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最暖的懷抱
-
2 # DK體育文學
魯能青訓其實還是一如既往的造血能力出色,只是說魯能年輕球員在一線隊表現機會太少,而且培養機制也有所改變,所以給人一種魯能青訓變差的即視感。
很多人都知道,魯能青訓號稱中國的拉瑪西亞,在這裡出來了一批又一批的球員。像是韋世豪、唐詩等青年一代,也有鄧小飛、王永珀這樣的老一代,可以說魯能青訓遍佈著中超各個角落。而這樣一個給中超提供如此強大陣容的魯能青訓近幾年卻少有人才冒出,而梯隊成績魯能也是下降了不止一點點,這也讓很多球迷擔心魯能青訓是否水準下降了。
但其實不然,魯能青訓作為一個組建時間20年的老牌足球學校,他們擁有很超前的青訓計劃。可能從去年開始,魯能梯隊成績突然沒有了說服力,但是這也是魯能青訓目標的改變,起初魯能很重視青年梯隊比賽成績,但是從去年開始,魯能開始解散梯隊,u19更是全面外租練級,能出國的也絕對不留在國內,這也導致魯能u19梯隊人才都已經在外踢職業聯賽了,成績逐漸不達標也實屬正常。
而去年魯能預備隊成績依然出色,而組建成這支預備隊的也都是魯能青年隊成員。而預備隊比賽也給很多沒有之前沒參與過一線隊比賽的球員有了更多接近一線隊機會。而新賽季像是段劉愚、劉超陽、田鑫等年輕球員都在一線隊謀得了出場機會,這也是魯能逐漸提拔新人的一個過程。可能看著魯能青訓的青年才俊越來越少了,但是放眼中甲中乙和國外依然遍佈著魯能足校的身影。所以說魯能青訓實力下降了只是表象,其實是換了新的思路依然在支援著中國足球。
還有很多人說如今國奧已經逐漸失去了魯能青訓的身影,這也是魯能青訓下降的一個訊號。沒錯,看著希丁克的選擇名單裡,魯能在國奧這一批球員中似乎出現了斷檔的問題。而出現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也是和魯能此前青訓戰略發生改變,球員流失有著很大關係。所以說國奧沒有魯能球員的身影只是暫時的,未來中國各級梯隊還是需要魯能這一批球員作為班底。
如今大家推崇著上港、申花年輕一輩的實力,但永遠無法忽視的魯能青訓依然是未來中國足球最依仗的一股力量。再有個幾年,魯能青訓這一批球員練級歸來,屆時魯能一定會在中超颳起一番青春風暴的!
-
3 # 武侯的中場線
足球的青訓就跟種莊稼一樣,收成的好壞除了依仗勞作者的耕種經驗和勤奮度之外,很大程度上也要看天吃飯,世界上任何一家青訓機構都不能保證每年都產出高素質足球人才,即使把這個週期擴充套件到2-3年都是不太現實的事情,強如拉瑪西亞在經歷了2000-2005高頻產出哈維、伊涅斯塔、皮克、法佈雷加斯、梅西等世界級球星的瘋狂階段之後,這些年也遭遇了人才斷檔,何況是還稱不上“世界級青訓機構”的魯能足校,遭遇1997年齡段左右的“人才荒年”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不是說魯能青訓不行,是國內在97年齡段上的整體儲備都出現了斷檔的情況,據傳聞,曾有國內知名記者試圖給97年齡段的國奧隊排過陣容,最後驚訝的發現,參照國內97年齡段的人才庫資料,根本都摳不出一個25人的大名單來,目前還能出現在大眾視野裡的寥寥幾位幾個97年段球員,還是因為當年韋迪“留葡計劃”給中國足球所留下的餘糧。
更誅心的是,韋迪當年頒佈留葡計劃,遭到了幾乎所有俱樂部和地方足協的抵制,上報的名單陰奉陽違,名義上是隊內的年輕佼佼者,其實都是短期內排不上用場的二至三檔球員,真正的好苗子,俱樂部和地方足協都雪藏的嚴嚴實實。
因此在這支希丁克帶領的國奧隊裡,很多球員都是99年,甚至00後的跳級球員,像張玉寧和林良銘這樣的正統97球員,幾乎屬鳳毛麟角。
當然咯,魯能目前遭遇的人才斷檔窘境,除了與國內人才儲備的大環境有關,也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首先,隨著國內對足球的日益重視,青訓機構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恆大足校、蘇寧青訓,根寶崇明基地等日益響亮的招牌,面對眾多強大的競爭對手,魯能的生源不可能再像以前那麼充沛,那麼優質。
