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官僚家中。祖父和父親皆為官吏,飽讀詩書,屬社會中產階級。0.6歲,白居易臥在奶媽懷裡,雖不能言,但能識“之”、“無”等字,其母驚為天人。2歲,白居易的爺爺白鍠去世。白鍠是當世有名的文人,“善屬文,尤工五言詩 ”,曾有文集十卷傳世。3歲,白居易母親開始教授他讀書寫字。她要求嚴格,態度和藹可親。白居易回憶母親:“及別駕府君即世,諸子尚幼未京師學;夫人親執詩書,晝夜教導,循循善誘,未嘗以一呵一杖加之。十餘年間,諸子皆以文學仕進,官至清近,實夫人慈訓所致也 。”5歲,白居易開始寫詩。8歲,白居易懂詩詞聲韻。白居易父親白季庚升官至彭城縣縣令。9歲,白居易父親因堅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別駕。但因徐州戰亂,家人遷往宿州符離,躲避戰亂。白居易在符離讀書用功,口生出了瘡,手磨出了繭,眼睛近視,頭髮全白。11歲,為躲避戰亂,白居易被父親送往江、浙一帶。江浙因有韋應物、房孺復,呈現一派繁華富庶景象。湖光水色、精巧建築,白居易邊欣賞美景,邊思鄉。大概白大詩人的靈性便是在此時培養的:江海漂漂共旅遊,一樽相勸散窮愁。深夜醒後愁還在,雨滴梧桐山館秋。白季庚為官清正,生活拮据。白居易在外漂泊,一直思戀著自己的故鄉與親人,加上兵亂頻仍,交通不便,經濟拮据,所以返鄉之願難遂。16歲,白居易抵達長安,考科舉,求功名,實現“兼濟天下”的抱負。長安城大街小巷,縱橫交錯;樓閣殿堂,星羅棋佈;房舍屋宇,鱗次櫛比;紅男綠女,人山人海。白居易手持《賦得古原草送別》拜見宰相的摯友顧況。才高氣傲又欣賞才華的顧況看到白居易的名字,調侃,“長安米貴,居大不易 。”想在帝都活下去,豈是容易之事?但當他讀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大為讚賞,隨即改口說:“有才如此,居亦易矣 !”有這樣的才華,長安戶口和房子都沒問題!17歲,白居易在長安揚名。他寫《詠王昭君》詩二首,在長安城被爭相傳抄。那年夏天,長安天氣酷熱難忍,冰塊(空調)極貴,可是白居易需要冰塊,卻可以用筐裝取,分文不收,長安人非常喜愛這位少年詩人。18歲,白居易讀書累倒,生場大病。父親因收入菲薄,斷絕白居易在京城開支。白居易在長安漂泊不易,決定考取功名,進入仕途奮鬥。25歲,白居易父親去世。因為官清正,死後與錢不足將其屍體運回河南老家安葬。白居易回家,一邊守孝,一邊複習功課。在此期間,認識鄰居農家女兒湘靈,這是他的初戀,而且是一生最珍貴的戀愛。因門第不對,他們無法結婚。兩人曾構築美好的未來 :“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願作深山林,樹枝連理生 。”白居易曾寫《花下自勸酒》:酒盞酌來須滿滿,花枝看即落紛紛。莫言三十是年少,百歲三分已一分。這段感情是他一生的痛,長恨歌裡的恨實為他與湘靈之恨: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29歲,白居易中進士。《唐摭言 》中記載白居易詩句:“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在準備科舉考試過程中,他遇見了一生知己好基友元稹。兩人經常分享思想、政治觀點、人生理想,但更多的是女人。34歲,白居易任西安周至縣尉。他與好友一起遊玩,酒席之間,談及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遂命筆墨伺候,一氣呵成,千古名篇《長恨歌》,確立了他在文學史的地位: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官僚家中。祖父和父親皆為官吏,飽讀詩書,屬社會中產階級。0.6歲,白居易臥在奶媽懷裡,雖不能言,但能識“之”、“無”等字,其母驚為天人。2歲,白居易的爺爺白鍠去世。