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茗史館
-
2 # 陳悅漫步海邊
可以非常明確地說,甲午戰爭中,當時的英國時處於中立地位,並不存在從譴責日本到突然宣佈中立的事情。
(美術作品: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中,日本軍艦“浪速”擊沉英國怡和洋行商船“高升”輪的情景。)
所謂的譴責日本,基本上是現代人圍繞日本軍艦1894年7月25日擊沉掛著英國商船旗的“高升”號而生髮。實際上,“高升”號沉沒後,英國政府根本沒有譴責日本,英國政府方面的態度是著手對此事進行調查,而當時日本政府也在第一時間向英方進行表態,稱如果查出日本確有法理上的責任,日本願意承擔一切損失賠償。
至於“譴責”,主要是當時英國媒體上的一些議論,以及當時駐紮遠東的英國海軍中國艦隊司令斐裡曼特的行為。不過鮮有人注意的是,就在日本人擊沉了英國商船“高升”號之後不久,在天津發生了中國軍隊和老百姓闖上英國商船“重慶”號抓捕日本人的事件,也同樣是踐踏了大英帝國的權威。
關於英國對甲午戰爭的中立表態,不能稱為突然,而是非常適時的舉動,儘管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但中日兩國事實上還沒有宣戰,也就是沒有全面進入戰爭狀態。到了8月1日,兩國互相宣戰,才算戰爭正式爆發。此時,國際社會才開始對這場戰爭做出反應,和表明態度。
作為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的英國,是在中日互相宣戰的數天之後,即1894年8月7日宣佈的中立,從時間上來說,也算不得突然。
當時,以維多利亞女王的名義釋出中立宣告,內容如下:
我們與世界各國都保持著和睦友好的關係,中國和日本爆發了戰爭,但是我們和這兩個國家都保持著和睦友好,因為中國和這兩個國家都定有建交條約,有許多英國同胞在這兩個國家擁有財產、產業、享有各種權利和特權。我們希望英華人民能夠繼續享受和平,因而,在中日之間這場令人不快的戰爭中,我們將保守嚴格、公正的中立立場。
鑑於此,在樞密院的建議下,發表上述宣告。希望我全體國民遵守這一宣告,在戰爭期間嚴守中立,嚴守本國法律和相關國際法,否則一切後果由自己負責。
從宣告中可以得知英國政府當時的態度,本質上就是為了保證自己在中日兩國的利益不受這場戰爭波及、侵害。
作為題外話。後來在中立宣告的執行上,事實還是出了問題,而且主要是英國的中國艦隊(china fleet)光明正大地公開偏袒中國。
英國海軍的中國艦隊,是英國駐紮在東亞海域的海軍力量,當時由斐理曼特將軍率領,以煙臺、上海、長崎等地為駐泊地。這支艦隊中,有很多艦長或軍官,曾經被中國僱傭在北洋海軍任職,艦隊本身也和北洋海軍的交道很多,因此對北洋海軍乃至中國懷有一些特殊的感情。
在英國宣佈中立之後,中國艦隊曾經派出軍艦到達威海灣外,公開妨礙影響日本軍艦對威海的進攻,還曾不斷向中方通報日本海軍的動向,幫助中國援救遇險海軍人員等等,諸如此類。以至於日本政府曾多次向英國提出抗議,要求撤換中國艦隊司令官。
回覆列表
甲午戰爭中,作為老牌帝國的英國實際上從來沒有幫過中國,而其看似始終保持中立,實際上態度仍然在不斷變化,從絕對中立最終變成了逐步倒向日本。英國之所以會做出態度上的轉變,完全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的,而他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維護本國的遠東利益和拉攏盟友對抗沙俄。
甲午戰爭前後的遠東格局甲午戰爭看似只是中日雙方的戰爭,頂多涉及了中、日、朝三方,實際上背後卻涉及到了俄、英、德、法、美等國在遠東的利益,因此要理解英國在甲午戰爭中的態度,就必須要搞清楚甲午戰爭前後遠東地區的格局。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
