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9茯苓說

    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詩人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

    上元二年,詩人求親告友,終於在成都蓋了一所茅屋,有了一個棲身之所。可是到了八月,大風破屋,大雨接踵而至,衣衫單薄的詩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屋上的茅草被吹過江去。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試想一下,如果詩人不是十分貧窮,又怎會因大風捲走茅草而心急如焚;如果兒童不是十分貧困,又怎會冒著狂風去撿並不值錢的茅草。“自嘆息”的“自”字,下筆沉痛,遭受不幸的遭遇無法與旁人訴說,只能自己嘆息,這是何等的悲涼!

    不過作品寫到現在,都是結尾的伏線。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這也是全詩中我最喜歡的一句。鏗鏘有力,大氣磅薄,讓我感受到詩人從痛苦的生活環境中迸發出來的激情與力量。

    自身尚處在艱難困苦之中,卻聯想到類似處境的無數窮人,可見詩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詩人有著“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高尚品質,有著憂國憂民的情懷。此詩不僅寫詩人自己的苦難,更重要的是表達天下寒士的苦難、社會的苦難。

    《孟子》中有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我相信,如果我們都能多為他人著想,這個時代有望成為我們嚮往的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期待了多天的西部決賽,哈登和杜蘭特的表現有沒有打消你對火箭輸球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