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墨娛
-
2 # 行走在大路上
于丹的心靈雞湯有毒。她讓人們忍,面對社會不公不義之事,要克己復禮,要隱忍,要返回內心,不要反抗,去求得內心的平靜。典型的精神勝利法。
-
3 # 興海亭
謝謝邀請。于丹,曾幾何時,文化界炙手可熱的紅人,口若懸河,高談闊論,擲地有聲,把孔孟及其相關論著捧為至高無上之“妙論”,包治社會百病的“心靈雞湯”。但是,從她出現的那一天開始,我就懷疑究竟這個“心靈雞湯”是誰配製的,說幾千年前的兩老頭,於情於理說不過去,如果真是,當年中國的思想先驅何以要打倒“孔家店”呢?應該是新的環境下於丹女士借中華文化復興來個借屍還魂,借孔孟之屍還於丹之魂吧。所以後來銷聲匿跡,近傳跌下神壇。
-
4 # 藍音
9月29日,
說于丹打著滿口的人義道德,打著〈論語〉
說故事,
去小學生中間演講去賣她的書。
-
5 # 老七35341
謝邀!今早好幾位邀我回答這個問題,那就閒聊幾句。首先於丹跌下〈神壇〉?我從沒認為她的言論,至尊到〈神)的境界!前些年,她在中央臺(百家講壇〉風風火火,我也聽了不少,她的書我也讀過,移動公司送的。也就覺得她的文學水平較高,口才很好,不管講什麼,一入題目,猶入滔滔江水,娓喔道來!讓人入迷。但當時沒有負面效應。我聽也就覺得充實一點知識。反正電視除了新聞,別的任何節目也沒在意。但時間一長,她的論點在學術界引起分岐。學術上對我們來講,深不可測!也不是大頭百姓能弄明白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說任何觀點異議不要把問題定論太大高!什麼(神壇)?能到那個境界嗎?不要為這些爭名奪利的是是非非去傷神最好!天下之事,隨遇而安!六六老翁妄評。
-
6 # 麗麗99616526
于丹一直就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人,有人喜歡她,有人討厭她。
于丹教授,文化人,鑽研論語十幾年有很深的文化底蘊,無疑,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女人,能說會道,還寫了很多書,前些年比較紅火有名氣,現在基本沒有她的什麼訊息了。
論語孔孟之道,無非就是心靈雞湯,而且孔孟之道舊觀念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雞湯開始喝還覺得新鮮,喝多了就沒啥新奇感了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于丹有才華,但人無完人,光環太多,高處不勝寒,歷史發展規律,登高必跌重,跌下神壇很正常。
對於丹教授,本人表示不討厭也不祟拜,關注不多。
-
7 # 湖泊廣闊
于丹是個教語文的,不是教國學的,對國學近乎空白!她把論語等當作文給學生講寫作知識!可是,那個所謂伯樂不知何時把她請上講壇講論語國學?而這個不自量力的女人,以為自己真的很淵博,不知自己幾斤幾兩,就大膽上了講壇,班門賣斧子!講話時,那個姿勢,儼然一個演員!口若懸河,津津樂道,滔滔不絕,語氣抑揚頓挫,好一個瀟灑,儼然演員唱戲,手舞足蹈,無所不知的大學問家!其實,自己的水平自己知道!聽到人中權威滿是!
講的內容,基本都是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牽強附會!孔子放個屁,他就說孔子的屁都聽起來是一首美妙的旋律!許多觀點都是對青少年的毒害!
我開始不知道,結果那個人出了名!我在書店想買于丹的本書看看,結果看了不到兩頁,火冒三丈!全是謬論!足見這人對學問如同兒戲!那是一個搞學問的!是一個歌唱家!
如果這個人不下去,對中國青少年是毒害非淺啊!
舉一個例子,于丹有一個這樣的立論:“”錢財是人的負擔!“”意思是說,沒有錢人才最自在!我弱弱的問一句,于丹,你的工資大概不領吧!于丹是全國學問界收入最高的,1000多萬,不知是否把這些錢捐給困難的人?因為,你教育我們,錢多不好!
足見此人,只顧掙錢,昧著良心,利用青少年幼稚無知,現自己好像當代孔子。荒唐!這也反眏媒體編輯的水平和是非辨別能力太差!反映媒體以經濟盈利為中心的普遍問題!希望中央能制定媒體方面的法律!對他們的節目內容,進行必要的約束,讓媒體為社會主義思想服務!
