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資料完善度低
-
2 # 小宋史趣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唐玄宗鑄就的開元盛世耗盡了唐朝最後的繁榮。也由其而起的安史之亂後,唐朝徹底走向了衰敗之路。而演繹這衰亡之路的兩大主因素就是貫穿整個唐朝中後期的宦官專權與藩鎮割據。
宦官專權唐朝的宦官專權主要影響在唐朝中後期。唐玄宗時期,宦官高力士在其即位之初前後協助唐玄宗登基,並由此上位,開始一步步控制朝權,但此時高力士雖然位高權重,卻沒有到干預國家大事的地步。
唐玄宗之後,安史之亂爆發,宦官李輔國擁立唐肅宗即位,被委以重權。肅宗時期,李輔國權傾朝野,唐肅宗幾乎被架空,此時在李輔國的主張及任命下,宦官也開始在肅宗朝全面上位,朝廷中各等級的官吏中都有宦官任職。肅宗死後李輔國又擁立代宗,更被封為宰相,權傾天下。 究其原因,除了唐朝自始而終實行的宦官涉政的體制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安史之亂後,唐朝的歷任皇帝都十分忌憚武將的掌權,所以也變相地為宦官專權開了一道方便之門。
此後,代宗朝的程元振,德宗朝的俱文珍,憲宗穆宗敬宗時期的王守澄,還有歷經文宗武宗朝的仇士良。這些宦官掌權時期,不僅決斷國家大事,甚至皇帝的廢立也都有他們一手操縱。宦官專權,達到了空前的高度,皇帝如傀儡,專制如虛設。皇室的衰微為唐朝的覆滅埋下禍種。
藩鎮割據唐玄宗時期的藩鎮設定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唐王朝為了應付蔓延至整個北方的戰爭,又增設了許多藩鎮和節度使。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唐王朝元氣大傷,再也無力消除這些新崛起的藩鎮,這其中還包括安史之亂後投降於唐朝的各支力量。新的割據勢力又重新形成,從唐德宗開始,朝廷便開始疲於奔命消除各地發生的藩鎮自立和動亂。
公元805年,唐憲宗即位,開始力主削藩,經過數年的戰爭終於將當時最重要的河北三鎮控制在中央麾下,同時各節度使紛紛向中央靠攏,誓言效忠唐王朝,削藩似乎取得了成功。
然而,連年的征戰耗費了巨大的財力,憲宗死後,朝廷中關於削減兵力的主張甚囂塵上。朝廷財政的捉襟見肘以及兵力的減少使得藩鎮割據者開始有了死灰復燃跡象。此時朝廷再也無力征討,就想到以藩治藩的方法,然而事與願違,受朝廷任命去平叛的藩鎮在平叛過程中又形成新的藩鎮勢力。
到了唐朝後期,藩鎮儼然已變成一個獨立的政權,各藩鎮之間征戰兼併,完全忽視唐王朝的存在,藩鎮割據徹底成為了決定唐王朝命運的毒瘤。最終,當唐朝滅亡的訊息一傳出,各藩鎮割據者便據地自立,形成了唐宋之際的五代十國局面。
宦官專權和藩鎮割據一內一外吞噬著唐王朝一步步建立起來的繁榮,並最終把唐朝拉向了滅亡的深淵!
