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1467-1590年)是日本中古社會的一個重要轉型時期,從戰國時代開始,日本開始與歐洲進行貿易,從歐洲傳入的火繩槍、天主教等事物也顯著改變了日本的社會面貌。雖然在此期間幕府權威衰落、地方大名混戰不休,但也留下了諸多傳奇故事,而“戰國三英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的名號也深為國內的歷史愛好者所熟知。隨著《戰國無雙》、《真田丸》等遊戲影視作品的傳播,戰國時代也成為日本知名度最高的歷史時期。因此,對普通曆史愛好者來說,瞭解日本戰國曆史的渠道可謂是多種多樣。
瞭解日本戰國史的最佳方式是掌握外語、直接閱讀日文材料,因為國內對日本戰國史類著作的翻譯數量仍然有限,而國內作者的戰國史讀物質量也良莠不齊,容易使讀者產生對這段歷史的錯誤認知。作為戰國史愛好者之一,筆者簡單推薦一下了解日本戰國史的一些渠道吧。
非學術渠道:如果你不懂日語、只希望淺嘗輒止的話,那麼透過遊戲、電影、紀錄片、電視劇、小說等途徑就足以讓你對這段歷史有所瞭解。與此相關的遊戲包括《太閣立志傳》、《信長之野望》、《戰國無雙》、《戰國basara》等,其中前兩作較為遵循史實,後兩作比較強調遊戲性、以割草為主;以戰國為題材的電影則包括黑澤明的《影武者》、角川春樹的《天與地》、田中光敏的《火天之城》等;紀錄片的話,日本有幾大系列“轉動歷史的時刻”、“歷史秘話”、“英雄們的抉擇”都會有涉及戰國曆史的內容,國內也有字幕組做了一些紀錄片的翻譯;電視劇的話,諸如《秀吉》、《真田丸》這樣的大河劇也是不錯的渠道。
學術渠道:如果透過遊戲、影視作品等已經對戰國史產生興趣、並打算深入研究的話,那麼可以考慮閱讀一些原始史料和學術著作。原始史料主要包括:太田牛一《信長公記》、小瀬甫庵《信長記》、大久保忠教《三河物語》等等,但這些史料尚未漢譯、只有透過學習日語才能閱讀。江戶時代成書的賴山陽《日本外史》由於以漢文書寫,對於不懂日文的讀者來說是較好的選擇(當然文言文讀起來也不算容易)。
研究著作部分,國內學界目前尚無日本戰國時代的專門作品、但可以閱讀一些日本通史進行了解,比如南開大學出版社的《日本史》、崑崙出版社的《日本中世史》、上海社科院的《日本通史》、坂本太郎《日本史》等著作中都有戰國曆史的相關敘述。日文著作就更多了,在這兒就暫時不推薦了。
日本戰國時代(1467-1590年)是日本中古社會的一個重要轉型時期,從戰國時代開始,日本開始與歐洲進行貿易,從歐洲傳入的火繩槍、天主教等事物也顯著改變了日本的社會面貌。雖然在此期間幕府權威衰落、地方大名混戰不休,但也留下了諸多傳奇故事,而“戰國三英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的名號也深為國內的歷史愛好者所熟知。隨著《戰國無雙》、《真田丸》等遊戲影視作品的傳播,戰國時代也成為日本知名度最高的歷史時期。因此,對普通曆史愛好者來說,瞭解日本戰國曆史的渠道可謂是多種多樣。
瞭解日本戰國史的最佳方式是掌握外語、直接閱讀日文材料,因為國內對日本戰國史類著作的翻譯數量仍然有限,而國內作者的戰國史讀物質量也良莠不齊,容易使讀者產生對這段歷史的錯誤認知。作為戰國史愛好者之一,筆者簡單推薦一下了解日本戰國史的一些渠道吧。
非學術渠道:如果你不懂日語、只希望淺嘗輒止的話,那麼透過遊戲、電影、紀錄片、電視劇、小說等途徑就足以讓你對這段歷史有所瞭解。與此相關的遊戲包括《太閣立志傳》、《信長之野望》、《戰國無雙》、《戰國basara》等,其中前兩作較為遵循史實,後兩作比較強調遊戲性、以割草為主;以戰國為題材的電影則包括黑澤明的《影武者》、角川春樹的《天與地》、田中光敏的《火天之城》等;紀錄片的話,日本有幾大系列“轉動歷史的時刻”、“歷史秘話”、“英雄們的抉擇”都會有涉及戰國曆史的內容,國內也有字幕組做了一些紀錄片的翻譯;電視劇的話,諸如《秀吉》、《真田丸》這樣的大河劇也是不錯的渠道。
學術渠道:如果透過遊戲、影視作品等已經對戰國史產生興趣、並打算深入研究的話,那麼可以考慮閱讀一些原始史料和學術著作。原始史料主要包括:太田牛一《信長公記》、小瀬甫庵《信長記》、大久保忠教《三河物語》等等,但這些史料尚未漢譯、只有透過學習日語才能閱讀。江戶時代成書的賴山陽《日本外史》由於以漢文書寫,對於不懂日文的讀者來說是較好的選擇(當然文言文讀起來也不算容易)。
研究著作部分,國內學界目前尚無日本戰國時代的專門作品、但可以閱讀一些日本通史進行了解,比如南開大學出版社的《日本史》、崑崙出版社的《日本中世史》、上海社科院的《日本通史》、坂本太郎《日本史》等著作中都有戰國曆史的相關敘述。日文著作就更多了,在這兒就暫時不推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