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98895345900

    威爾森氏症(Wilson’s Disease)為一項身體化學異常造成肝及腦中堆積有毒濃度的銅,然而,對於一般人,少量的銅為身體所必須;患者的肝無法正常代謝飲食中過多的銅,此症若無適當治療,通常會在三十歲以前死亡。

    威爾森氏症患者主要為體染色體第13號染色體上帶有一組特殊異常隱性基因(已知為ATP7B),故此症並非性聯遺傳,即男女發生比例相當;僅具單一異常基因者稱為帶原者,世上每九十人便有一人為威爾森氏症之異常基因帶原者,由於為隱性基因,通常帶原者並不會發病,不過,會有輕微銅代謝異常症狀,當他與另一帶原者結婚,其後代便有四分之一的機會發展威爾森氏症,全球每三萬人中會有一人出生時便有此症,因此目前全球約有二十萬人患有威爾森氏症。

    大部分的威爾森氏症最初都是由於自然基因突變所造成,目前已鑑定出的突變有三十幾種,而此突變基因則一代代地傳下去。

    雖然威爾森氏症為一項遺傳性疾病,但是通常會潛伏直到成人才被發現,在此潛伏期,過多的銅首先會堆積於肝中,最後經血液攜至腦部,因而造成嚴重神經或精神異常,且眼睛會形成金黃色Kayser-Fleischer環;約有40%患者的最初症狀為輕微疾病通常會被誤診為肝炎,而在某些病患中,最初的肝炎症狀會突然變得嚴重進而在短時間內造成死亡;可能的嚴重神經症狀為顫抖或頭部、舌頭、手臂、手或腿部僵硬,亦可能出現人格改變、不適當行徑及嚴重情緒異常。

    目前尚無針對威爾森氏症之異常基因篩選測試,最正確的篩選測試為24小時尿液銅測試;血漿銅藍蛋白(ceruloplasmin)測試亦有所助益,血漿銅藍蛋白為血液中含有銅的蛋白質,然而有5-10%患者的血漿銅藍蛋白正常;特殊的眼部檢驗為檢查是否有Kayser-Fleischer環,但此症狀並非絕對存在;通常無症狀的親戚亦應在5及15歲時接受尿液測試;通常於兩歲時便可篩檢到低血漿銅藍蛋白及異常肝功能現象。

    病因:帕金森病,又名震顫麻痺,是男性老人易患 的神經科疾病。

    目前認為該病發生是因為腦基底節等部位缺少一種多巴胺物質,多巴胺減少後,乙醯膽鹼相對增多,功能過強,就造成四肢收縮與放鬆關節的肌肉不協調,手腳不靈活, 動作不協調。

    臨床表現:帕金森氏病是一種緩慢進展性疾病,開始時症狀不明顯,以後症狀漸加重,一般先表現為一側肢體不靈活,以後再波及另一側。自覺手腳發硬,並伴有肢體抖動。患者面部肌肉僵硬,口水常難以下嚥,以致經常流涎。說話聲細,言語不清。

    發病機理:帕金森病患者的病變不在於他顫動的手、腳,而在於腦幹中的黑質及其上行的黑質紋狀體通路。

    診斷:帕金森病的診斷應去神經專科門診, 除外其它神經科疾病引起的“帕金氏綜合徵”。

    治療:目前治療帕金森氏病的藥物主要有兩類,一類為抗乙醯膽鹼藥, 常用安坦,一類為補充多巴胺,常用為左旋多巴。

    目前多數專家不主張急於用藥,宜在醫生指導下有計劃用藥。患有青光眼的老年病人禁用安坦。用藥恰當者,病人症狀可有明顯改善;如果治療不佳,病情漸進性加重。由於整個機體的狀況日益衰弱,多死於感染,呼吸迴圈衰竭等合併症。

    環境因素可能是引發帕金森氏病的主因

    新華社訊息 美國科學家最近提出,帕金森氏病大多是由環境造成,而非由遺傳因素引起。這一結論尚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帕金森氏病是一種大腦能力衰退的疾病,多發於50歲以上的老人中,一些著名人物如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拳王阿里等都是帕金森氏病患者。近年來的研究發現,某些基因缺損會引起帕金森氏病,這使科學家猜測,環境因素可能是引發該病的主因。美國帕金森氏病研究所對2萬對孿生子進行了調查,這些人都是二戰時期的老兵。其中有些孿生兄弟的基因特徵完全相同,有些兄弟則並無特別相似之處。結果發現,帕金森氏病的遺傳特性僅在罕見的病例中有所表現,而對於常見的帕金森氏病病例,基因特徵相同的孿生子,在發病率上與基因特徵不同的孿生子並無明顯差別。研究人員認為,環境因素——主要是除草劑、殺蟲劑等化學物質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可能是引起帕金森氏病的主要原因。