比如,之前89-91年齡段最好的苗子都被徐根寶收集在了崇明島,99-00年齡段,目前看來最好的苗子基本都在申花,而晚一點的02-03年齡段球員,據傳聞集中在恆大足校,魯能間歇性人才斷檔的情況,以後只會發生的更為頻繁。
其次,魯能在球隊建設思路上有所改變,之前的魯能在年輕球員的使用上大膽而堅定,但近7-8年,隨著中超聯賽競爭的日趨白熱化,迫於成績的壓力,魯能不再對自家的青訓出品抱持足夠耐心,而是轉為依賴短期內更容易也更有可能出成績的高價引進模式,大量出自魯能足校的年輕球員,得不到任何出場機會,或是選擇出走,或是在預備隊消磨青春。
關於這一點,我倒覺得沒太大必要去苛責魯能,畢竟放眼全世界,曾經以青訓著名的巴塞羅那也早就放棄了以拉瑪西亞青訓球員為球隊核心的建隊思路,而另一隻西甲勁旅畢爾巴鄂競技也在2017年宣佈放棄堅持了105年的球隊只招“巴斯克地區球員”的優良傳統,轉而大批次引進外來球員。不得不感嘆,形勢總是比人強。
最後,我想說的是,魯能的青訓一直都做得非常好,但不知道說是運氣原因也好,青訓思路的原因也好,還是球員選材的原因也好,創立於1999年曆經二十年崢嶸,為甲A和中超輸送了大批次優秀人才的魯能足校,卻至今沒有出過一位國內頂級球星,這一點或許才是魯能青訓真正值得反思的地方。
回覆列表
前一段時間,魯能青訓成為了一個小熱點。先是國奧隊集訓名單中沒有魯能青訓的球員,讓很多人開始質疑魯能青訓,認為魯能在青訓上投入不少,足球學校還是魯能的一塊金字招牌,後來國奧隊卻無一人出身魯能青訓,魯能青訓不是徒有虛名麼?
之後是李霄鵬對年輕球員的謹慎使用,又引來了一些非議。一種觀點是“國奧無人論”的延伸,認為魯能青訓這麼有名,到頭來一線隊的U23球員卻沒有自家球員的影子,魯能青訓還是徒有虛名;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是李霄鵬水平太低,只能依賴老隊員打比賽,阻礙年輕球員獲得鍛鍊機會。
這些觀點都很極端。“國奧、一線隊無人”與“李霄鵬阻礙”這兩大類觀點看似對立,其實是同出一脈,只要把其中一個表象說通,另一種觀點則不攻自破。首先,從魯能足校成立開始,魯能青訓球員便一直是國字號梯隊的常客甚至是主力框架,你不去盤點以前魯能足校為國字號球隊貢獻了多少球員,反而抓著一次“史無前例”緊緊不放,只能說你這動機有問題,很可能是“為黑而黑”。
魯能就是這樣,97年齡段就是個“小年”,沒多少好苗子,郭田雨、段劉愚、趙劍非等人都是99年之後出生的球員,而且這些人都是進攻選手,不是國奧急缺的後場球員,沒入選又有什麼說不過去的?其實不只魯能如此,整個中國足球的97年齡段都是個“小年”,曾有專業記者使出洪荒之力,都沒給國奧隊在97年齡段球員裡攢出個25人的大名單出來,現在這批國奧球員,很多還得感謝當年韋迪推出“留葡計劃”給中國足球留了點兒被荒糧。所以你現在質疑魯能青訓,還不如去翻一翻當年把中國足球環境搞亂,導致註冊球員出現斷崖式下跌的罪魁禍首。
好苗子都在99年齡段,這批剛滿20歲的球員在聯賽裡比U23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指望他們在聯賽裡幫助球隊保持競爭力並不現實。再來看看幾個主要對手,恆大、上港都是4人入選國奧,倆隊都不受U23政策影響,國安只有郭全博入選,但剩餘的兩個上場名額裡,人家還有個張玉寧本就能打首發。
而魯能只有壓哨簽下的黃聰能抵消一個上場名額,剩下的兩個名額只能透過U21球員來解決。也就是說,你只能用U21球員去跟人家的U23對抗,甚至還得面對全主力,這種競爭形勢裡,李霄鵬謹慎使用U21球員完全是正常操作。想達到某些球迷口中的“給年輕球員機會”,除非豁出去不管名次,甘心球隊在積分榜中下游徘徊。恕我直言,如果本賽季魯能因為鍛鍊新人而淪落到這種地步,那麼喊著“李霄鵬下課”的,基本也就是現在喊著“給年輕球員機會”的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