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自將觸角伸向遠東之後,便一直處於霸主地位,但自從進入十九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俄、美、德、奧、法等國的政治滲透、貿易競爭和利益爭奪,英國在遠東的霸主地位開始受到挑釁,尤其是對於歷來崇尚武裝入侵、瘋狂掠奪土地的“世仇”沙皇俄國,英國是極為警惕的。
鑑於其他帝國的迅速崛起,遠東地區距離英國又實在太遠,鑑於這種鞭長莫及的局面,英國於是便想要在遠東扶持一股勢力,用來對抗西方列強,尤其是沙俄,從而維護自己在遠東的絕對利益。而在甲午戰爭之前,清廷正在積極實行洋務運動,而日本方面也在進行明治維新,於是這兩個正在尋求崛起的帝國便成為了英國的潛在扶持物件。
△英國的戰略只會基於己方利益
甲午戰爭之前,遠東的格局基本就是如此,英國一直以來奉行的都是“利己主義”和“實用主義”政策,為了維護自己的遠東利益,它的目的便很明確了,英國既需要在遠東扶持一個足夠強大的盟友對抗沙俄,同時也要維護自己在遠東的利益不受損失。而甲午戰爭中英國的態度變化,便是圍繞這兩個目的來考慮的。
甲午戰爭英國看似“中立”,實際上態度卻是歷經多次轉變的雖然英國在甲午戰爭前後一再表明中立身份,並且也在積極調停,但實際上英國的態度卻是有過三次明確轉變的:
△甲午戰爭
1、初期態度:避免衝突、維持現狀。鑑於清朝和日本在北韓的矛盾迅速升級,深知清軍實力的李鴻章病急亂投醫,急忙向列強尋求幫助,希望他們能夠出面干預。而在列強之中,反應最為迅速的便是沙俄的駐華公使喀西尼,他促使俄國政府多次對日發出“中日雙方應保持克制,兩軍先撤兵,再商議北韓改革”的照會。為了防止俄國趁此機會南下,威脅自己在遠東的利益,於是英國外交大臣金伯利多次告誡日本政府,“英國對於任何侵犯它自己在中國的利益或北韓的完整或獨立的行動,十分肯定是不能容忍的”。可以說,這一時期英國對清廷還是比較有信心的,清朝畢竟中國地大物博,又經過洋務運動的發展,因此英國希望可以依託清軍抵禦俄國南下侵略,捍衛英國在遠東的利益。所以這一時期英國貫徹的是傳統的遠東政策,即支援清政府,勸日避免衝突,以平息事端達到維護現狀的目的。
△甲午戰爭
2、中期態度:犧牲清廷、換取和平。當看到清政府對於日本在軍事和外交上的進逼,只能一味退讓、方寸大亂時,英國開始調整自己的策略,開始逐步倒向日本。首先,英國在與日本多次通氣之後,逐提議由“五國聯合調停”來取代俄國提出的“中日俄三國聯席會議”。其次,在“五國聯合調停”不了了之以後,英國又丟擲“在北韓建立中間地帶”方案,希望清廷和日本分別佔領北韓北部和南部,防止俄國趁虛而入,但由於日本一心想要透過戰爭獲取更大利益,這項計劃最終無疾而終。這一時期,英國對清廷已經不報希望,於是便開始向清廷施壓,希望清廷早日對日妥協,從而達到維持現狀的目的,防止沙俄趁機南下。
3、後期態度:放棄清廷、扶持日本。日本政府很清楚當前形勢,於是積極拉攏英國,不僅明確表態將拒絕沙俄涉足遠東事務,博取英國的好感,還採用賄賂等各種手段收買英國官員和媒體,從而製造有利於日本的政治氛圍和輿論。而在歷經多次調停之後,英國對中日雙方的軍事能力的瞭解也在不斷深入,在發現清軍在各個方面都處於劣勢,且日本方面決心發動戰爭之後,英國雖然仍在堅持調停,但態度卻已經徹底倒向了日本方面。這一時期,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在得到日本關於保證上海中立區及其周邊航道安全的承諾後,開始真正倒向日本,默許了日本挑起戰爭的行為。
綜上所述,英國制定遠東政策的根本點,就是維護英國在遠東的既得利益和優勢地位,盡一切努力防止俄國南下與其分庭抗禮,英國態度的先後三次轉變,全都是基於此目的考慮的。
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只有當自己真正強大起來之後,才會避免遭受侵略,至於其他國家,他們首先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根本不會在意所謂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