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強再創業
-
2 # kidult811
黃帝不急,急死太監。作為學生,完成作業這樣的任務和習慣意識至今還沒有養成,真叫人替你著急,替孩子著急。
為什麼老師不為學生學校裡的作業急,卻在家庭作業上跟你急,你不覺得這不正常嗎?
到底是誰不正常?哪裡出現了不正常?是時候問問自己了,要不,你急的日子在後頭呢!
-
3 # 浮生99453946
我審題好像是家長急,但是並沒有什麼用,孩子照樣完不成作業,然後去到了學校還被老師罵,讓家長兩頭不是人,心裡委屈是吧?好像不是之前別人答的家長不急,被罵。
分享下我的拙見:首先老師方,老師作為孩子在學校的直接管理人,如果說因為這種事責罵或是批評家長,那麼簡單的猜測,孩子在學校應該也因此事被責罵或是批評。我們不能由此推斷什麼,但總會對孩子有影響。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這種責罵式的管理教育。我們不能要求老師怎麼做,畢竟他得管理百十號學生,不是專教,批評教育是最直接的手段。這也可以說明老師還能留意到您家的孩子,這是好事。
其次,家長了解了到這方面的原因,被批評後首先應該做的不是滿腹委屈甚至滿腹牢騷,放下這些面子上的事,畢竟孩子好比什麼都重要。我們要做的事不應該是轉過頭把孩子罵個狗血淋頭:“你知不知道今天在學校因為你的事我被弄得面子都沒,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講一大堆,最後來一句:“以後好好學習,好好完成作業知道不?”孩子誰管你要不要面子,他並不明白您看重的東西對他來說的意義是什麼,比起這個他也許更在意小明和他約好晚上要打王者等等這類的事。這時候我們要做的事,就是陪伴引導,只有陪伴孩子,您才知道孩子想要什麼,知道了他想要什麼您才有方法引導,甚至是威脅。比如:“孩子,今天如果你不能按時完成老師佈置作業,可能就不能和小明一起打王者了。”讓他把他看做是負擔的事當做是自己主動想去做的事,只要有了這個念頭,後面就好說了。(只是舉例子,筆者並不贊同孩子沉迷於網路,但這個也需要正確的引導。)接下來的事至關重要,有可能孩子並不是好學生,多半題都不會做,這對他說便是“成功絆腳石”,這時候您要做的便是陪伴,不是說自己在一邊刷著微信,讓孩子自己做作業。他會做的時候您得看書,至少要裝作是看書,而且很認真。他不會了您得教他,有耐心的和他一起解答,然後教完別忘記告訴他:“明天你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否則明天晚上你可能又不會做類似的題,你和小明玩的時間又減少了。”讓他明白他想要這麼做就必須得那麼做,這樣為了達到他想要的目的,他才會去做您安排的事情。這中間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想應該是您得知道他想要的是什麼,比如他喜歡畫畫?或者他想每天晚上出去玩?或者是他討厭這個老師?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想各位家長都比我做的好。這個時候您得防止孩子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比如說謊。總之,作為孩子,玩是他的天性,家長的責任是引導他,在玩的基礎上完成他的義務,不是一味的不準這樣,不準那樣,孩子並不喜歡聽我是為你好以及你看誰家的某某某,類似的話一說出來,孩子心裡自然而然就開始牴觸,不管您規劃的路有多好,那都是您的路,不是他想要的路,您得讓他覺得您規劃的路是他想走的路。可能有點繞,但是慢慢理解。
最後來說孩子,比起批評,他們更喜歡錶揚,他考60分,如果您按100分的標準,要求他下次考得更好,說不定下次還會下降。如果您說“親愛的,至少你及格了,別灰心,下次我相信你能甩開及格線一大段距離。”然後幫他一起找存在的原因,一起解決問題。我想比你打他一段告訴他:“下次考不到90分把你的腿打斷。”要好得多吧?換作是孩子,您需要什麼?
