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老師談健康

    妊娠期間出現小便頻數、淋漓澀痛等症狀者,稱為妊娠小便淋痛,也稱“子淋”。

    本病與現代醫學的妊娠合併泌尿系感染或妊娠合併急性腎盂腎炎相一致。

    【病因病機】

    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主要是火熱移於膀胱,以致膀胱氣化不利。之所以形成火熱者,除胎孕因素外,主要在於腎陰虛及感受邪熱,因此有實熱、陰虛兩者。實熱者由素體陽旺,孕後陰血下聚以養胎,陰虛則陽火偏旺;或過食肥甘辛熱之品,熱蘊於內;或攝生不慎,感受熱邪,下擾膀胱,灼傷津液,膀胱氣化不利,致發淋證。陰虛者多由素體陰虛,腎水不足,孕後腎精養胎,陰愈虧,火愈旺,移熱膀胱,灼津傷液,氣化不利,水道不暢,致發淋證。

    【診斷與鑑別診斷】

    1.診斷

    本病以孕後小便頻數、窘迫、淋漓澀痛為主,可伴有高熱、腰痛、膀胱壓痛或腎區叩擊痛。尿常規檢查:每高倍視野中白細胞超過5個,或白細胞聚整合團。血液檢查:白細胞增多。中段尿培養計數:桿菌數>105/ml,或球菌數>200/ml。

    2.鑑別診斷

    透過病史及各種有關檢查,可與闌尾炎、泌尿繫結石等相鑑別。

    【辨證施治】

    子淋多屬熱,治療以清潤為主,不宜過於通利,以免損傷胎元。

    1.主證型

    (1)心火偏亢證

    證候:孕婦小便淋漓澀痛,尿少而赤,面赤心煩,口渴喜飲,甚或口舌糜爛,舌尖紅,苔少或無苔,脈細數。

    分析:心火內熾,侵擾心神,故見心煩;火熱傷津,故口渴喜飲;心火移熱於小腸,故小便淋漓澀痛,尿少而赤;心火上炎,故面赤,口舌糜爛,舌尖紅;苔少或無苔,脈細數均為心火偏旺之象。

    基本治法:瀉火通淋。

    方藥運用: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加味。

    生地10g,甘草梢6g,木通5g,淡竹葉9g,麥冬、蓮子心各5g,炒黃柏,澤瀉各10g,黛燈心1米,黃連3g,蒲公英15g。

    方中生地清熱養陰生津,使腎精足則心火降,為君;木通上清心火,下利小便;淡竹葉清心瀉火,引熱下行;麥冬養陰寧心;黃連、蓮子心、黛燈心清心瀉火;黃柏、澤瀉清熱利溼;甘草梢直達病所,清熱止淋,且調和諸藥。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2劑。

    加減:失眠煩躁甚者,加鉤藤(後下)15g,青龍齒(先煎)10g,炒棗仁6g;大便秘結者,加玄參10g,柏子仁10g,炒枳實10g,必要時可加大黃(後下)3g;伴發熱者,加銀花15g,連翹、大青葉各10g。

    (2)陰虛火旺證

    證候:妊娠中晚期小便頻數淋漓,量少色黃,尿道口灼熱作痛,形體消瘦,午後潮熱,心煩不寐,頭暈腰痠,大便乾結,舌質紅,苔薄黃而幹,脈細滑數。

    分析:素體陰虛,孕後陰血養胎,陰虛更甚,陰虛內熱,津液虧耗,膀胱不利,故小便頻數淋漓,量少色黃,尿道口灼熱作痛;津液不能濡潤腸道,故大便乾結;陰液不能濡養機體,故形體消瘦;陰虛內熱,故午後潮熱;虛火上炎,擾於心腦,故頭暈,心煩不寐;腰為腎之府,腎陰虛則腰痠;舌質紅,苔薄黃而幹,脈細滑數均為陰虛內熱之象。

    基本治法:滋陰潤燥通淋。

    方藥運用: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鑑》)加味。

    炙知母6g,炒黃柏9g,熟地、懷山藥、山萸肉、炒丹皮、茯苓、澤瀉各10g,龜板(先煎)15g,玄參、地骨皮各10g。

    方中熟地、山萸肉滋補肝腎,填精益髓,並能澀精;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精;丹皮清肝膽相火,兼瀉血中之熱;茯苓、澤瀉利尿通淋;知母、黃柏瀉火堅陰,使火平水足,津液來複,則淋痛自愈。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2劑。

