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話匣子聊天
-
2 # 星塵大海
2020年疫情期間為什麼阿三那麼強的航天只有一次發射?因為疫情期間西方技術人員沒法去阿三那裡。光輝阿三有過多年研究,但光輝是法國達索公司設計的,製造也是達索公司協助的。黑洞突破,要麼是阿三的ppt,要麼是掛牌西方的,也沒什麼奇怪。
-
3 # 楚天雲平
中國的風動之都在四川的江油市,四十年前中國就是風洞規模就是世界第一。什麼是風動?最簡單的就抽油煙氣就是簡單風動形式。為什麼要進行風洞測試呢?物體在高速超高速執行中會產生強大飛行阻力,可能會對物體大的破壞,在設計出飛機火箭導彈以及高鐵必須模擬測試,一般是按縮小物體10倍20倍或50倍甚至100倍物件在風洞下模擬高速飛行試驗,風洞試驗合格後才可以按1:1做成實體樣機,樣機測試合格後,產品定型。然後再進行小批次生產直至大規模的生產。中國每年都有新產品出來,像高鐵原來提速200公里到250公里到現在350公里,這些都要從風洞試驗開始的。說說印度的風洞試驗所,我猜一定有美華人的影子,目前印度沒有高鐵,火箭基本定型。幾乎沒看有新的產品出來,風洞試驗應該很少,美國因為軍火工業最發達,用於風洞試驗軍工產品很多,美國想仿製中國的超高速導彈D17必然要用風洞試驗,我估計印度搞的風洞試驗設施一定美國用印度人出錢做,試驗資料操縱試驗的手一定是掌握美國軍方工程師手上。上世紀中美關係還算好,美國很多要做風洞試驗產品都是在中國做的,試驗必須是由中國工程師做,資料分享,還要付測試費。中美關係不好,自然也就不放到中國做測試了。印度其實只要他一點面子什麼都肯付出,這就印度的特點。
-
4 # 小哥不吃草
最近印度的一項技術,讓全世界對其刮目相看,這就是印度的風洞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讓印度的軍工實力逼近俄羅斯。不過連美國都認為這是印度方面受到俄羅斯援助的結果。
印度應該是從俄羅斯獲取了有關風洞的先進技術印度的風洞技術一直以來都比較差,這一次的研發是能夠模擬5~12馬赫音速的風洞。目前,在全世界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掌握了這種技術,可見印度的科學技術確實進步神速。不過從日常邏輯來看,印度靠自己的實力很難研發出如此先進的科學技術,因此西方國家認為印度受到了來自其他國家的幫助。
而美國對這種先進的技術從來不外傳,美國一般賣給自己盟友的只有發動機和戰機,並不賣專利技術。所以印度大機率是向俄羅斯尋求了幫助,畢竟印度和俄羅斯在軍工領域長期保持合作,俄羅斯向印度提供公共技術拉攏印度也是在常理之中。
以前印度的戰機都是從國外購買的,印度通常會從法國購買一些“陣風”戰機,也會從俄羅斯購買一些“米格”戰機。不過印度最近在研發中國產戰機,印度自己研發的“光輝”戰機,讓印度感覺非常驕傲,而且聲稱這款戰機能夠進行大量的出口貿易。
不過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這種戰機早就落後了。現在有很多國家想研發自己的第4代戰機,或者是第5代戰機,但航空發動機是一個短板,而且還要進行風洞實驗。像越南這樣的國家,就是因為存在這樣的技術缺陷,所以一直沒有研發出第5代戰機。
現在印度決定研發中國產第5代戰機,也就是印度的隱身戰鬥機。有了這項風洞技術之後,使得印度的第5代戰機研發工作大幅度推進。風洞模擬實驗是研發戰機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掌握風洞技術僅僅是向成功邁出了第1步。之前印度一直希望購買俄羅斯的蘇-57戰機,俄羅斯也願意把這種先進的戰鬥機賣給印度,但是在協商時卻出現了問題。
印度現在試圖研發自己的第5代戰機,同時研發高超音速武器印度方面有一個非常苛刻的要求,和伊朗是一樣的,那就是要求俄羅斯轉讓蘇-57戰鬥機的生產線。這個要求確實很過分,因為俄羅斯第1代蘇-57戰鬥機剛剛裝備,不可能直接把生產線轉讓給伊朗或者是印度。印度方面只能用大量的金錢來獲得俄羅斯的區域性技術。
印度想要真正的研發出第5代戰鬥機,僅僅靠風洞技術是不夠的,其中最關鍵的是要研發出向量發動機。俄羅斯是航空發動機領域的佼佼者,現在印度第5代戰鬥機的研發工作幾乎是空白,需要大量的科學技術來支援研發。最後的結果可能是由印度自身組裝出一種戰鬥機,但是其中的核心技術可能會從俄羅斯進口。因為印度現在已經決定讓武器裝備中國產化,實現所謂的“印度製造”。
印度的這種風洞技術能夠模擬5~12馬赫的風速,一般的戰鬥機是不需要這種高速度的。但印度目前還在研發高超音速武器,高超音速武器定義的飛行速度是5馬赫以上,現在只有極少數國家掌握這種先進的技術。美國的這種技術現在也還在測試階段,因此印度的風洞技術極有可能是從俄羅斯進口的。
