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石

    在伊斯蘭文明鼎盛時期,其勢力範圍觸及到亞歐非廣大地區,就算是在今天,伊斯蘭文明雖已衰敗,但其勢力範圍並不見萎縮。

    在南亞次大陸上,印度文明源遠流長,影響力深遠,不過,它也被伊斯蘭教挖了牆角。印度西北部的巴基斯坦成為了伊斯蘭國家,這個還比較容易理解,畢竟,伊斯蘭勢力覆蓋了中亞,與南亞相鄰的西北角,很容易受到伊斯蘭文明的同化。

    可是,在印度東北方的孟加拉國,東、西、北三面都被印度包圍,東南與佛教文明國家緬甸接壤,南面環海,人種、語言,都與與印度一脈相承。怎麼看來,孟加拉國怎麼也不該被伊斯蘭文明同化,成立伊斯蘭國家。

    先來看看孟加拉國的基本面,總面積約為14.75萬平方公里,位於南亞次大陸東北部的三角洲平原上,平原站全國土地面積的85%,東南部和東北部為丘陵地帶,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國家之一。2017年的人口已達1.64億,是世界第八大人口大國。

    平原眾多,雨水豐富,利於農業生產,直面孟加拉灣,可以承接海上貿易的影響。在農耕時代,孟加拉是南亞次大陸最富庶之地。

    13世紀以前,孟加拉地區是印度文明的勢力範圍。13世紀後,伊斯蘭化的中亞遊牧民族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翻過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南亞次大陸,擊敗土著勢力,建立起了孟加拉蘇丹國、莫臥兒帝國等一系列伊斯蘭政權。在當權者的大力推動下,孟加拉地區改信了伊斯蘭教。

    孟加拉地區畢竟遠離中西亞的伊斯蘭核心區,而且還有與印度文明核心——恆河平原的天然聯絡通道恆河,可是它卻成了伊斯蘭的實力範圍,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這還得從從孟加拉的地緣格局來分析。

    雖說,孟加拉三面毗鄰印度,但僅西部與印度本部核心區——恆河平原地緣關係緊密些。而東、北兩面是印度最邊緣貧窮落後地區,而且與恆河本部相距甚遠,削弱了印度在這些地區的地緣影響力。換句話說,印度東北地區根本沒有能力去影響孟加拉。

    與孟加拉國西南邊界接壤的,是印屬西孟加拉邦的主體部分——以加爾各答為核心的東恆河三角洲,三角洲以西則是德干高原。因德干高原的關係,削弱了恆河平原本部向西孟加拉邦地區大範圍投射地緣影響力。從民族構成來看,西孟加拉邦與孟加拉國的主體民族都是孟加拉族人。孟加拉作為恆河三角洲的主體被伊斯蘭化後,難免也會波及到印度的西孟加拉邦。

    雖然,被伊斯蘭化的恆河下游三角洲勢頭不小,但畢竟它只是南亞次大陸上的一塊邊角,難以對抗以恆河中游平原為核心的體量大的印度文明。在於恆河本部勢力角逐中,西孟加拉邦被綁在了體量更大,地緣關係更緊密的印度文明勢力範圍內。不過,印度文明在西孟加拉邦的影響力並非十分強大,畢竟還面臨著被伊斯蘭化的孟加拉國反噬的風險,說白了就是西孟加拉邦有很強倒向孟加拉國的可能性,印度不能將其逼急,不然會將它推向孟加拉國的懷抱中去。

    而恆河平原本部與印度東北部相連的通道,是夾在喜馬拉雅山脈和孟加拉國之間的狹長地帶。一方面,印度東北部本與印度本部像個甚遠,地緣關係疏離,另一方面,連線本部與東北部的狹隘通道的更是限制了印度本部對東北地區的控制。這樣的局勢下,別說依靠印度東北地區來影響孟加拉國,就是東北地區本身也存在嚴重的分裂隱患。這樣一來,佔據恆河三角洲主體部分的孟加拉也成為了一個相對獨立地區。

    除開孟加拉地區本身相對獨立的地緣格局,和不俗的地緣實力之外,外部因素也增加孟加拉對抗印度文明的底氣。

    首先是來自阿拉伯文明的影響。伊斯蘭文明,一是透過陸路從中亞地區進入到印度西北,二是透過海路來施加對印度的影響。

    中世紀,中國—阿拉伯海上絲綢之路興起,阿拉伯商人大舉東進,控制了北印度洋航線,並透過海路的方式向東方傳播伊斯蘭文明。阿拉伯文明憑藉體量和領先的優勢,可以在四分五裂的印度文明上找到突破點,將自己的文明帶入到印度。而印度半島沿海低地是阿拉伯商人最好的突破點,孟加拉地區的富饒和優良海港,地緣潛力很大,對阿拉伯商人來說極具誘惑力。

