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的特點與作用
計量,過去在中國稱為度量衡,只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才逐漸以"計量"取代"度量衡"這一稱謂。沿用了兩千多年的度量衡,其原始含義為長度、容積、重量的計量,主要器具為尺、鬥、秤。隨著社會的發展其含義亦在不斷變化和發展,可以說,計量是度量衡的發展;也可以說,計量是現代度量衡。顯然,"計量"比"度量衡"更確切、更廣泛、更科學。 從概念上說,計量學是關於測量理論與實踐的知識領域。換句話說,有關測量的一切,都是計量學研究的物件,都包含於計量學之中。計量是量值準確一致的測量。如何才能使量值準確一致,那就需要有公認、約定或法定的計量單位、計量器具、計量人員、計量檢定系統(過去曾稱為量值傳遞系統)、檢定規程等。 概括起來,計量具有下列基本特點:
1、準確性。準確性是計量的基本特點,它表徵的是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的真值的接近程度。也就是說,計量不僅應明確地給出被測量的值,而且還應給出該量值的誤差範圍(不確定度)。否則,量值便不具備明確的社會實用價值。所謂量值的統一,也是指在一定準確性範圍內的統一。
2、一致性。計量的一致性,不僅限於國內,而且也適於國際。即無論在任何時間、地點、利用任何方法、器具以及任何人進行測量,只要符合有關計量所要求的條件,計量結果就應在誤差範圍內一致。
3、溯源性。在實際工作中,由於目的和條件的不同,對計量結果的要求亦各不相同。但為使計量結果準確一致,所有的量值都必須由相同的基準(或標準)傳遞而來。換句話說,任何一個計量結果,都能透過連續的比較鏈與原始的標準器具聯絡起來,這就是溯源性。就一國而論,所有的量值都應溯源於國家基準(或標準);就世界而論,則應溯源於國際基準(或標準)或相應的約定標準。否則,量出多源,不僅無準確一致可言,而且勢必造成技術上和應用上的混亂,以致釀成嚴重的社會後果。
4、法制性。計量本身的社會性就要求有一定的法制保障,也就是說,量值的統一,不僅要有一定的技術手段,而且還要有相應的法律和行政管理。特別是那些對國計民生有明顯影響的計量,更必須有法制保障。否則,量值的統一便不能實現,計量的作用便無法發揮。 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的發展,計量的作用和意義已日益明顯,下面略舉幾例,便可顯見一斑。
計量的特點與作用
計量,過去在中國稱為度量衡,只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才逐漸以"計量"取代"度量衡"這一稱謂。沿用了兩千多年的度量衡,其原始含義為長度、容積、重量的計量,主要器具為尺、鬥、秤。隨著社會的發展其含義亦在不斷變化和發展,可以說,計量是度量衡的發展;也可以說,計量是現代度量衡。顯然,"計量"比"度量衡"更確切、更廣泛、更科學。 從概念上說,計量學是關於測量理論與實踐的知識領域。換句話說,有關測量的一切,都是計量學研究的物件,都包含於計量學之中。計量是量值準確一致的測量。如何才能使量值準確一致,那就需要有公認、約定或法定的計量單位、計量器具、計量人員、計量檢定系統(過去曾稱為量值傳遞系統)、檢定規程等。 概括起來,計量具有下列基本特點:
1、準確性。準確性是計量的基本特點,它表徵的是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的真值的接近程度。也就是說,計量不僅應明確地給出被測量的值,而且還應給出該量值的誤差範圍(不確定度)。否則,量值便不具備明確的社會實用價值。所謂量值的統一,也是指在一定準確性範圍內的統一。
2、一致性。計量的一致性,不僅限於國內,而且也適於國際。即無論在任何時間、地點、利用任何方法、器具以及任何人進行測量,只要符合有關計量所要求的條件,計量結果就應在誤差範圍內一致。
3、溯源性。在實際工作中,由於目的和條件的不同,對計量結果的要求亦各不相同。但為使計量結果準確一致,所有的量值都必須由相同的基準(或標準)傳遞而來。換句話說,任何一個計量結果,都能透過連續的比較鏈與原始的標準器具聯絡起來,這就是溯源性。就一國而論,所有的量值都應溯源於國家基準(或標準);就世界而論,則應溯源於國際基準(或標準)或相應的約定標準。否則,量出多源,不僅無準確一致可言,而且勢必造成技術上和應用上的混亂,以致釀成嚴重的社會後果。
4、法制性。計量本身的社會性就要求有一定的法制保障,也就是說,量值的統一,不僅要有一定的技術手段,而且還要有相應的法律和行政管理。特別是那些對國計民生有明顯影響的計量,更必須有法制保障。否則,量值的統一便不能實現,計量的作用便無法發揮。 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的發展,計量的作用和意義已日益明顯,下面略舉幾例,便可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