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虎堂
-
2 # 魂舞大漠
印度伸伸手,在南亞一域,使有現役所有飛機,誰都夠得著,套用一句名言,南亞國家離上帝太遠,距離印度太近,印度對幾十年的威風也蠻得意,世上號稱其為南亞霸主嘛,誰見了印度都得喂一口,地域之內是一個典型的大塊頭,擁有不小的能量,可以這樣說,印度不動他國,他國對印度沒有任何覬覦的能力和實力。而對域外國家,對小國沒有地緣戰略需求,對大國作戰,自己又沒有這一能力,買幾架戰略轟炸機,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隱形遠轟如B-2,根本買不來,像圖-22“逆火”這類老舊的中程轟炸機,只買個殼子沒意思,而空射遠端導彈,按照國際相關軍控協議,根本沒有買來的可能性,縱使買回來飛機,也沒有導彈;就是買了導彈,老舊的飛機也不具備突防能力。由此可見,印度購買戰略遠轟,臨時並無任何意義。
印度的遠端兵器,有兩樣,航母和烈火5導彈,航母只為縱橫印度洋,有遠洋的雄心,只是要發展最強的航母,沒有50年功夫,是辦不到的。烈火5晃一晃,只有滿足有了,只具象徵意義,與航母一樣,技術明顯沉舊落伍,除了能擴大一點作為大國的有限影響,要說作戰,實在能力有限。比如其現役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現在淪為有艦無機的尷尬。烈火-5自裝備入役,發射總是敗多成少,打到哪連自己都沒底,奢談作戰,無任何可能性。
只有遠轟亦不成。主要的一點,印度沒有自造的能力,僅靠購買,買不了多少,遠轟屬於國際軍控限制的兵器,中程的沒意思。這便是印度沒有裝備遠轟的原因。遠轟作為大國重器,也是大國製造能力的典型體現,印度不具備製造能力,購買亦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遠轟價格高昂,也不是任何國家能承受得了的,印度雖然心心念念望穿秋水,一是買不來,二是與域外大國鬥法,毫無勝算,既然這麼貴,又沒什麼用,嘆口氣還是算了吧,這點倒是蠻識趣的。
-
3 # 雪峰山43
三哥海空裝備都是做樣子,數量較大,實戰能有三分之一可用恆河水都變清了。空軍戰機基本沒退役一說,不行就摔吧,摔幾架補幾架,如一八年共摔8架,19年初計劃補購8架。今年這數就遠遠不夠了。
回覆列表
作為南亞次大陸軍事實力最好的國家,印度一直認為自己是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有了這樣的大國雄心,印度當然也會追求與“地位”相匹配的武器裝備。但是迄今為止,印度在大國必備的戰略級裝備方面發展緩慢,唯一比較有成就的就是陸基洲際導彈,印度現在的烈火導彈射程已經達到5000公里,勉強可以算半套洲際導彈了,而海基核潛艇殲敵者號則仍然是不溫不火,沒有什麼起色。至於戰略轟炸機,就更是一片空白,連方案都沒有。
印度倒不是不想發展戰略轟炸機,但實在是苦於沒有技術基礎,要知道印度連一款簡單的LCA輕型戰鬥機都造了幾十年,直接從先進開發到過時了,如此薄弱的軍工基礎,實在是支撐不起更多新機型的立項工作。印度的AMCA先進中型戰鬥機計劃現在也還在紙面上,所以就算現在提出戰略轟炸機發展計劃,也還是隻能拿出一個個PPT方案。以印度現在的技術實力,要研發戰略轟炸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當然,在戰略級武器領域,俄羅斯對印度的支援其實也不少,雖然名義上戰略裝備不能賣,但是印度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購買過一批圖142M反潛機,這種反潛機是用圖95戰略轟炸機改裝而成的,印度能夠引進圖142M,也算是對戰略轟炸機有了初步的認知了解。然而印度就是隻會用現成的,而不懂得模仿研製,就連圖142M的維護升級工作,印度也只能推給俄羅斯。而現在圖142M老化,印度就選擇用P8I來替換,絲毫沒有仿造的計劃。
或許正是因為印度如此令人“放心”,所以俄羅斯在2006年的時候乾脆直接賣了3架圖22M3“逆火”轟炸機給印度,“逆火”的戰略威懾能力雖然不及圖160等機型,但是具備突出的超音速突防能力,且巡航距離也可達7000公里,能攜帶大量武器裝備,至少算是中程超音速轟炸機。據說印度還在計劃繼續購買圖22M3,這些轟炸機或許暫時能夠給印度起到撐門面的作用。但是如果印度不認真審視自己的軍工技術基礎的話,那麼印度仍然很難造自己的轟炸機。光靠蘇30MKI掛載一枚布拉莫斯導彈撐場面,實在是難成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