印度和美國接軌失敗,如今可能要重新調頭轉向俄羅斯不能說現在的印度已經成了一個科技強國和軍事強國,想要真正研發出第5代戰鬥機,印度還需要從國外購買大量的零部件。研發第5代戰鬥機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並不是購買一兩項技術就能夠完成的,這需要幾代人不懈的努力。
眼下印度想要購買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在今年6月份可能會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所以印度現在可能會重新倒向俄羅斯。印度試圖利用“印度-太平洋戰略”和美國靠近,但是印度的市場無法和美國接軌,所以印度的改革路程非常不順利,最近還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騷亂,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印度想要轉變方向和俄羅斯繼續走近。而俄羅斯的經濟目前遇到了困境,國內也出現了遊行示威事件,是非常需要拉攏印度的。
總的來說,印度和俄羅斯發展友好關係對中國是有利的,因為這會使得印度減少和中國的對抗。
-
5 # 家春秋26
風洞不是一項發明,更不是單一的技術,而是透過各種相關技術的合成,並透過龐大的工業製造能來實現的;它是通對模擬高速物體在高空中的飛行姿態來提取資料,這些資料需要常年累月的採集,並透過資料分析來改進風洞。
所以風洞研製是一個漫長過程,中國從上世50年代開始,從無到有的建設風洞歷經了三十年,期間不斷改進,終於在2008年旦生了中JF12復現風洞、與2018年旦生了JF22超高速風洞)。
2008年,“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專案支援了 “復現高超聲速飛行條件激波風洞(JF12復現風洞)”的研製,旨在建立飛行高度25-50公里、飛行速度1.5-3公里/秒、氣流總溫1500-3500度、噴管出口直徑2.5米的復現高超聲速飛行條件實驗能力。著名空氣動力學家張涵信院士曾評價為“創新理論、成功實踐、中國製造、國際領先”。2016年,JF12復現風洞專案負責人姜宗林獲得美國航空航天學會“地面試驗獎”,標誌著該風洞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並得到國際同行廣泛認可。
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專案立項支援“爆轟驅動超高速高焓激波風洞(JF22超高速風洞)”研製,旨在建立飛行高度40-80公里、飛行速度3-10公里/秒、氣流總溫3000-10000度、噴管出口直徑2.5米的超高速高焓流動試驗研究能力。
這兩座超級風洞的建設,將為中國家構建全面覆蓋高超聲速飛行走廊的“地面飛行”氣動實驗平臺,推動高超聲速與高溫氣體動力學學科發展,大幅提升中國先進高超聲速空天飛行器的研發實力。目前能夠製造這類風洞的也只有中國——美國×51超高音速飛行器不斷試飛失敗,最後不得不棄之不用,這固然有美國超然衝壓發動機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國缺乏這類風洞。
印度的風洞能模擬5一12M的飛行試驗,這應該是一個很高的水平,這個水平甚至超越了俄羅斯,從早前印度稱成功試射超高音速飛行體來看,印度風洞應該發揮了關鍵作用。
-
6 # 東海西山孫
印度風洞突破應該有其技術積累,因為印度多年研究生產光輝戰鬥機,在風洞知識上不是空白,裡面不可或缺的應該借鑑到俄羅斯的經驗。所以印度的風洞突破不應該被驚訝,是必然發生的事情,只是早晚的問題。對於印度的軍事生產我們不能一味嘲笑,瞧不起別人,每個國家都在進步,我們如何做到發展更快才是關鍵。不然我們也會像一些美華人、歐洲人一貫高傲自大,認為中國還活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正視現實,有效應對。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
7 # 海馬眼鏡
造得出風洞不等於能造得出一流水準的飛機,就像有好槍不一定就能打出十環成績一樣。我們不和印度去比,要比就和歐美國家比,一步一個腳印,從追趕到超越。
-
8 # 勤勞的軍建
印度風洞技術重大突破,會是誰發明的技術呢?
