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秋景寫秋心”的絕唱——范仲淹詞《蘇幕遮》 在邊關防務前線,當秋寒肅颯之際,將士們不禁思親念鄉.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摟 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蘇幕遮》詞,是北宋前期名臣范仲淹所作.他當時出任陝西四路宣撫使,主持防禦西夏的軍事.在邊關防務前線,當秋寒肅颯之際,將士們不禁思親念鄉,於是有這首借秋景來抒發懷抱的絕唱.該詞上片主要寫景,下片主要抒情. 上片大略雲:秋天到來時,天高雲談,碧空澄澈,落葉枯黃,萎積滿地,寒涼浸透河水,水面騰起涼絲絲的薄霧.黃葉滿山襯著斜陽,一齊倒映於河水 之中;枯乾了的離離野草,鋪向看不見的天邊.這實在是一幅肅諷悲涼的秋 來塞外景物圖.“夕陽”與“秋色”相映,都是暖去寒來、生氣漸弱的意象極易喚起人們的愁腸;“芳草”本無感情,但在僅靠野草點綴的荒原上,卻令人無限依戀.這一來是因為芳草鋪向斜陽之外的遠方,直接溝通內地家鄉;二來是因草枯了,明年還會綠,人卻一年年老去,誰知下一次春草萌發時,徵人是否 還能看得見呢?李賀詩云“天若有情天亦老”,永恆的自然界與短暫的人生,怎能不引發人們深深的感慨? 下片大略雲:塞上秋景一片淒涼,不由得徵人鄉思纏綿,心緒黯然,憶別唸新,長夜難寐,只要一合上眼皮,便夢見與家人團聚.夜半夢醒,格外悽苦. 算了吧,算了吧,任它月色溶溶,樓高望遠,還是不要登高縱目、觀賞月色吧; 還是借酒消愁,來排遣這漫長孤寂的秋夜吧.只是借酒消愁愁更愁,醉意更深地觸動心中的離愁,化作點點相思之淚,幽幽地滴落胸前.這實在是典型的遊子秋思意緒.“黯”,黯然失色,指精神受到強烈的刺激而覺消沉悲切. “旅思(sì)”,即在外作客的惆悵.“思(sì)”,意念.“黯鄉魂”與“追旅思”是下片的中心,是一種心緒的兩個方面:懷鄉思親,令人心魂不安;傷別念遠,令人憂思悵惘.“黯鄉魂”,是對內地的懷想;“追旅思”,是對邊愁的體味. 不過,此詞不是普通的遊子秋思之作,而是邊關統帥寫的徵人思家之作. 張惠言云:“此去國之情.”(《詞選》)許昂霄亦云:“鐵石心腸人亦作此消魂 語.”(《詞綜偈評》)從感情基調來說,屬纏綿“柔情”、兒女風情,是悽切而非悲壯.繼昌雲:“希文宋一代名臣,詞筆婉麗乃爾,比之宋廣平賦梅花,才人何所不可,不似世之頭巾氣重,無與風雅也.”(《左庵詞話》)這本是允洽的評論,有人卻格於作者身份,硬要予以分辨,認為其中是關係軍國的嚴肅感情.“按文正一生,並非懷土之士,所為鄉魂旅思以及愁腸思淚等語,似沾沾作兒女想,何也?觀前闋可以想見其寄託.開首四句,不過借秋色蒼茫以隱抒其憂國之 思;‘山映斜陽,三句,隱隱見世道不甚清明,而小人更為得意之象;芳草喻小人,唐人已多用之也.第二闋因心之憂愁,不自聊賴,始動其鄉魂旅思,而夢 不安枕,酒皆化淚矣.其實憂愁非為思家也.文正當宋仁宗之時,揚厲中外, 身肩一國之安危,雖其時不無小人,究系隆盛之日,而文正乃憂愁若此,此其所以先天下之憂而憂矣.”(黃蓼園《蓼園詞選》)這一說法,論者多不以為然.胡云冀《宋詞選》即雲:“從具體的詞看,除了反映出‘去國之情’,很難找出其中有什麼‘憂天下’的含意,黃蓼園所賦予這首詞的思想意義完全是外加的.” 的確,此詞只是邊關將士思鄉念親之情的抒寫,並未寄寓指斥小人的軍國之憂. 詞中抒的是什麼情,固然須辨別清楚,它是怎樣抒情的,更是重要的問題.汪中評論說:“此詞目觸秋色,牽引一片相思之作也.全詞結構正如鄒祗謨所云:前段多入麗語,後段純寫柔情.所謂麗語即柔語也,以秋景寫秋心.” (《宋詞三百首注析》)所謂“以秋景寫秋心”,講的正是本詞的藝術特色,即以景寫情,情景交融.情與景的關係,歷來是中國文論的基本問題,《禮記·樂記》即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之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劉勰《文心雕龍》系統地闡述了這一問題,提出“應物斯感”、 “情以物遷”的論點,即人的主觀感情繫由對客觀事物的反應產生的,也只有憑藉外物才能表現出來.