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程老師的農業夢

    玉米分櫱也就是玉米丫子用不用掰?

    玉米長丫子是不用掰的,不僅不會降低產量,相反還有利於增產。

    玉米分櫱的生理原因

    玉米每個節位的葉腋處都有一個腋芽,除去植株頂部5~8節的葉芽不發育以外,其餘腋芽均可發育;最上部的腋芽可發育為果穗,而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則形成分櫱。由於玉米植株的頂端優勢現象比較強,一般情況下基部腋芽形成分櫱的過程受到抑制,所以生產上玉米植株產生分櫱的情況也比較少見。玉米植株產生分櫱的時間大多發生在出苗至拔節階段,形成分櫱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削弱了玉米植株的頂端優勢作用所致。

    產生原因

    1、品種原因:頂端優勢弱的品種在不良環境影響下更容易產生分櫱。

    2、密度。稀植時,或在缺苗斷條及低頭等處,幾乎所有的玉米雜交種的植株都能適時的利用土壤中有效養分和水分形成一個或者多個分櫱。同樣的品種,種植密度小的時候,分櫱多一些,反之少一些。

    稀植容易產生分櫱

    3、播種時間。播種早的,分櫱多一些,播種晚的分櫱(丫子)少一些。

    4、土壤肥水力。土壤肥水力越高,分櫱越多。在生長初期的頭幾周內土壤養分和水分供應充足時,分櫱能最大限度地發出,分孽性強的雜交種每株可能形成1個或多個分孽,如果生長季早期環境適宜即使在高密度下也仍能如此。

    5、由於玉米植株的頂端生長點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植株矮化而產生分櫱。比如:植株感染粗縮病、苗後除草劑產生藥害、控制植株莖稈高度的矮化劑形成的藥害等都可能生成玉米分櫱(丫子)。

    粗縮病引起的分櫱

    丫子會自己死亡麼?

    2007年山東天泰種業公司劉寧等人的研究表明:97%以上的分櫱生長至玉米抽雄後即逐漸枯萎死亡,少數(3%左右)能繼續生長,最後在頂部抽生出一花穗,結10-20粒玉米,分櫱所接的籽粒秕小,無利用價值。2007-2008年吉林省梨樹縣小寬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王興會等人調查表明:92%植株的分櫱長至3.5~5.5葉時自然死亡;8%的植株的分櫱長成正常的植株,並且抽穗結實,但是由分櫱發育成的植株莖稈比主莖細,穗相當於主莖穗的1/5~1/4。

    取他們調查的平均數,結果為:大約有5%的玉米分櫱(丫子)不會自己死亡。

    不去分櫱的好處

    1、玉米不去分櫱,能增加玉米整體的葉面積

    吉林農業大學宋鳳斌等人的結論為:不去分櫱的實驗玉米品種每公頃的葉面積為35610-46510平方米,而去分櫱的每公頃葉面積僅為24690平方米,前者比後者葉面積大得多。

    瀋陽農業大學農學系史振聲的結論為:葉面積大幅度增加,留孽是去孽的2.5倍,達到極顯著平準。去孽葉面積指數為0.94而留孽為1.64。留孽處理葉片的衰老時間較去孽者晚3~5天。

    結論:玉米的葉片是其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器官在玉米的一生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不去分櫱比去分櫱的葉面積多,為玉米產生更多的幹物質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玉米分櫱(丫子)對玉米的其他影響

    A、增加了根系數:

    史振聲對根系的測定結果表明,留孽平均每株根數是56條,而去孽株為29條,平均增加27.6條,即增加95%。

    B、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

    史振聲的研究表明:測定留孽比去孽地表10釐米處土壤含水量高14.49%,達極顯著平準,說明留孽後形成較大的葉冠層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起到了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可見在這種情況下,葉片蒸騰與地表蒸發相比,蒸發的作用更大,故留孽可保持土壤水份和抵抗乾旱。

    C、分櫱(丫子)與中穗部最大葉片生長的關係

    主莖中穗部最大葉片是對玉米產量貢獻最大的葉片。

    2005年湖南文理學院程新奇等人的研究表明:沒有櫱及撥櫱、不拔孽這三種處理與最大葉片的生長沒有明顯的關係,表現為不同品種不同處理間最大葉片的葉長、葉寬及葉面積基本相同,可見分櫱的生長並不會影響到最大葉片的生長。