前段印度對外公佈他們也研製出了風洞,一時國際上議論紛紛,有的說是美國幫助研製出來的、有的說是在俄羅斯幫助下研製出來的等等,其實這次印度風洞的研製成功,是印度他們自己研製出來的。
我們不能還用老眼光看印度,印度這幾年科技進步不小,相繼研製出了光輝號三代戰機、“烈火”導彈,並且還研製出了能帶核彈頭的導彈等等。他們國防部最近還雄心勃勃的對外宣佈,準備籌備建造大型航母。所以我們不能小瞧印度目前的軍工生產能力。
作為中國的華人們,因為經過幾次中印戰爭,都對印度有看法,但不能小瞧他們。以後做好本國的事情更好應對就是了。不管怎麼說印度的軍工生產與中美俄還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他們還沒有研製出航母、五代機、核動力航母、1萬多公里的洲際導彈、也沒有自己的衛星導航。所以印度目前的軍工技術,還落後於中美俄二十年。
-
9 # 放XUFANG
印度人口眾多,由於貧窮而學習特別克苦,成績出眾,美國許多一流工程師,CEO都是印度人,印度許多技術的重大突破不在意外。而且西方國家對印度沒有技術封鎖。
回覆列表
風洞是誰發明的?二戰的時候,德國就建造出來10馬赫高超音速風洞,然後被美華人繳獲並仿製了。至於風洞這個概念,1901年,萊特兄弟就用風洞來對他們發明的飛機進行測試了。所以,風洞的發明至少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了,二戰的時候就能實現高超音速風洞了,這並不是一個新鮮玩意兒,印度整個風洞出來和“發明”沾得上邊嗎?
依據《防務世界》網站12月20日報道,印度國防研究與研究組織(DRDO)於12月19日在海得拉巴市揭幕了一座最新型的高超音速風洞設施,該風洞設施可以模擬5-12馬赫的超音速氣流。這個風洞算是技術含量最高的那種超高音速風洞,確實需要巨資,同時也是使用費用最高的那種風洞。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二戰就有的高超音速風洞,現在印度造出來有問題嗎?
基本上來說,現在限制風洞的最大因素是“鈔能力”!風洞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技術對任何一箇中等以上的國家來說都不是什麼瓶頸,但風洞是最有名的“碎鈔機”,所以不是隨便哪個國家都敢上風洞的。尤其是,建造風洞需要巨大資金,而每次的試驗費用也是天價。所以,許多國家或許咬咬牙也不是建不起來,但肯定是用不起,每次試驗費用才是風洞的大頭。
印度能夠啟用這個檔次的風洞,只說明瞭一件事兒,印度的腰包確實鼓起來了,玩得起“碎鈔機”遊戲了。至於這種風洞的技術,確實是風洞中最高檔次那種,但風洞的技術並沒有高到高不可攀,印度可以在全球自由“買買買”,解決風洞的技術問題還是毫無問題的。
有了這個水平的風洞,大概過上十年八年,印度的導彈、飛機等等的氣動外形都能上個檔次了。但前提是,印度要造得出來,還要玩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