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螞蟻獨白
-
2 # 使用者7783415612966
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
引申為“愛人”(包含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是一種道德觀念.在《論語》中,孔子對“仁”的解釋.儘管有許多不同,但“仁”的基本內容還是很明確的,這就是“愛人”.孔子極力鼓勵人們“為仁”。仁”是孔子所倡導的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論語》中計有109次談到“仁”,其核心,孔子認為是“孝悌”之道,所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是對內,在自己家裡.對外呢?那就是要“愛人”.怎樣才能做到“孝悌”“愛人”?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要換位思考.這就需要加強自身修養,要“克己復禮”,要具備“恭,寬,信,敏,惠”等好的品質,同時為人處事還要小心謹慎,待人以誠,要能夠“成人之美”.孔子與其弟子多次談到“仁”,卻從未給“仁”一個明確的定義,而只是針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談論“仁”的不同方面.正是這種不同角度的論述,表明“仁”的博大與內涵豐富.“仁”這樣一種偉大的精神、一種崇高而理想的人生境界。
據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統計,在《論語》中,提及“仁”的地方共109次。可以說,“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理想的人格境界。
顏淵曾問孔子怎樣才能做到“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意思就是說,透過自己約束自己的慾望以達到禮的要求就是仁。顏淵繼而問到求仁的具體途徑,孔子答到:“非禮勿聽,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同上)。以上的對話表明,在孔子看來,“仁”是離不開“禮”的,“禮”是求“仁”的行為標準和必由之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孔子使用的是“克己”,而不是宋代理學家所宣揚的“滅人慾”。這說明,孔子看到了己(人慾)的存在,但同時更強調對己的剋制。也就是說,孔子一方面承認“仁”是以人慾為基礎,另一方面也認識到人慾不是“仁”也不能自動達到“仁”,要達到“仁”的理想境界,就必須對人慾進行剋制即“節慾”,從而使一切行為都符合禮制(復禮)。
孔子認為,人之患在於慾望太多,欲多則無剛,因而“棖也欲,焉得剛?”(《論語·公冶長》)他還強調:“剛、毅、木、訥,近仁” 《論語·子路》,意思就是說:剛強、堅韌、樸實、謹言,就接近於仁了。而這些“仁”的特徵都是不屈於人欲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