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報木神

    製造業企業的日常執行環節必將伴隨著成本的產生,以前原始成本控制往往關注於對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造成了對於產品從設計、採購、銷售等流程的關注不夠。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以生產為導向的成本控制方法已經難以迎合當今製造業企業發展的形勢。這種情況下主要會突出以下一些問題,我們來看一下。

    1、設計環節的成本控制問題

    產品的形成源於設計團隊的研發設計,是成本控制的關鍵點。設計階段成本控制常見的問題:設計人員經常性的不能把產品的功能與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很好的做結合,忽視了產品流向市場的最終目的——被市場所接受,帶來經濟效益。造成了產品看似功能趨近完美,但是不被大眾所認可,導致設計成本無謂的浪費。

    設計人員不能把產品成本考慮周全,只是看中產品的表面成本,不注重潛在的成本,比如產品的運輸、儲存、包裝等等,造成最終附加成本過高。

    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往往為追求新潮而忽略了成本問題,實際上很多產品是能夠利用現有設計以及相關裝置來實現,不需要一次性的更新一些主要的功能和研發裝置,導致成本浪費。

    2、採購環節的成本控制

    採購人員一提到成本控制,往往覺得控制採購成本就是儘量降低採購價格,並以此為業績考核,結果實際情況是不但沒能真正減少採購成本,反而造成了採購質量降低、物流成本增加,致使材料被迫不得不返工,最終還是造成了採購浪費。

    企業往往認為採購成本控制是單一的採購部門的職責,沒能實現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沒有采購上下游部門的一同參與,光靠採購部門一個不能實現真正的成本控制。

    與供應商的合作不充分。製造業企業在控制採購成本的時候,只是一味的壓低採購價格而不考慮供應商的利益,現實後果往往是削減了供應商的利潤。更嚴重的後果是如此一來,大多供應商純粹是為了短期合作,並沒有達到一種雙贏的局面,尤其是企業可能既沒有得到長期穩定且價格合理的貨源,而且還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庫存積壓,增加企業成本。

    沒有形成對於採購部門人員成熟的評價和激勵機制。目前製造業企業對採購人員往往重視不高,缺乏公正有效的採購績效考核標準。同樣,對於供應商也只是從質量管理的角度進行稽核,而沒有真正建立一個供應商資料庫來進行管理以及科學的評價體系。損失了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進行戰略性的長遠合作的關係。

    3、生產環節的成本

    不得不說,製造業企業對生產製造階段的成本控制關注相比其他階段較多,但還是有一些問題的。一般製造業企業將產品的製造成本分為料、工、費三部分,且成本控制的重點在對於原材料的控制。不能合理的利用原材料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如不加以利用邊角料而直接丟棄等等。另外,企業在生產效率的把控上往往做的不好,生產效率低下,單位時間內的生產成本太高等,造成這些問題往往是由於缺乏對員工進行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機制。此外,在各項費用上的管控也往往做得不夠,基本都是參照經驗主義,不夠準確。

    4、銷售服務環節的成本控制

    企業生產出的產品最終是要面向市場的,也就是銷售階段的形成。企業往往為了提高營銷服務的質量而忽視了成本控制。

  • 2 # 涅槃成靜

    謝邀回答,玻璃大王曹德旺透過美國的投資經歷算了一筆賬,中國除了勞動成本比美國低之外,土地成本、物流成本、能源成本、通訊成本、融資成本都比美國高。另一個真實案例是浙江慈溪江南化纖有限公司,他們對投資專案做了中美之間的比較,中國的土地成本是美國的9倍、物流成本是美國的2倍,銀行借款成本是美國的2.4倍,電力天然氣成本大於美國的2倍,蒸汽成本是美國的1.1倍,中國的人工成本低,但是生產率沒有美國高,中國的折舊成本是美國的59%,廠房建設成本是美國的25%。 當然這只是個例,2017年8月1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在京釋出了《降成本:2017年的調查與分析》報告。這份報告調研了14709家樣本企業,讀者可以自行去下載。 這裡主要說下用工成本。前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勞動力供求關係正從過去的“買方市場”逐步轉為“賣方市場”,結構性短缺問題日益顯現。在這種市場環境下,降工資也不現實。每年春節後都會帶來勞動力短缺而勞動力短缺帶來的工資增長外,《勞動合同法》實施後要求各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至少要調整一次,也加快了工資成本的持續上升。1995年至2015年,中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由1995年的5348元,提高到2015年的62029元,增加了10倍多,年均增長率為13.0%。未來按照這個增長率用工成本會更加高。

    現說下目前中國在降低用工成本方面所採取的措施有透過下調社保繳費率,企業用工成本壓力緩解。繼2015年國務院降低社保五險中的三個險種費率後,2016年再次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和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據人社部測算,降低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費率和失業保險費率效果非常明顯,能夠降低企業成本1200億元。下調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每年可為企業減負400億元左右。 全國已有20餘個省市區出臺了降成本工作方案目前已有20餘個省份出臺了相關的降成本工作方案,從各個省市區降成本方案來看,這些舉措今年將為企業降低10000億元以上的成本。 經過多年高速發展,目前,土地價格大幅上漲,能源、水資源等價格也在大幅上升,用工成本必然要與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用工成本的上升,對社會經濟和企業發展而言,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 1、機遇 中國的發展不可能永遠依靠這種模式。當用工成本很低時,使得資本和技術顯得相對“昂貴”,企業缺乏動力進行技術創新和裝置更新,這就阻礙了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和產業結構向更高層次發展。當用工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時,會促使企業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快技術積累和產品研發,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提高勞動用工使用效率,減少勞動用工數量。用工成本的提高,會迫使一些資本和資源從低端製造業向高階製造業和高階服務業轉移,從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從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有利於增加消費,為經濟發展增添後勁。長期以來,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是投資和出口,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發揮得不充分,其中,勞動者收入不高是一個重要原因。消費是生產的動力和目的,用工成本的上升特別是工資水平的上升意味著勞動者即期購買力的提高,因此工資水平上升為勞動者更多地參與社會消費提供了前提條件,從而從客觀上刺激消費、拉動內需,使經濟發展步入良性迴圈。

    2、挑戰 (一)用工成本上升帶來的挑戰削弱企業比較優勢,影響經濟發展與就業。中國很多企業,沒有核心技術,低成本是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導致企業的產品成本上升,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壓縮。尤其是對中國傳統的製造業來說,大部分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狹小。勞動力成本上升,使這部分企業面臨很大壓力,甚至會陷入破產關閉的困境。 (二)助推通貨膨脹。中國經濟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通貨膨脹也都通常保持在較高水平

    3、看法: 目前有不少企業考慮透過購進先進機器代替人工勞動,由人工成本轉移至機器成本,高效且節省人力資源,也有利於企業升級。另外有些企業透過培訓、提升技能提高員工素質。並且還有些企業考慮向低人工成本地區轉移。但是已有的客戶網路和接單渠道、已投入資金建設的生產裝置等問題,都是企業所必須考慮到的。

    4、本人覺得留住人才是重要。目前,製造業企業一線工人的主體是農民工。企業需要穩定員工隊伍,而不是年年春節過後重新招人。如果農民工在就業地始終沒有歸屬感,住房、就醫、孩子上學等問題都得不到妥善解決,就很難穩定下來,自身的生活成本增加了,也會間接增加企業的用工成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代詩人張仲素的《塞下曲》古詩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