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京楹庭律師事務所

    被徵地農民起訴要求支付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放棄統一安置後應得的安置補助費的,法院應當立案受理並予以支援。對於土地補償費,比較特殊,因為法律規定屬於農村集體所有,所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透過自治決定該專案是作為集體的留存收益以備他用,還是分配給村民。對於該專案的具體分配方案,法律是未作具體規定的,而是留在了村民自治民主表決的範疇。

  • 2 #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其中,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費的補償費是直接補償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但是,土地補償費根據其土地所有權屬歸屬於集體,而導致土地補償費應直接補償給村委會。

    所以說,在總的徵收補償費用中,村集體是可以分配到土地補償費這一部分補償費用的。農民,可以根據種植的青苗或者宅基地上的房屋,是能分到農民手裡的。

    而對於村集體分配到的土地補償費,是有一定比例的,而且這部分比例並不會太多,並不能佔據徵地補償費的所有比例。如果被徵地農民一點補償的錢都沒有分到,那徵收方或者是村集體肯定會涉嫌違法。

    總的來說,村上確實需要一筆資金用於村集體公共建設或其他公益用途,比如修建學校、建身裝置、村辦企業等等。這也是不得不考慮進去的客觀情況,但必須在法律框架內進行。比如上文提到的,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就不能截留,且安置補助費要專款專用,不能挪作他用。

    村集體分配的土地補償費,從全國的總體趨勢上來看,村委會能拿的土地補償費最多也就20%-30%。當然,這只是一個參考數,具體的則還是要看當地的補償政策。

    所以,被徵地農民是應該有大部分的徵地補償款項的。但在實踐中,確實有很多村委會和徵收方聯合牟利,或者村集體侵佔、挪用、截留徵地拆遷補償款的違法現象。面對這樣的情況,被徵地農民一定要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3 # s超越平凡

    農村土地屬於集體土地,徵地款要看所徵地塊是否有土地管理權及使用者權,如果滿足條件,土地證收是應該補償給農民作物補償及按照當地政府制定每畝多少錢補償給管理者及使用者,村裡面大隊管轄的土地也屬集體所有,一般是由村委會管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胖瘦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