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民間的節氣歌,“夏九九”比“冬九九”出現得還要早。“夏九九歌”早在唐宋時期就有了,目前能見到的版本就是在南宋時期,陸泳《吳下田家志》中所記載的一首“夏九九”。歌中是這樣寫的:“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落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來虎;六九五十四,乘涼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生動記錄了從夏至炎熱到秋後漸涼的物候變化過程。由於這首“夏九九”雕刻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一座禹王廟正殿的榆木大梁上,所以一直儲存至今,影響也比較大。後來明清時期,也有一些文人編寫“夏九九歌”,內容大同小異,倒是北方農村流行的“夏九九”更為通俗易懂,也精煉的多。有一首這樣寫道:“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溼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樹頭清風舞;六九五十四,乘涼莫太遲;七九六十三,夜眠要蓋單;八九七十二,思量蓋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用詞很平易,也接地氣,類似“打炭墼”等都是老百姓的生活用語,生動而有趣。在我的意識裡,本以為“冬九九”先流行,才有人編寫“夏九九”附會之,導致“夏九九”沒有流行起來。但據史料記載,“冬九九”產生在明代,要比“夏九九”晚的多。由此看來,“夏九九”並非模仿“冬九九”,之所以不流行,一定另有原因。
一般而言,一首歌謠流行不流行,與歌詞的通俗不通俗、走心不走心、精彩不精彩有關,民間歌謠更是以內容為主。從幾個“夏九九”的版本來看,不可謂不精彩,也生動記錄了物候變化的特點。不過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那就是相比“冬九九”有眾多方言版來看,“夏九九”似乎版本要少許多,這至少是“夏九九”在各地不廣泛流行的佐證。華夏地大物博、方言眾多,大凡能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歌謠,要接地氣,都會有各地通俗易懂的方言版本產生。這有點像今天歌曲流行一樣,自然都會誕生幾個方言版。
當然,導致“夏九九”不流行的根本原因,並不在以上的細枝末節。其實,華人對一年最冷最熱的表述是“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這裡對寒冬的表述是“九”,而對待熱的表述則是“伏”。很顯然,這絕不僅僅是為了表述的區別,而是採用了兩個不同的節氣標識系統。同樣是民間雜節的標識系統,“九”與“伏”嚴格來講是兩個標識系統,“九”是以“九”進位,以九九八十一來標識時間和物候的變化。而“伏”是“十”進位,以三伏來標識暑熱的變化。這說明,中國在對待“熬冬”是以“數九寒天”來認知的,而對待“消暑”則是以“三伏暑天”來認知的,“夏九九”並沒有進入華人的標識系統,這大概是“夏九九”不流行的根本原因。
夏季中國南北溫差不大,到處一片熱,不像冬季南北溫差那麼大,所以人們更關注如何度過最熱的時節,於是,“伏”就深深印刻在華人的生活節律中。“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一年最熱的日子屬火,而庚屬金,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中國古時是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來記錄日子的,庚日是第七天,所以,每年夏至起的第三個庚日開始進入初伏,第四個庚日進入中伏,立秋起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每年的伏天時間不一,大致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2019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初伏十天,從7月12日到7月21日;中伏二十天,從7月22日到8月10日;末伏十天,從8月11日到8月20日。其中,七夕節就在中伏裡度過,雖然滿天星斗,但仍酷暑難耐。
華人之所以重視三伏,是與人的身體健康關係密切。對人體來說,“伏”就是潛伏、隱藏在身體裡的所有病邪,故中國中醫有三伏天“冬病夏治”之說,從肌表、肌脈到內臟,三伏時純陽達到頂峰,天地之間所有隱藏的陰邪之氣現出原形,“Sunny普照,陰霾自散”。其中“三伏灸”、“三伏貼”等中醫方貼,對於今天追求養生健康的人們來說,也依然受到熱捧,古法中醫煥發出來了鮮活的生機。“伏天”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就拿飲茶來說,陝西的涇陽茯磚茶就是伏天發酵而成的。過去涇陽茯茶有“三不制”之說,就是“離開涇陽水制不了、離開涇陽人制不了、離開涇陽氣候制不了”,其中的核心流程就是“三伏天”製茶。從這個意義上說,涇陽茯茶應該叫“伏茶”,乃三伏天製作的茶。改“伏”為“茯”,借的是中藥茯苓的名號及功效。後來又擴而叫“福”,是借增福添壽之吉祥名號。儘管隨著科技的進步,伏天製茶這個環節逐漸被科技所取代,一年皆可製茶,但傳統手工還是脫不開也忘不掉伏天的味道。
“三伏”取代“夏九九”,說明只有實用,才能在民間流傳。
□閻建濱 2019年6月26日《西安日報》