    加減:失眠者,加蓮子心3g,青龍齒(先煎)10g,炒棗仁9g;腰痠胎動不安者,加炒川斷、桑寄生各10g,白芍10g,甘草6g。

    2.兼證型

    溼熱下注證

    證候:妊娠期小便頻數而急,尿黃,尿時艱澀不利,尿道口灼熱刺痛,口乾口苦,煩熱不欲飲,胸悶食少,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分析:溼熱留滯膀胱,氣化不利,故小便頻數而急,尿黃,尿時艱澀不利,尿道口灼熱刺痛;脾胃溼熱燻蒸於上,故煩熱不欲飲;溼困脾胃,故胸悶食少;溼熱內阻,膽氣上溢,故口苦;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均為溼熱內蘊之象。

    基本治法:清熱通淋利溼。

    方藥運用:五淋散(《醫宗金鑑》)加味。

    黑山梔、赤茯苓、當歸、白芍各10g,黃芩9g,甘草梢6g,澤瀉9g,木通5g,滑石10g,蒲公英9g。

    方中黑山梔、黃芩、滑石、木通清熱瀉火通淋;茯苓、澤瀉利溼通淋;白芍、甘草梢養陰清熱,緩急止痛;當歸、白芍養血安胎。諸藥合用,使邪去而不傷正,治病與安胎並舉,確為治療溼熱子淋之良方。方中木通、滑石性較滑利,且當歸活血易動胎,用時宜謹慎。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2劑。

    加減:溼熱偏盛者,合黃連解毒湯,即加黃連3g,黃柏9g;腎虛明顯者,加黃柏10g,炙知母6g,肉桂(後下)3g。

    【轉歸及預後】

    子淋是妊娠期較為常見的一種併發症。凡妊娠月份越早,疾病遷延越久,病情越重,則流產、早產發生率越高。如反覆發作,可發展為慢性腎盂腎炎,故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免給母體及胎兒造成更大的危害。

    【預防與調護】

    1.囑患者臥床休息,取側臥位,左右輪換以減少子宮對輸尿管的壓迫。如為右側腎盂腎炎,則應左側臥位。鼓勵孕婦多飲水以稀釋尿液。

    2.注意陰部衛生,節制性生活,防溼熱穢濁之邪上犯膀胱。

    3.持續高熱時要積極採取降溫措施。

    4.治療應及時徹底,3次尿液培養均無細菌生長方可停藥。慎重選用抗生素,尤其是在孕3個月以內。

    5.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禁食溫燥、辛辣及油膩之品。

    6.密切觀察胎兒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臨證經驗】

    在本病的治療中,心火偏亢者雖以清心導赤、瀉火通淋為主,但亦要根據腎虛的情況有所加減。一般可加入懷山藥、桑寄生、炒川斷、生熟地等。補腎滋陰不僅有利於心火下降,而且有利於安胎固胎。溼熱下注者,雖當以清熱利溼通淋為主,但亦必須考慮到溼熱在一定程度上與脾腎的功能不足有關。因此,應根據病情需要,在溼熱症狀有所緩解後,加入懷山藥、白朮、桑寄生等健脾補腎之品。尿血者,應加入大小薊、側柏葉、白茅根等清利止血之品。陰虛火旺者,除滋陰潤燥通淋外,還應加入川續斷、桑寄生、菟絲子等平補腎陽之品,不僅有助於滋陰補腎,而且能較好地達到固胎防流產的目的。

    【小結】

    1.妊娠期間出現小便頻數、淋漓澀痛等症狀者,稱為妊娠小便淋痛,也稱“子淋”。中藥治療子淋不良反應少,療效滿意,既能治療母體的泌尿系統感染,又無損於胎兒,預後較好。

    2.透過臨床表現、尿常規或中段尿培養即可確診。

    3.子淋一證,熱證、虛證居多,心火偏亢、陰虛火旺者多見,溼熱下注者亦常見。

    4.夏師治子淋強調以清潤為主,本著治病與安胎並舉的原則,慎用苦寒清降滑利之品。

    5.本病應注意休息,多飲水,保持區域性衛生,飲食清淡,及時排空膀胱,不可憋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期胃癌治癒困難,為何難以早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