唐代日本僧人空海所著《文鏡秘府》進一步提出了情思與景物須相諧合的見解,即“須景與意相兼”、“詩不可一向把理,皆須入 景,語始清味.……詩一向言意,不清及無味;一向言景,亦無味,事須景與意 相兼始好”.宋以後,對情與景的關係,認識更為深刻,範希文《對床夜話》提出“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及必須“化景物為情思”的見解;明人謝榛《四溟 詩話》更提出“情景孤不自成”之論:“作詩本乎情景,孤不自成,兩不相背, ……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清代王夫之《姜齋詩話》更明確提 出景語與情語的概念並述及其相互關係:“不能入景語,又何能情語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況 周頤《蕙風詞話》更明確提出情與景是一致的:“蓋寫景與言情,非二事也.”王國維《人間詞話》則概括點明“一切景語皆情語”,“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 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王氏所見,與汪中“所謂‘麗語’即‘柔語’也” 相同.此處之“麗語”,即婉麗的景語;“柔語”,即柔媚的情語.范仲淹正是藉助對秋色的描寫,真切地吐露了徵人的“旅思”之情. 況周頤《蕙風詞話·論詞》指出:“善言情者,但寫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唯北宋人詞往往有之.”范仲淹的《蘇幕遮》,正是北宋初年的代表詞作,也確能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真切感人.
“以秋景寫秋心”的絕唱——范仲淹詞《蘇幕遮》 在邊關防務前線,當秋寒肅颯之際,將士們不禁思親念鄉.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摟 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蘇幕遮》詞,是北宋前期名臣范仲淹所作.他當時出任陝西四路宣撫使,主持防禦西夏的軍事.在邊關防務前線,當秋寒肅颯之際,將士們不禁思親念鄉,於是有這首借秋景來抒發懷抱的絕唱.該詞上片主要寫景,下片主要抒情. 上片大略雲:秋天到來時,天高雲談,碧空澄澈,落葉枯黃,萎積滿地,寒涼浸透河水,水面騰起涼絲絲的薄霧.黃葉滿山襯著斜陽,一齊倒映於河水 之中;枯乾了的離離野草,鋪向看不見的天邊.這實在是一幅肅諷悲涼的秋 來塞外景物圖.“夕陽”與“秋色”相映,都是暖去寒來、生氣漸弱的意象極易喚起人們的愁腸;“芳草”本無感情,但在僅靠野草點綴的荒原上,卻令人無限依戀.這一來是因為芳草鋪向斜陽之外的遠方,直接溝通內地家鄉;二來是因草枯了,明年還會綠,人卻一年年老去,誰知下一次春草萌發時,徵人是否 還能看得見呢?李賀詩云“天若有情天亦老”,永恆的自然界與短暫的人生,怎能不引發人們深深的感慨? 下片大略雲:塞上秋景一片淒涼,不由得徵人鄉思纏綿,心緒黯然,憶別唸新,長夜難寐,只要一合上眼皮,便夢見與家人團聚.夜半夢醒,格外悽苦. 算了吧,算了吧,任它月色溶溶,樓高望遠,還是不要登高縱目、觀賞月色吧; 還是借酒消愁,來排遣這漫長孤寂的秋夜吧.只是借酒消愁愁更愁,醉意更深地觸動心中的離愁,化作點點相思之淚,幽幽地滴落胸前.這實在是典型的遊子秋思意緒.“黯”,黯然失色,指精神受到強烈的刺激而覺消沉悲切. “旅思(sì)”,即在外作客的惆悵.“思(sì)”,意念.“黯鄉魂”與“追旅思”是下片的中心,是一種心緒的兩個方面:懷鄉思親,令人心魂不安;傷別念遠,令人憂思悵惘.