,粽子裡面不放肉也不放餡,南方天氣炎熱,放餡的粽子很容易壞掉。鹼水粽子就是用草木灰過濾之後,形成鹼水,拿它來浸泡糯米包的粽子,就是鹼水粽子啦!鹼水粽子吃起來涼涼的,黃黃的顏色很是好看,吃起來也比較有嚼勁,很適合炎熱的南方食用。我們這裡包粽子的粽葉都是去山上採摘的,用粽葉包粽子特有一股清新的味道,增加粽子的清香。
2,門前掛艾草。艾草是我們南方特有的一種野草,有一股清香的氣味,艾草可以消毒,也可以驅趕蚊蟲,驅趕毒蛇毒螞蟻。端午節就是夏天了,南方天氣炎熱潮溼,很多蚊蟲叮咬,毒蛇出沒,人們就在門前房屋周圍掛上艾草,可以驅趕蚊蟲,清新空氣,減少疾病的發生。艾草還有愛草的稱呼,艾草也代表福氣,門前倒掛艾草,也代表福到啦!
3,賽龍舟。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廣西的西江上都有多場龍舟比賽,賽龍舟不僅可以活躍氣氛,促進大家的競爭意識,還可以透過龍舟比賽,宣傳愛國詩人的偉大情懷。還可以透過賽龍舟活動,提高人們鍛鍊身體的意識。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回覆列表
要說端午節的習俗,我們家主要習俗是縫製香囊、蒸糖三角與割艾草。
01 縫製香囊每年端午節到了,母親都會翻箱倒櫃找一些零布頭出來,花花綠綠的,用剪刀小心翼翼地裁剪出一些小小的方塊。
這些小小的方塊布,都是我平時想要卻找不到的,母親有裁縫的手藝,經常幫鄰居們裁剪衣物,也就會收藏一些零布頭。
趁著母親拿出來的這個機會,我會陳母親不注意搶一片來玩,拿起針線縫製一番,留下毛茸茸的一堆線頭。母親笑著說我完全就是瞎胡鬧。
母親左手拿著布片,右手拿針線,輕鬆熟練地飛針走線。她手裡方塊布很快變成了一個口袋的樣子。
母親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香料,一勺一勺地倒在口袋裡,再把口袋小心地收口,一個香囊就出來了。這些香囊有雞心形狀的,也有粽子形狀的,看起來小巧可愛,問起來香味沁人心脾。
母親挑出一個最好看的,幫我掛在衣服前襟的口子上,我跑起來一晃一晃的,周身都散發著香囊味道。
這個香囊能給我帶來一整個夏天的歡心,直到它的香味完全消失了。
02 蒸糖三角端午節到了,母親起了個大早,端出前一天晚上發好的的面,用手搓一下,拉一把面絮出來,滿滿的蜂窩。
面發的很好,母親滿意地揚起嘴角,熟練地揉搓一盆麵糰。她像變魔術一樣,把一大塊麵糰擰成一個個小饅頭,很快案板上擺滿一排一排的糖三角。
母親把它們擺上鍋裡的蒸屜,大火猛燒,不一會的功夫一鍋熱騰騰的糖三角就出爐了。這個時候,我捨不得離開,一直守在廚房裡,等著母親把這些糖三角從鍋裡揀出來。
母親吹一吹湯得發紅的手,抓起一個糖三角放在盤子裡,遞給我說:“去吧,小孩嘴急,你嚐嚐熟了沒有?”
我接過盤子,用筷子插起又白又胖的糖三角,輕輕地咬一口,又香又甜,這一口嚐盡小麥粉的香甜,難以言說的幸福。
03 割艾草早飯過後,母親背起一個竹筐,到南邊的墳地裡去割艾草,那裡的艾草長得又肥又大,遠遠地望過去一片茂盛。
可能是平時很少有人光顧的緣故,墳地裡的艾草長得比外面的要好很多。我問母親為什麼其他人不去割呢,為什麼平時不去割呢?
母親說艾草,野生的很多,一般人家路邊隨便找找就可以用了,所以很少有人跑那麼遠的地方去。
而我們家要用的艾草,除了節日的時候門前掛一束,更多的是作為藥材用的。所以需要質量好一點的,而端午節的這個節氣就是決定艾草質量的關鍵因素。
所以,每年端午的這一天母親都會採一大筐艾草,放在房頂上曬乾,留著平時藥用。
我們家的端午節縫一個手工的香囊,吃一口新鮮出爐的糖三角,曬一筐鮮香的艾草,這就是端午節的全部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