白鍠是當世有名的文人,“善屬文,尤工五言詩 ”,曾有文集十卷傳世。3歲,白居易母親開始教授他讀書寫字。她要求嚴格,態度和藹可親。白居易回憶母親:“及別駕府君即世,諸子尚幼未京師學;夫人親執詩書,晝夜教導,循循善誘,未嘗以一呵一杖加之。十餘年間,諸子皆以文學仕進,官至清近,實夫人慈訓所致也 。”5歲,白居易開始寫詩。8歲,白居易懂詩詞聲韻。白居易父親白季庚升官至彭城縣縣令。9歲,白居易父親因堅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別駕。但因徐州戰亂,家人遷往宿州符離,躲避戰亂。白居易在符離讀書用功,口生出了瘡,手磨出了繭,眼睛近視,頭髮全白。11歲,為躲避戰亂,白居易被父親送往江、浙一帶。江浙因有韋應物、房孺復,呈現一派繁華富庶景象。湖光水色、精巧建築,白居易邊欣賞美景,邊思鄉。大概白大詩人的靈性便是在此時培養的:江海漂漂共旅遊,一樽相勸散窮愁。深夜醒後愁還在,雨滴梧桐山館秋。白季庚為官清正,生活拮据。白居易在外漂泊,一直思戀著自己的故鄉與親人,加上兵亂頻仍,交通不便,經濟拮据,所以返鄉之願難遂。16歲,白居易抵達長安,考科舉,求功名,實現“兼濟天下”的抱負。長安城大街小巷,縱橫交錯;樓閣殿堂,星羅棋佈;房舍屋宇,鱗次櫛比;紅男綠女,人山人海。白居易手持《賦得古原草送別》拜見宰相的摯友顧況。才高氣傲又欣賞才華的顧況看到白居易的名字,調侃,“長安米貴,居大不易 。”想在帝都活下去,豈是容易之事?但當他讀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大為讚賞,隨即改口說:“有才如此,居亦易矣 !”有這樣的才華,長安戶口和房子都沒問題!17歲,白居易在長安揚名。他寫《詠王昭君》詩二首,在長安城被爭相傳抄。那年夏天,長安天氣酷熱難忍,冰塊(空調)極貴,可是白居易需要冰塊,卻可以用筐裝取,分文不收,長安人非常喜愛這位少年詩人。18歲,白居易讀書累倒,生場大病。父親因收入菲薄,斷絕白居易在京城開支。白居易在長安漂泊不易,決定考取功名,進入仕途奮鬥。25歲,白居易父親去世。因為官清正,死後與錢不足將其屍體運回河南老家安葬。白居易回家,一邊守孝,一邊複習功課。在此期間,認識鄰居農家女兒湘靈,這是他的初戀,而且是一生最珍貴的戀愛。因門第不對,他們無法結婚。兩人曾構築美好的未來 :“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願作深山林,樹枝連理生 。”白居易曾寫《花下自勸酒》:酒盞酌來須滿滿,花枝看即落紛紛。莫言三十是年少,百歲三分已一分。這段感情是他一生的痛,長恨歌裡的恨實為他與湘靈之恨: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29歲,白居易中進士。《唐摭言 》中記載白居易詩句:“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在準備科舉考試過程中,他遇見了一生知己好基友元稹。兩人經常分享思想、政治觀點、人生理想,但更多的是女人。34歲,白居易任西安周至縣尉。他與好友一起遊玩,酒席之間,談及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遂命筆墨伺候,一氣呵成,千古名篇《長恨歌》,確立了他在文學史的地位: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當的縣尉,見月領糧食,一月三十石,合一天一石。你給的唐朝一石的重量有出入,不是53千克,而是120斤左右。平均一天一百多斤,白居易一家再加上僕役也吃不完,所以他才說“歲晏有餘糧”。35歲,白居易授翰林學士。36歲,白居易任左拾遺。與朋友之妹楊氏結婚。夫人雖不識字,但賢淑、美麗、端莊。新婚之後,白居易雖無法忘卻湘靈,但二人和睦。後,兩人生四個女兒及一個兒子,只有一個女兒長大成人,其餘皆夭折。因忠於職守、盡職盡責、頻繁上書,但此時的皇帝不是唐太宗,而白居易卻將自己當魏徵,多次當面指責皇帝錯誤。