    3、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植物生理學家在70年代初就使用了CO2標記技術。他們發現在抽雄之前,主莖和分孽之間發生少量的養分轉移。不過,在吐絲後不久和整個灌漿期間,大量的養分從粗大且無雌穗的分孽葉片上向主穗轉移。分孽和主莖的果穗都有少量營養物質的轉移,即主穗得到的是主莖葉片的養分,而分孽穗得到的是分孽葉片的養分。主莖向分孽輸送養分的情況只出現在分孽有果穗而主莖無果穗時。

    吉林農業大學宋鳳斌等人也用CO2元素示蹤技術,探明玉米植株體內幹物質的去向。結果表明:在玉米雄穗形成前,主莖與分孽間有小量的養分轉移。緊接著開花後和灌漿期間,大量養分由無穗分孽的大葉輸往主莖的果穗,這是不去分孽玉米子粒產量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當主莖與分孽都有果穗時,養分很少相互轉移。亦即主莖穗從主莖葉獲取養分,而分粟穗則由分孽葉提供養分。只有當分孽上有穗而主莖上無穗時,主莖養分才流向分孽穗。這種情況在大多數田間條件下很少發生。同時還發現,在完全植被的正常田間條件下,小的、被遮陰的發育正常的無穗分孽對主莖無影響,即使有影響,也是向著增加產量的方向發展。

    透過兩個實驗的研究,可以看出他們的結論幾乎一致。

    瀋陽農業大學農學系史振聲還發現:分孽幾乎都有雌穗吐絲現象,後期也有不同程度結粒現象但成穗甚少,說明在整個植株系統中主莖果穗的發育佔有絕對優勢。分孽不僅不會與主莖爭奪營養,而且還向主莖提供它們從土壤中吸收的和本身合成的營養物質,從而擴大了營養“源”,減少了小花敗育、禿尖、癟粒,使產量和品質提高。

    4、史振聲的研究結果為:在8個產量性狀中除每穗行數和穗粗無明顯變化外,其餘6個性狀留櫱比去孽均有顯著改善。每穗粒重量最為突出,平均由36克增到62克,增加72.22%。二是穗粒數增加幅度較大,平均增加66.04%。三是每行粒數明顯增加,平均增加35%。四是增加了穗長,平均增加4.24釐米,即增加30.85%。有效穗長增加更為明顯,平均增加34.34%。最後是千粒重的增加,平均增加13克即715%。均達極顯著平準。

  • 2 # 蜜汁林

    專家們說

    1、玉米丫子其實相當於玉米的葉片兒,所以可以增加玉米整體的葉面積,提高了光合作用,有利於玉米的生長。玉米丫子掰掉的實話會形成明顯的外傷,不僅會造成水分、養分的流,還容易感染一些病害。而且丫子如果掰的早的話,後期仍然會繼續長出丫子,換句話就是越掰越多。

    2、玉米丫子從玉米根部生長出來,可以有效的增加玉米的根系數,增強玉米的吸水吸肥能力,後期養分會迴流與主稈,對玉米的生長來說是好事兒 。最主要的一點,一般的玉米丫子對玉米產量影響不大 ,但是要掰掉的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掰丫子總體來說不划算 。

    不管專家講的也好,還是農民朋友討論的也好 ,這兩年我做了一個試驗,在同樣一塊地當中十根壟是掰丫子的 ,十根壟是沒掰的 。到秋後苞米棒子也不用上秤稱,也不用拿尺量,放眼一看就能看出來,掰過丫子的玉米棒,總地來說是大那個沒掰丫子的玉米棒一圈兒 。這回(專家=磚丫)。

    我的觀點

    苞米丫子的存在與主杆爭食地肥(就象一個人的口糧兩個人吃一樣)。遮檔主杆的光合作用。等同於玉米密植,沒有足夠地肥供應。通風性不好,致玉米底部葉片發黃幹楛。(不管誰家的玉米地,一般地兩頭頭幾棵玉米棒大,因為通透性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路由器連線路由器一定要用交叉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