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偷懶的蜜蜂

    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愛迪生 當然,這句話本身並沒有被偷樑換柱,但偏偏每次都漏掉後面那關鍵的一句話:“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大家可以看到,沒有後面的這句話,全句的意義就完全改變了。愛迪生當然是個天才,他也是相信天才的他對天才持一種“有條件的承認”的態度,即天才是最重要的,但天才也需要努力。愛迪生承認努力,但他歸根結底更重視靈感。從來只有這第一句,這等於全面否定靈感的意義 一個天才也許早熟,也許晚熟。問題不在年齡,而在於他有一些他自己的話要說出來,或早或遲非說不可。 博學家一輩子說別人說過的話,天才則能說出自己的話,哪怕一輩子只說出一句,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除非他說不出來的。這是兩者的界限。 天才區別於常人的不是智力,也不是勤奮,而是一種使命感。也許他自己也說不清這使命感究竟是什麼,但是卻始終存在,並且常常出其不意地叮嚀他,折磨他。這是一種責任心,不是對他人,對人類,而是對自己的生命的責任心。 多數人屬於家庭,國家,社會。天才屬於有也與無,最大與最小,自我與永恆。 對天才來說,才能是沉重的包袱,必須把它卸下來,也就是說,把它充分釋放出來。"天才 就是勤奮",但天才的勤奮不是勉為其難的機械的勞作,而是能量的不可遏止的釋放。 天才是最接近自然本來面目的個性。既然自然本身是豐富多彩、充滿矛盾的,那麼,天才怎 麼可能永遠自相一致呢?哲學史上最有創造力的天才,如柏拉圖、康德,恰恰是最自相矛盾 的。二律背反是天才的命運。 天才往往不是那些最聰明的人。如同大自然本身一樣,天才必有他的笨拙之處。 一個有才華有活力的人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找到了歸宿,他永遠在嘗試,在探索。天才之缺乏 自知之明,恰如庸人一樣,不過其性質相反。庸人不知自己之短,天才卻不知自己之長。德 拉克羅瓦在創作他的傳世名畫之時,還在考慮他是否做一個詩人更合適些。 我相信,天才骨子裡都有一點自卑,成功的強者內心深處往往埋著一段屈辱的經歷。 芸芸眾生也有權利活。在這個意義上,人與人是平等的。至於說到歷史,就是另一回事了。 天才與芸芸眾生之間隔著鴻溝。當然,天才的偉大並不需要優越的享受來報償,偉大本身就 已經是他的報酬。 天賦高的人有一種幾乎與生俱來的貴族心理,看不起庸庸碌碌的芸芸眾生。他對群眾的寬容 態度是閱歷和思考的產物。 天才生活在一個觀念和想像的世界裡,儘管在他們看來,這個世界更真實,更根本,但是它確實是脫離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因此,用世俗的眼光看,天才決不可能給人類帶來任何實際的幸福(世俗意義上的幸福始終等同於福利),他們的歡樂只是瘋狂,他們的苦痛也只是自作自受。世人容忍他們的存在,如同對待異禽怪獸一樣給他們撥出一小塊生存空間,便已經是禮遇有加了。天才自己不應當期望有更好的待遇,否則就等於期望自己不是天才。 庸才比天才耐久。庸才是精神作坊裡的工匠,只要體力許可,總能不斷地製作。創造的天才 一旦枯竭,就徹底完了。他沒有一點慰藉,在自己眼裡成了廢物。他也的確是一個廢物了。 創造靠智慧,處世靠常識。有常識而無智慧,謂之平庸。有智慧而無常識,謂之笨拙。庸人 從不涉足智慧的領域,所以不自知其平庸。天才卻不免被拋入常識的領域,所以每暴露其笨 拙。既然兩者只可能在庸人的領土上相遇,那麼,庸人得意,天才潦倒,當然就不足怪了。 天才三境界:入世隨俗,避世隱居,救世獻身。 我總在想,天才在同時代人中必是孤獨的,往往受到冷落和誤解,而在後來的時代中,大多 數人事實上也是不理解他們的。那麼,他們身後的名聲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也許,偉大心智的超時代溝通是一個原因,這種溝通形成了高階文化的歷史繼承渠道。 