    如果,純粹是依靠阿拉伯商人的經濟利益驅使,而沒有政治和軍事的支援,很難將孟加拉同化。不過,阿拉伯商人海上貿易的巨大優勢,對同化孟加拉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有利的籌碼。畢竟,人都是貪婪的,就算孟加拉富有,可是終究抵不過阿拉伯商人,在利益的驅使下,也會激發孟加拉人的貪慾,像阿拉伯商人靠攏,逐步接受伊斯蘭文明。

    另外,還有來自英華人的支援。

    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印度本身擁有龐大的體量和巨大的地緣潛力。英國憑藉先進的文明發展水平實現了對印度的征服。不過,一個在印度洋上,一個遠在大西洋,英印的地緣關係十分疏離。就算英國文明再先進,也需付出高昂成本來實現對印度的有效控制。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英國採取了以夷制夷的方式。

    英國不會傻到去扶持印度教這個多數派,這無疑於是養虎為患。而在南亞伊斯蘭教、錫克教是少數派,扶持他們被反噬的機率會少很多。有了英國的支援,伊斯蘭勢力也可以放大膽去和印度文明對抗,誰讓它有經濟優勢,還有英國的政治扶持呢。而孟加拉作為伊斯蘭勢力長期據點,在英國統治印度時期,已經完全倒向了伊斯蘭勢力,基本脫離了印度文明。

    孟加拉本身相對獨立的地緣格局,不俗的地緣實力,以及來及阿拉伯、英國等外來勢力的有意扶植,最終使得伊斯蘭勢力從印度勢力那裡挖走了孟加拉。

    二戰後,英國實行印巴分治,孟加拉成為了東巴基斯坦。到了1972年,孟加拉國成立。可是,令人沒想到的是,印度也促成了孟加拉國的獨立。那麼,印度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 2 # 情感營養線上

    曾經的孟加拉、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一家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繼父叫英國,只是後來繼父沒精力管這些孩子就跑了,留給了這些孩子一堆爛債。

    英國想當年牛皮烘烘,是出了名的“殖民狂魔”,更是稱為“日不落帝國”雄霸世界,印度也曾是它的殖民地之一。

    既然是自己的繼女,英國哪裡有不好好照顧,帶著繼女一起發展的道理?於是,在1757年到1950年間,英國當了印度將近三百年的繼父期間,拉著印度的手,讓它從封建社會變成了現代社會,還幫它修了鐵路,發展了經濟。

    同時,英國也靠著強大的國力,幫著印度不斷擴張領土,把隔壁小妹孟加拉、巴基斯坦都收編了進來,統統成了英國的殖民地。

    但是天道好輪迴,繼父永遠是繼父,英國在二戰後元氣大傷,沒有心思再去管這些繼子女了,就提出:你們也長大了,該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做一個成年人了。

    但是大家都抱慣了英國的大腿,肯定不願意啊,英國只能說這樣吧,你們試著成立自己的國家自己管理,我還是可以提供指導意見嘛。

    然而,印度派系眾多,始終達不成統一的意見,特別是原巴基斯坦信仰印度教,原印度信仰印度教,因為信仰不同,自然不肯繼續在一起生活。英國說那這樣吧,我們把印度和巴基斯坦分開治理,你們喜歡哪派的就站那一派,這樣總沒意見了吧?

    而孟加拉國曾經被稱為東巴基斯坦,是屬於巴基斯坦的,卻因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獨立,被隔開變成了一塊“印度飛餅”。

    最糟心的是,英國繼父並沒有把克什米爾的歸屬做出界定,這就導致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了這塊限量版的土地,經常大打出手,從好姐妹變成了死對頭。

    既然要打架,當然是人越多越帶勁,1971年印度挑動東巴基斯坦獨立,給巴基斯坦搞事情,順手打了第三次印巴戰爭。

    巴基斯坦既打不過印度,又夠不著孟加拉國,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曾經失去的“印度飛餅”,變成了如今的孟加拉國。

    所以可以說,印度和巴基斯坦本就有宗教信仰衝突,又圍繞著克什米爾的歸屬經常發生衝突,已經成了死敵。反倒是孟加拉國和印度的感情不錯,成了一對姐妹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最兇猛的狗是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