唐憲宗李絳不滿:“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無禮於朕,朕實難奈。”43歲,當朝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武元衡是狀元郎、唐朝第一美男,官二代,是集才華、家世、美貌於一身的宰相。白居易雖與他是情敵(白居易、元稹、武元衡同時愛上女詩人薛濤),但更是好友。白居易上表查詢兇手,得罪藩鎮割據勢力,遂以白居易不孝為名,貶出朝中。至此,白居易的人生分為兩部分。年輕時候的白居易才華橫溢、忠心為國、耿言善諫,而中年之後的白居易風流享樂、八面玲瓏、務實貪利。44歲,白居易被貶江州,遇琵琶女,聽聞琵琶聲,作《琵琶行》。此時,白居易夫人楊氏大概是不高興的。楊氏出身官宦之間,與白居易住在長安城的永昌坊,皇宮近在咫尺,家中高朋滿座。45歲,白居易抑鬱不得志,經常拿出湘靈送其繡花鞋日曬,恐其發黴,為湘靈寫多首思念詩篇。48歲,白居易被召回朝中。此時的白居易已經性情大變,不再耿直較真,而是知進退,不再得罪任何人,虛虛實實應付官場,流連風月場所,為家人賺到不少錢財,及時享樂。50歲,白居易任職杭州刺史,開始研究水利工程。見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決杭州人飲水問題。又見西湖淤塞農田乾旱,因此修堤蓄積湖水,以利灌溉,舒緩旱災所造成的危害。並作《錢塘湖石記》,將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與注意事項,刻石置於湖邊,供後人知曉,對後來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響。離任前,白居易將一筆官俸留在州庫之中作為基金,以供後來治理杭州的官員公務上的週轉,事後再補回原數。黃巢起義,該基金不知所往。白居易身上有儒家的“兼濟天下”之抱負,有個性,其理想主義不適合皇城政治,但做地方官,恰好能實現他的理想。大文人做地方官,個個出色。他哼著《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把樊素、小蠻收入後花園,有學者雲,白居易的後花園編制多達百人,這些鶯鶯燕燕各個通音律、能歌舞、會寫詩、擅女工。白居易的歌妓身兼演員、丫鬟、侍妾於一身。得意之作《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此時的白居易春風得意。53歲,白居易回京,偶遇終身未嫁的湘靈,這段感情才畫上句號。55歲,白居易任秘書監,成為三品大員。期間與元稹喝花酒,穿梭在妓院中,經常夜不歸家。58歲,白居易任河南尹。地位僅次於宰相。白居易曾感嘆,一同做翰林學士的六個人,五個人都做了宰相,只有白居易一人沒有做到宰相。59歲,好基友兼情敵元稹去世,他為其寫墓誌銘。元家給白居易潤筆六十七萬錢,白居易全部施予洛陽香山寺。61歲,白居易任太子賓客分司。之後,白居易便沒有離開洛陽,擔任太子少傅。74歲,白居易逝世。白居易的一生是有生機的一生。宦海沉浮,情海浮生;少年喪父母,中年失子女;年輕時,因耿直得罪權貴;年老時,因圓滑安享晚年。他沒有杜甫聖人般的完美,卻保全自己;他沒有李白的飄逸靈秀,卻為杭州和洛陽百姓做了實事。他雖花天酒地,卻也重感情;他少年知進取,晚年知退隱。他一生經歷八個皇帝: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八個皇帝。他自幼好學,擅長工文,累登進士、拔萃、制策三科。在黑暗的官場中,他不為權貴所屈,不受黨爭之累,始終保持了自己的清白。他在“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之間不斷切換。“人言世事何時了,我是人間事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