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傑inG1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人們對於風調雨順,糧食豐收有著特殊的情感訴求。所以,在中國文明系統中,羊這一瑞獸成了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羊是一種重要的家畜,溫順並帶有一些羞怯的性情,與世無爭,惹人喜愛,所以帶有漢字的羊都與馴養溫順有一定聯絡,羊這一瑞獸是最早被馴化的家畜之一,在古代羊是非常重要的,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影響著中國的文化,道德,禮儀,美學等的產生與發展,親和廣受大眾所接受喜愛。 中國先民把羊視為仁義的動物,並賦予一定的宗教含義,所以進一步演化成為某些民族的吉祥物。如古代西北地區的羌族,羌族作為西北地區中一個以牧羊為主的民族,《說文解字》中說道:“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由於羊對於羌族人具有生活支柱的重要性,所以,古代的羌人崇拜羊,並以羊作為民族圖騰,歷來已久、這一民俗一直延續至今,未曾改變。    一、羊者“祥”也    “羊”字在古代通“祥”字,並且兩字通假。在古器物所刻銘文中“吉祥”都作“吉羊”。避邪物件上所刻的大吉羊,實則是大吉祥的意思,這就賦予了羊的形象在紋樣中有了吉利、祈福的內涵。博古題材中常見幾個桔子配羊尊,就是表示吉祥的祝福《說文解字》中講到“祥,福也,從示,羊聲。”    厭勝錢也叫做壓勝錢,也叫押勝錢、壓勝錢,並非流通幣。漢族民間一種用作吉利品或避邪物的古錢幣。小孩子佩帶的飾物。它最初的本義主要是壓邪攘災和喜慶祈福兩大類。存世有一種“大吉羊”壓勝錢,背面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圖案;正面是文字奇特的“大吉羊”三個大字。“大吉羊”也是取“大吉祥”之意,表達了人民對羊年大吉大利、吉祥如意的祝福和祈盼。    羊被視為祥物的象徵,首先是指羊易於馴養,性情溫順,並且可作為美食,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在推崇甚至迷信神明的時代,這種羊所具備的性格非常容易被神化,被視為神物、或精靈並寄予美好的想象。古代的祭祀活動把羊作為三大祭祀牲畜之一,用以作為人、天溝通的使者,其原因也在這裡。 漢元嘉刀銘中就有“宜侯王,大吉羊”。解釋為“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徵。”《漢書》中有“和氣致祥”的話:古代說麒麟的出現是祥瑞,因稱之為“祥麟”;而說到仙佛的出現,往往是“腳踩祥雲”;有一種多年生的常綠草本植物,開花淡紫紅色,漿果紫紅色,可作觀賞植物,也可入藥,被稱為“吉祥草”,中國民間還流傳著許多吉祥圖案,如以喜鵲、梅花代表“喜上眉梢”,以蓮花、鯉魚代表“連年有餘”,還有以花瓶中插三支戟代表“平升三級”等等。現在的廣州城仍被別稱為“羊城”,其源來自古代傳說,一說是古有五仙人,乘五色羊執六穗到此;一說是戰國時高固任相,有五羊銜谷至其庭,因以為地名。不管何說,都有五羊銜穀穗,是一種吉祥的意思。    在中國民間,新春時節向有“三陽開泰”的祝頌。它屬於《易經》的卦象,從十一月一直到來年正月。正月為泰卦,三陽增生。此時既是立春,又逢新年。冬去春來,陰消陽長,萬物復甦,有吉亨之象,預示好運即將降臨。因此“三陽開泰”或“三陽啟泰”便成為古往今來人們在年初來互相祝福的詞語。如“三陽開泰,日新惟良。”用於歲首祝福時,人們也常用“三羊”來代替“三陽”,把“三陽開泰”寫成“三羊開泰”,乃取其諧音而已。存世的另一種壓勝錢,錢面有兩立一臥三隻山羊的圖案。由於“羊”同“陽”諧音,即以三隻羊象徵“三陽”,寓意羊年“喜洋洋”、吉祥如意、國泰民安,表達了人們對新春吉祥的美好祈盼和渴望。    二、傳統道德中的羊性 (一)羊大為“美”    造字的古人認為羊大為“美”,那麼古人眼中美的內涵是什麼呢?在《說文解字》中認為: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羊大則肥美。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則肥美。在古人眼中羊的食用意義還是比較大的,古人更加認同羊肉的肥美。在十二生肖中“未”所指的就是羊。羊之所以被古人列入十二生肖之一,也許是因為羊自古以來被人馴化並與人為伴,對人有眾多的作用。比如可以食用的羊奶,肉質鮮美的羊肉,可以做衣服的羊毛。羊作為祭祀中的重要祭品是不可不提的一點。    羊的美不僅在於表象,而其美的價值還來自對羊內在品質的認同,就是我們所說的人們對羊的精神性的感受。在傳統記載中,古人常把羊描述為具有各種美德的動物。《惠氏易說》中講到:“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麾之以肱,畢來旣升。”認為羊又是堅強和順從的形象。“羔有角而不任,裝置而不用,類好仁者;執之不鳴,殺之不啼,類死義者;羔食於其母必跪而受之,類知禮者。故羊之為言猶祥與?”在董仲舒的世界裡,羊是屬於那種有角不頂人,殺它而不嚎叫,感恩跪乳,集仁義禮美德於一身,所以是君子學習的楷模。總之,羊的品性反映了人們對羊秉性所賦予的人格化概括和人們對羊的感受,而正是這種感受,使得“羊”與“美”產生了聯絡,並最終形成了“羊大為美”的觀念。    (二)羊與善的關係 善的繁體字由“羊”和兩個“言”字組成,寫作“譱”或“善”。其意為:“吉,這與譱和美同意。”從字形分析“善”為會意字,與膳想通,有“競言羊為美味之意,但不論從哪個方面講,善字都與羊字關係密切。“善”還有善良、慈善、正確等意思,但這些意思都是從對羊的認識中演化出來的。    “羊”與“善”的關係,有一種推論是說來自於人們對羊的美味感受、視覺感受和精神感受。羊的一個重要的精神品質“善”,不僅來源於它是人類的高階家畜亦或者珍貴的食物來源,而是它重要的精神品格被古人所廣泛認同與接收,並融入社會價值觀中。羊的溫順性情、仁義、知禮儀,它所蘊含的高尚道德受人景仰。所以,羊文化為中國道德所接受並普遍推崇,又因羊具有如此高尚的品格,羊很自然地成為了人們同祖先與天地的溝通的祭品。這些品性也就成了人格化的道德準則,併成為了人的替代。所以,徐仲舒先生講:“蓋人以羊為美味,故善有吉美之義。”人們很早已經把“羊”的“道德”視為人的道德準則和榜樣。    結語 羊作為傳統的藝術符號,一直受到人民的喜愛,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結晶。它所傳達出來的內在品質在民族符號中與龍鳳一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羊是善與美的代表,是古代君子所追求的仁義禮信的代表,是吉祥如意的代表。而這麼多的美好品質是它必然成為民族文化代表,並在錢幣器物裝飾上都有所體現。羊圖騰的不同表現形式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們的智慧。併成為了人民認可的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 (原作者單位:景德鎮陶瓷學院,孫彥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熊是公的好還是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