我今年七十歲了,但真的沒聽說有夏九九。只知道夏有三伏,一伏十天。在北京有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是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就是第一個伏天的開始。
作為一種民間的節氣歌,“夏九九”比“冬九九”出現得還要早。“夏九九歌”早在唐宋時期就有了,目前能見到的版本就是在南宋時期,陸泳《吳下田家志》中所記載的一首“夏九九”。歌中是這樣寫的:“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落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來虎;六九五十四,乘涼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生動記錄了從夏至炎熱到秋後漸涼的物候變化過程。由於這首“夏九九”雕刻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一座禹王廟正殿的榆木大梁上,所以一直儲存至今,影響也比較大。後來明清時期,也有一些文人編寫“夏九九歌”,內容大同小異,倒是北方農村流行的“夏九九”更為通俗易懂,也精煉的多。有一首這樣寫道:“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溼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樹頭清風舞;六九五十四,乘涼莫太遲;七九六十三,夜眠要蓋單;八九七十二,思量蓋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用詞很平易,也接地氣,類似“打炭墼”等都是老百姓的生活用語,生動而有趣。在我的意識裡,本以為“冬九九”先流行,才有人編寫“夏九九”附會之,導致“夏九九”沒有流行起來。但據史料記載,“冬九九”產生在明代,要比“夏九九”晚的多。由此看來,“夏九九”並非模仿“冬九九”,之所以不流行,一定另有原因。
一般而言,一首歌謠流行不流行,與歌詞的通俗不通俗、走心不走心、精彩不精彩有關,民間歌謠更是以內容為主。從幾個“夏九九”的版本來看,不可謂不精彩,也生動記錄了物候變化的特點。不過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那就是相比“冬九九”有眾多方言版來看,“夏九九”似乎版本要少許多,這至少是“夏九九”在各地不廣泛流行的佐證。華夏地大物博、方言眾多,大凡能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歌謠,要接地氣,都會有各地通俗易懂的方言版本產生。這有點像今天歌曲流行一樣,自然都會誕生幾個方言版。
當然,導致“夏九九”不流行的根本原因,並不在以上的細枝末節。其實,華人對一年最冷最熱的表述是“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這裡對寒冬的表述是“九”,而對待熱的表述則是“伏”。很顯然,這絕不僅僅是為了表述的區別,而是採用了兩個不同的節氣標識系統。同樣是民間雜節的標識系統,“九”與“伏”嚴格來講是兩個標識系統,“九”是以“九”進位,以九九八十一來標識時間和物候的變化。而“伏”是“十”進位,以三伏來標識暑熱的變化。這說明,中國在對待“熬冬”是以“數九寒天”來認知的,而對待“消暑”則是以“三伏暑天”來認知的,“夏九九”並沒有進入華人的標識系統,這大概是“夏九九”不流行的根本原因。
夏季中國南北溫差不大,到處一片熱,不像冬季南北溫差那麼大,所以人們更關注如何度過最熱的時節,於是,“伏”就深深印刻在華人的生活節律中。“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一年最熱的日子屬火,而庚屬金,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中國古時是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來記錄日子的,庚日是第七天,所以,每年夏至起的第三個庚日開始進入初伏,第四個庚日進入中伏,立秋起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每年的伏天時間不一,大致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2019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初伏十天,從7月12日到7月21日;中伏二十天,從7月22日到8月10日;末伏十天,從8月11日到8月20日。其中,七夕節就在中伏裡度過,雖然滿天星斗,但仍酷暑難耐。
華人之所以重視三伏,是與人的身體健康關係密切。對人體來說,“伏”就是潛伏、隱藏在身體裡的所有病邪,故中國中醫有三伏天“冬病夏治”之說,從肌表、肌脈到內臟,三伏時純陽達到頂峰,天地之間所有隱藏的陰邪之氣現出原形,“Sunny普照,陰霾自散”。其中“三伏灸”、“三伏貼”等中醫方貼,對於今天追求養生健康的人們來說,也依然受到熱捧,古法中醫煥發出來了鮮活的生機。“伏天”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就拿飲茶來說,陝西的涇陽茯磚茶就是伏天發酵而成的。過去涇陽茯茶有“三不制”之說,就是“離開涇陽水制不了、離開涇陽人制不了、離開涇陽氣候制不了”,其中的核心流程就是“三伏天”製茶。從這個意義上說,涇陽茯茶應該叫“伏茶”,乃三伏天製作的茶。改“伏”為“茯”,借的是中藥茯苓的名號及功效。後來又擴而叫“福”,是借增福添壽之吉祥名號。儘管隨著科技的進步,伏天製茶這個環節逐漸被科技所取代,一年皆可製茶,但傳統手工還是脫不開也忘不掉伏天的味道。
“三伏”取代“夏九九”,說明只有實用,才能在民間流傳。
□閻建濱 2019年6月26日《西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