但問題仍然存在:即使後來的天才理解先前的天才,可是這後來的天才在自己的時代仍然是 孤獨的,他對先前天才的評價卻何以得到人們的公認呢? 也許總有少數幸運的天才,正是透過他們,世人在接受他們的同時也接受了他們所賞識的其 餘不幸的天才。 天才是如何被承認的?幾種假說-- 其一,級差承認:二等才智承認一等才智,三等承認二等,以此類推,至於普通人,使天才 終於在民眾中樹立起了聲譽。當然,僅僅是聲譽,其代價便是誤解的遞增。 其二,連鎖承認:在眾多天才中,某一天才因為種種偶然性的湊合而被承認,於是人們也承 認他所欣賞的一系列天才,這些天才中每人所欣賞的天才,就像滾雪球一樣。 其三,然而,最準確的說法也許是,天才是透過被誤解而得到承認的。世人承認其顯而易見 的智力,同時又以平庸的心智度天才的思想。歸根到底,只有天才才能完全理解天才,庸人 只是起鬨罷了。 天才因其被誤解而成其偉大。這話可有三解:第一,越是獨特的天才,與常人越缺少共同之處,因而越是不被理解和易遭誤解。所以,誤解的程度適見出獨特和偉大的程度。第二,天才之被承認為偉大,必是在遭到普遍的誤解之後,人們接受了用自己的誤解改造過的這天才形象,於是承認其偉大--即承認其合自己的口味。第三,天才的豐富性和神秘性為世世代代的誤解留下了廣闊的餘地,愈是偉大的天才愈是一個謎,愈能激起人們猜測他、從而誤解 他的興趣。偉大與可誤解度成正比。 也許,天才最好的命運是留下了著作,在人類的世代延續中,他的思想不時地在個別人心靈 上引起震顫和共鳴。這就是他的不朽和復活。較壞的是著作失傳,思想湮滅。最壞的是他的 著作成為經典,他的名字成為偶像,他的思想成為教條。 對天才是無法蓋棺論定的。天才在受到崇拜的同時總是遭到誤解和曲解,引起永無止息的爭 論。也許,不能蓋棺論定本身就證明了偉大。 天才的可靠標誌不是成功,而是成功之後的厭倦。 天才是脆弱的,一點病菌、一次車禍、一個流氓就可以致他於死命。 天才未必是強者。性格的強弱決定塵世的命運,天賦的大小決定天國的命運。在某種意義上 ,可以把天才死後享譽看作天國的榮耀。 天才不走運會成為庸人,庸人再走運也成不了天才。 她讀著凡·高的傳記,淚眼洶湧,心想:"如果我在那個時代出生,我一定嫁給凡·高。" 在凡·高活著時,一定也有姑娘想像自己嫁給更早時代的天才,並且被這個念頭感動得掉淚 。而與此同時,凡·高依然找不到一個願意嫁給他的姑娘。 一個青年對我說:"我就是尼采!" 我答道:是嗎?尼采是天才。每個天才都是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你重複了尼采,所以你 不是天才,所以你不是尼采。 天才往往有點瘋,但瘋子不等於是天才。自命天才的人老在這一點上發生誤解。 天才與瘋子,奇人與騙子,均在似是而非之間。 世上有一個天才,就有一千個自命天才的瘋子。有一個奇人,就有一萬個冒充奇人的騙子。 俗人有卑微的幸福,天才有高貴的痛苦,上帝的分配很公平。對此憤憤不平的人,儘管自命 天才,卻比俗人還不如。 自己未曾找到偉大的幸福的人,無權要求別人拒絕平凡的幸福。自己已經找到偉大的幸福的 人,無意要求別人拒絕平凡的幸福。 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脫俗,最高是返璞歸真的平凡。 大魄力,人情味,二者兼備是難得的。 不避平庸豈非也是一種偉大,不拒小情調豈非也是一種大器度? 天賦平常的人能否成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處的具體教育環境,學校能夠培養出也能夠 毀滅掉一箇中等之才。天才卻是不受某個具體教育環境限制的,因為他本質上是自己培育自 己。當然,天才也可能被扼殺,但扼殺他的只能是時代或大的社會環境。摘自《周國平人生暫思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幾百塊的無人機攜帶爆炸物,是否可以形成空中地雷突防防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