    帕金森病的起病是緩慢的,最初的症狀往往不被人所注意。但出現以下症狀時,臨床上就基本可以診斷為帕金森病了。靜止性震顫:震顫往往是發病最早期的表現,通常從某一側上肢遠端開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為主,表現為手指象在搓丸子或數鈔票一樣的運動。然後逐漸擴充套件到同側下肢和對側肢體,晚期可波及下頜、唇、舌和頭部。在發病早期,患者並不太在意震顫,往往是手指或肢體處於某一特殊體位的時候出現,當變換一下姿勢時消失。以後發展為僅於肢體靜止時出現,例如在看電視時或者和別人談話時,肢體突然出現不自主的顫抖,變換位置或運動時顫抖減輕或停止,所以稱為靜止性震顫,這是帕金森病震顫的最主要的特徵。 震顫在病人情緒激動或精神緊張時加劇,睡眠中可完全消失。震顫的另一個特點是其節律性,震動的頻率是每秒鐘4-7次。這個特徵也可以幫助我們區別其它的疾病,如因舞蹈病、小腦疾患、還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引起的疾病。

    肌肉僵直:帕金森病患者的肢體和軀體通常都失去了柔軟性,變得很僵硬。病變的早期多自一側肢體開始。初期感到某一肢運動不靈活,有僵硬感,並逐漸加重,出現運動遲緩、甚至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動作都有困難。如果拿起患者的胳膊或腿,幫助他活動關節,你會明顯感到他的肢體僵硬,活動其關節很困難,象在來回折一根鉛管一樣。如果患肢同時有震顫,則有斷續的停頓感,就象兩個咬合的齒輪轉動時的感覺。

    運動遲緩:在早期,由於上臂肌肉和手指肌的強直,病人的上肢往往不能作精細的動作,如解繫鞋帶、扣紐扣等動作變得比以前緩慢許多,或者根本不能順利完成。寫字也逐漸變得困難,筆跡彎曲,越寫越小,這在醫學上稱為“小寫症”。面部肌肉運動減少,病人很少眨眼睛,雙眼轉動也減少,表情呆板,好象戴了一副面具似的,醫學上稱為“面具臉”。行走時起步困難,一旦開步,身體前傾,重心前移,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時停步,即 “慌張步態”。行進中,患側上肢的協同擺動減少以至消失;轉身困難,要用連續數個小碎步才能轉身。因口、舌、鄂及咽部肌肉的運動障礙,病人不能自然嚥下唾液,導致大量流涎。言語減少,語音也低沉、單調。嚴重時可導致進食飲水嗆咳。病情晚期,病人坐下後不能自行站立,臥床後不能自行翻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特殊姿勢:儘管患者全身肌肉均可受累,肌張力增高,但靜止時屈肌張力較伸肌高,故病人出現特殊姿勢:頭前傾、軀幹略屈、上臂內收、肘關節彎曲、腕略伸、指掌關節彎曲而指間關節伸直,拇指對掌,髖及膝關節輕度彎曲。

    其他:可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現象,如唾液和皮脂腺分泌增多,汗分泌增多或減少,大、小便排洩困難和直立性低血壓。少數病人可合併痴呆或抑鬱等精神症狀。

    如何才能確診帕金森病?對一個具有帕金森病典型症狀的患者來講,診斷是不困難的。如果一個人有了靜止性震顫、僵直和運動遲緩中的任何兩個症狀,同時排除了其他帕金森綜合徵的臨床症狀,服用左旋多巴製劑後症狀改善明顯,在臨床上可以診斷為帕金森病。但要真正診斷帕金森病需要腦組織的病理診斷,在腦組織的切片中能找到帕金森病的特異性病理指標 — 路易氏體(Louy body,見右圖),遺憾的是這在患者術前無法做到。

    現在還沒有一種儀器或化驗檢查可以診斷帕金森病,在臨床上醫生讓患者進行的一些檢查,如腦的CT掃描或者核磁共振成像,主要是為了排除其他一些能導致帕金森病綜合徵的疾病。

    花(^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滿分100的話《紅海行動》你給打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