-
4 # 馨享圓樂
這個問題切合近些年提倡孩子減負問題,然而題目的重點是家長兩敗俱傷,左邊孩子不是,右邊老師不是,這種現象已經很普遍很氾濫。站在新社會的潮流下,已經被汙濁化了,變得再正常不過了。
現在家裡有一個孩子上學,但是需要學習的卻是一家老小:這種現象在我所任教的學生家庭中見得實在是太多了。說實話,我很反感孩子學習父母白天上班晚上學習的做法,本來,孩子輕輕鬆鬆、無憂無慮的,結果被這種氣氛搞得很壓抑。
其實,一個孩子的學習態度取決於父母的家庭素質教育。如果父母從小不嬌生慣養孩子,不逆來順受,加之榜樣的力量與家庭教育的恰逢時宜,孩子就會有很高的素質,做作業也不用費勁。
從老師的立場而言,孩子在學校是學習知識,在家裡需要按時按量的完成作業,彰顯學生的本質。而面對屢教不改的學生,在素質教育的旗下,老師沒有懲罰,只能藉助於父母這層力量。老師有時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說孩子的時候可能語氣重點,家長卻覺得醉翁之意不在酒,誤解老師的一片好心。老師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正常健康的成長。
所以說,孩子是自己的,別指望別人管教,老師只是錦上添花,學校只是雪中送炭,而真正讓孩子做好的只有父母。
回覆列表
孩子的好習慣一定是在6歲以前養成的,這個階段是沒有任何學習壓力 ,但上了小學則完全不同,學習任務上來了,好習慣沒有養成,上課無法專注 ,成績是很難跟上的!
2-8歲孩子常見的問題,你會解決嗎?
自閉孤立,不願意並且害怕和其他孩子交流,怎麼辦?
家長經常接到幼兒老師“投訴”電話,怎麼辦?
孩子專注力差、上課走神、小動作多,怎麼辦?
孩子性格柔弱,經常被欺負,動不動就哭,怎麼辦?
幼升小要求認字量800-1000,孩子識字不多,怎麼辦?
沉迷手機遊戲,屢教不改,只能打罵,怎麼辦?
孩子吃飯挑食,做事磨蹭,怎麼辦?
孩子愛亂髮脾氣,道理講了無數遍,怎麼辦?
。。。。。。
面對以上種種問題,你能解決嗎?
每天10分鐘,育兒好輕鬆,99天幫助2到8歲的孩子養成閱讀,獨立,專注 ,自理/自律,堅持的好習慣,讓你的孩子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
在擁抱未來,99天養成五好寶寶我們和家長一起幫助寶寶在五個方面(好懂事、好情商、好習慣、好閱讀、好專注)快速成長,寶寶終身受益!
學習效果
1、寶寶進步,按天計算
第15天
五好寶寶之“好閱讀”
寶寶在閱讀方面,超過家長小時候同歲表現,只需15天
第8天開始,96%的寶寶喜歡上閱讀,愛去圖書館,喜歡看書,會講故事,具備獨立閱讀能力
第45天
五好寶寶之“好習慣”
第45天開始,85.6%的寶寶開始養成四個良好生活習慣:1.按時洗臉、洗手、刷牙;2.吃飯不挑食、不亂跑,自己吃、吃得快;3.懂得主動收拾和歸類;4.能合理安排看電視、玩遊戲時間,按時睡覺
第60天
五好寶寶之“好懂事”
長輩看到寶寶天天進步,誇獎寶媽寶爸
第60天開始,92.2%的寶寶開始變得懂事,體貼父母,經常和媽媽說“我愛你”,不再亂髮脾氣,能做弟弟、妹妹的小老師
第75天
五好寶寶之“好專注”
寶寶進步太快,“驚著”幼兒園老師了
第75天開始,82.8%的寶寶閱讀注意力值得誇獎,每天可以專注閱讀15-30分鐘,贏在“幼升小”階段的起跑線,在幼兒園成為老師小助手
第99天
五好寶寶之“好情商”
小童星冉冉升起,是家長教育的一張名片
第90天開始,98%的寶寶有禮貌,見到長輩、老師主動問好,勇敢、積極,做事有序,表達與溝通能力到人見人愛的程度!
古人言,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老祖宗的編織成順口溜,便是提醒後人,一定要引起注意。說的是孩子的好習慣要早養成,因為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一些關鍵的好習慣,會決定孩子的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