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紐扣歐陽

      1、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楚辭·離騷》    滋:栽培。畹:古代土地面積單位,三十畝為一畹。詩人以種植大量蘭蕙之類的香草來比喻自己曾廣泛地培育人才。    2、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楚辭·九章·涉江》    詩人因自己高潔的品行不為人們所理解而傷感,他真誠地希望自己的名聲能與天地同樣萬壽無疆,自己的事業能與日月一樣永放光芒。    3、苟懷四方誌,所在可遊盤。————〔晉〕歐陽建《臨終詩》    四方誌:經營四方之志。詩句鼓勵後人要樹立遠大志向,建功立業:如果志在四方,那麼隨處都可以有所作為。    4、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登科後》    詩句真實地表現了詩人登科後的得意之情:在和煦的春光下,得意洋洋地騎馬疾馳,一天之內就把整個長安的繁花勝景看完了。後以“春風得意”形容事情辦成後喜氣洋洋的情態。    5、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唐〕李白《送友人入蜀》    君平:隱者,善卜。見《漢書·嚴君平傳》。個人的官爵地位、進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詢問善卜的君平呢!詩人借君平的典故,婉轉地告誡朋友不要沉迷於功名利祿之中。    6、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唐〕杜牧《題烏江亭》    楚漢相爭時,項羽兵敗,隻身至烏江,烏江亭長要用船渡項羽過江,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亦足王也。”但項羽不肯,說“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哉?”遂自刎而死。詩人在這首詠古詩中認為項羽應該回江東,江東有許多有才識的子弟,也許能捲土重來奪取天下。詩句對歷史的成敗,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7、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唐〕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詩句的大意是:古人之功名書在簡策,萬口流傳,早已感到不新鮮了,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8、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唐〕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詩句直抒胸臆,氣貫長虹:功名只向戎馬疆場上求取,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大丈夫。這既是詩人勉勵李氏立功揚名、創造英雄業績的送別詞,又是詩人自己的豪情壯志的表白。    9、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唐〕杜甫《八陣圖》    詩句讚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說他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勢過程中,功績卓絕,而創制八陣圖,更使他名聲卓著。    10、尋章摘句老鵰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唐〕李賀《南園十三首》之六    尋章摘句:遣詞造句的意思,指文人的日常生活。詩句的大意是:從事文學創作的人,老於遣詞造句,深夜不寐,直到曉月將殘;但是在連年征戰的邊疆戰場上,感傷的文章顯得毫無用處。既表現了詩人對自己困守書齋生活的不滿,又表現了詩人的愛國思想和建功立業的急切心情。    11、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唐〕高適《燕歌行》    詩句的大意是: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豈是為了取得個人的功勳!“豈顧勳”三字,有力地諷刺了輕開邊釁、冒進貪功的漢將。    12、吟詠流千古,聲名動四夷。————〔唐〕白居易《讀李杜詩,因題卷後》    四夷:四方邊遠之處。這幾句寫李白、杜甫詩歌對後人影響之大。    13、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杜牧《赤壁》    這是一首懷古詩。詩句感嘆周瑜成功之僥倖,如果不是東風為周瑜提供了方便,則很可能東吳要大敗,連二喬也要被曹操擄走鎖進銅雀臺了。    14、綠水青山知有君,白雲明月偏相識。————〔唐〕任華《寄李白》    詩句說李白名氣很大,連綠水青山、白雲明月都認識他。    15、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宋〕陸游《黃州》    詩句表達了詩人對歲月飛逝而自己忠心報國的志向未能實現的遺憾:滔滔江水洗不去英雄的怨恨,歲月蹉跎,英雄豪傑也會像秋天的草木一樣衰老凋零。    16、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宋〕陸游《秋波媚》    幾句的大意是:誰能像終南山的明月如此多情?特意撥開暮雲探看。灞橋的煙柳,曲江的池館,也盼望著凱旋的人們。詩人四十八歲時,在漢中任軍職,聽說前方作戰形勢有利,即登臨高興亭,寫下此詞。興之所至,物皆有情。詩人憧憬勝利的樂觀情緒亦溢於筆端。    17、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宋〕辛棄疾《鷓鴣天》    錦襜突騎:穿錦繡短衣的快速騎兵。詞句寫詩人年輕時帶領抗金騎兵,擒獲張安國的出色經歷,表現了詩人忠心為國、智勇過人的氣概。    18、帶得無邊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鬢方鴉。————〔宋〕辛棄疾《水調歌頭》    實現了我們的理想,便給人間帶來了無邊春色;等到歲月流逝、江山已老的時候,請看,我們依然是滿頭青發。表現了詩人把收復失地、完成統一大業作為自己的生命價值,顯示出以身獻國的高尚情操和一種永不衰竭的鬥爭意志。    19、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宋〕劉克莊《賀新郎》    這幾句寫出了詩人渴望橫刀疆場、殺敵報國的迫切心情:什麼時候才能將長纓握在手中,捆住敵寇首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油箱隔熱瓦只有很小的一塊,可以自己加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