“黯鄉魂”,是對內地的懷想;“追旅思”,是對邊愁的體味. 不過,此詞不是普通的遊子秋思之作,而是邊關統帥寫的徵人思家之作. 張惠言云:“此去國之情.”(《詞選》)許昂霄亦云:“鐵石心腸人亦作此消魂 語.”(《詞綜偈評》)從感情基調來說,屬纏綿“柔情”、兒女風情,是悽切而非悲壯.繼昌雲:“希文宋一代名臣,詞筆婉麗乃爾,比之宋廣平賦梅花,才人何所不可,不似世之頭巾氣重,無與風雅也.”(《左庵詞話》)這本是允洽的評論,有人卻格於作者身份,硬要予以分辨,認為其中是關係軍國的嚴肅感情.“按文正一生,並非懷土之士,所為鄉魂旅思以及愁腸思淚等語,似沾沾作兒女想,何也?觀前闋可以想見其寄託.開首四句,不過借秋色蒼茫以隱抒其憂國之 思;‘山映斜陽,三句,隱隱見世道不甚清明,而小人更為得意之象;芳草喻小人,唐人已多用之也.第二闋因心之憂愁,不自聊賴,始動其鄉魂旅思,而夢 不安枕,酒皆化淚矣.其實憂愁非為思家也.文正當宋仁宗之時,揚厲中外, 身肩一國之安危,雖其時不無小人,究系隆盛之日,而文正乃憂愁若此,此其所以先天下之憂而憂矣.”(黃蓼園《蓼園詞選》)這一說法,論者多不以為然.胡云冀《宋詞選》即雲:“從具體的詞看,除了反映出‘去國之情’,很難找出其中有什麼‘憂天下’的含意,黃蓼園所賦予這首詞的思想意義完全是外加的.” 的確,此詞只是邊關將士思鄉念親之情的抒寫,並未寄寓指斥小人的軍國之憂. 詞中抒的是什麼情,固然須辨別清楚,它是怎樣抒情的,更是重要的問題.汪中評論說:“此詞目觸秋色,牽引一片相思之作也.全詞結構正如鄒祗謨所云:前段多入麗語,後段純寫柔情.所謂麗語即柔語也,以秋景寫秋心.” (《宋詞三百首注析》)所謂“以秋景寫秋心”,講的正是本詞的藝術特色,即以景寫情,情景交融.情與景的關係,歷來是中國文論的基本問題,《禮記·樂記》即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之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劉勰《文心雕龍》系統地闡述了這一問題,提出“應物斯感”、 “情以物遷”的論點,即人的主觀感情繫由對客觀事物的反應產生的,也只有憑藉外物才能表現出來.唐代日本僧人空海所著《文鏡秘府》進一步提出了情思與景物須相諧合的見解,即“須景與意相兼”、“詩不可一向把理,皆須入 景,語始清味.……詩一向言意,不清及無味;一向言景,亦無味,事須景與意 相兼始好”.宋以後,對情與景的關係,認識更為深刻,範希文《對床夜話》提出“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及必須“化景物為情思”的見解;明人謝榛《四溟 詩話》更提出“情景孤不自成”之論:“作詩本乎情景,孤不自成,兩不相背, ……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清代王夫之《姜齋詩話》更明確提 出景語與情語的概念並述及其相互關係:“不能入景語,又何能情語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況 周頤《蕙風詞話》更明確提出情與景是一致的:“蓋寫景與言情,非二事也.”王國維《人間詞話》則概括點明“一切景語皆情語”,“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 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王氏所見,與汪中“所謂‘麗語’即‘柔語’也” 相同.此處之“麗語”,即婉麗的景語;“柔語”,即柔媚的情語.范仲淹正是藉助對秋色的描寫,真切地吐露了徵人的“旅思”之情. 況周頤《蕙風詞話·論詞》指出:“善言情者,但寫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唯北宋人詞往往有之.”范仲淹的《蘇幕遮》,正是北宋初年的代表詞作,也確能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