-
3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不是,唐朝皇室的力量是緩慢下降的。
如果把朝代類比成一個人的話,唐朝是很奇特的,其他人遭受重創後,要麼拖著殘疾繼續存活,比如東晉、南宋,要麼很快走向滅亡,如南梁;而唐朝在遭受一次次重創後,沒死沒殘也沒好,就這麼一直拖著,病情時好時壞,一直拖到最後拖不下去了才掛掉。
唐朝這個人,出生在618年,前半輩子見了很多事,但身體總是不錯的,一直到755年,正在壯年的唐朝得了安史之亂這場病,這場病很急很猛,唐朝應對措施又出了問題,導致這場病雖然治好了,沒留下殘疾,但卻形成了兩個頑固的病灶——中央與藩鎮的矛盾、皇帝與禁軍的矛盾。
加上固有的上層階級與底層民眾的矛盾,就是三個病灶,這三個病灶持續存在,交織構造了唐朝的後半生。
安史之亂起於玄宗末年,這之後唐朝還存在了一百五十多年,歷經15位皇帝,我們逐一分析。
肅宗李亨在位6年,一直在平叛,還埋下了宦官執掌禁軍的隱患。
代宗李豫在位17年,收復兩京,結束了安史之亂,但並非真正了結,因為唐朝無力完全平叛,不得不妥協退一步,接受叛軍將領的投降,讓他們盤踞在各自地盤,藩鎮隱患仍然存在。與此同時代宗雖然剷除了李輔國、魚朝恩、程元振等宦官,但宦官之患並未得到根本清除,因為只要宦官掌禁軍的制度還在那裡,宦官問題重新出現只是時間問題。
德宗李適在位26年,任用過能人,也任用過奸人,確定了兩稅法,解決了均田制崩潰之後的租庸調問題,算是穩了穩。但德宗在位期間發生涇原之變,他成為唐朝繼玄宗(安史之亂)、代宗(吐蕃入寇)後第三位逃離國都的皇帝。
這場動亂很快平定,說明唐朝皇室力量還很足,不過德宗因為在逃難過程中感念宦官忠心,回來後大肆予權,宦官權力更甚從前。
順宗李誦在位七個多月,在繼位前就已經中風,沒有一個好身體,自然什麼都談不上。
憲宗李純在位15年,勤勉政事,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重振了中央政府的威望,史稱“元和中興”。
穆宗李恆在位三年多,荒於朝政,奢侈放縱,措施不當,導致河北三鎮再度背叛。
敬宗李湛在位2年,被宦官謀殺。
文宗李昂在位14年,受制於宦官,憂鬱而死。
武宗李炎在位6年,知人善任,加強皇權,重用宰相李德裕,外攘回紇、內平澤潞,滅佛收錢、裁汰冗官、制馭宦官,功績顯赫,史稱“會昌中興”,最大的問題是英年早逝。
宣宗李忱在位13年,類似於憲宗,有努力,有成績(大中之治),但本質的問題沒解決,唐朝痼疾仍在。
懿宗李漼在位14年,僖宗李儇在位15年,均屬昏君,玩物喪志,導致藩鎮叛亂不斷,僖宗時期爆發黃巢起義,長安再度被攻破。此外,在鎮壓黃巢起義的過程中,藩鎮坐大,李克用一度攻佔長安,僖宗二度出走。到此時,唐朝皇帝的力量已經非常微弱。
昭宗李曄在位16年,想打造禁軍恢復力量,結果成為泡影,皇室終成傀儡,成為藩鎮眼中的香餑餑。李茂貞等攻長安,昭宗逃入終南山;隨後李茂貞入長安,昭宗遷往華州;朱溫入關中後,昭宗又從華州被脅迫至鳳翔,回長安沒多久,被朱溫挾持遷都洛陽。
廢帝李裕和哀帝李柷純屬篡位前奏,毫無力量可言。
總體來說,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皇室的力量由前期的較強(肅宗、代宗、德宗)到中期的削弱與重振(憲宗、武宗、宣宗),再到後期的無可挽回,民眾起義、藩鎮坐大,王朝全面崩盤。
回覆列表
有,但巳經大不如前了。安史之亂只是暴露出來了唐巳經衰落的事實,皇室至此更加失去了往日的“精氣神”。
唐的”節度使”制,有點像”大英帝國”的“總督制”。節度使權力很大,掌握著軍丶政丶財大權,當實力越來越強時,就不太聽中央指揮了,或陽奉陰違。一但有機可乘,或發動叛亂,如“漢之董卓”,隨之李淵丶唐之安史,宋之趙匡胤,大英帝國之“華盛頓”等等。可以說,日不落國衰退始於“美利堅”獨立。
故宋之後,趙匡胤不在設“節度使制”,並”杯酒釋兵權”,改”節度使制”為王府制,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和“家族控制”。到大明,更是極端大殺功臣,大削蕃王勢力,可朱元璋也料不到禍起子孫。這就是”世襲繼承製”的死結,逃不出衰亡週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