-
8 # 1蒙德萊曼1
于丹是北師大博士生導師,她知識淵博,這是無疑的。她2006年上CCTV《百家講壇》講《論語》心得,隨後又著述併發行《<論語>心得》等國學書籍,開始時,便遭到了一些人的質疑,甚至在《<論語>心得》首發式上遭到了一些人的抗議。在隨後的一次記者採訪中,于丹對質疑作了迴應:我不是解釋《論語》,我是談談讀《論語》的心得,就算是一個普通的老太婆也有這個資格吧。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水必湍之”。于丹上《百家講壇》講《論語》心得,不是她想上就能上的,是要經過有關程式稽核的,那又為何會招致那麼的非議呢?易中天教授的評價是太商業化。而且她確實有點芒太露,招致一些人的嫉妒。同時,有的人不分青紅皂白,人云亦云,進行潑水,更有甚者,幹著牆倒人推的傻事。
其實,《論語》因為年代久遠,很多孔子的話都沒有統一的解釋,臺灣學者陳大年便著有《<論語>臆解》一書,專門收集了歷代名人對《論語》中一些的不同註譯。由此看來,即使于丹的心得理解不同也不足為怪,又何須上綱上線,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呢?
-
9 # 樂山樂水317317
唉,當下,沒有幾個認真做學問的啦。過去提倡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已經不復存在。牆倒眾人推。在阿語奉承,吹毛求疵拍馬屁的時候,得過且過吧
回覆列表
于丹能不能稱得上是娛樂圈的人物呢?是,也不是,論學問資歷,于丹是屬於文化講壇的一顆明星,但關於她的話題,卻經常出現在娛樂版塊裡,為什麼會這樣?
2006年,于丹突然就火了,火得和易中天肩並肩。要說這心靈雞湯的源頭恐怕就是從於丹這兒開始的。人們百忙之餘總有些脆弱情緒需要安慰,于丹便“送溫暖”來了,這和趣味性的易中天不同,于丹以一個國學大師的身份,引經據典,把《論語》、《莊子》煲成一鍋鍋濃郁的雞湯,讓聞到的人甘之如飴。
再加上于丹對新聞、時下娛樂熱點、電視傳播都是如數家珍,伶牙俐齒,講話完全不要草稿,信手拈來,這就不得了了,她不在娛樂圈火起來天理難容。
火起來的時候于丹才40多歲,就已經擁有了無數璀璨奪目的光環,北大教授、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正大綜藝》、《環球》的節目撰稿人,還是2001年申奧策劃……
聽她講話,能學到不少的國學知識,不管是不是強行往雞湯靠攏,她的學識是毋庸置疑的。這樣的躥紅速度自然會有人眼紅,有人質疑,但這種人是少數。他們本身也有極高的文化素養,他們喜歡往深奧的地方研究,無法接受傳統文化被裝進新的瓶子裡,更無法接受一個女人能把國學深入淺出講得如此易懂。最令人氣憤的是,她還那麼年輕,就突然那麼”成功“!
崔永元曾說:于丹真難請,因為正是最紅的時候嘛!
有最紅,就必然有不紅的時候,老崔這話說得確實有些促狹了。這愛使焉壞兒的性子在某個“高層論壇”上也出現過,當時到了每人推薦一本書的環節時,老崔說:我給大家推薦《<論語>心得》,為什麼要看,我不知道,反正別人都在看……《論語》心得是于丹的暢銷書,當時于丹也在會場,這口氣當然只能嚥下去。
同樣是文人,老崔還是看得比較長遠,于丹這紅火勁果然沒有持續很久。她迎合了市場需求,但是沒追上市場變換的速度。
一些人的心理就是這樣,特盼望一個身在高處的人摔下來,想看看跌落神壇時他們有多狼狽。
於是,于丹真的跌落神壇了,有人說她在國外耍大牌,有人說她在某大學講壇上被人轟下臺,這些都不重要了,人要是倒黴的時候什麼P事兒都能變成大事兒。
說實在的,我是沒資格去評論這樣一個有真材實料的文學大家的,但是眼看著她從爆紅到低調,感覺有些戲劇化。所謂的跌落神壇,也不過是在公眾的娛樂版塊裡消失,她的一些著作已經翻譯成幾種語言版本銷往國外,其中一本還獲得了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在中國頒發的版權最高獎項——版權金獎。
火的時候是好事,大家透過她接觸瞭解到了很多中國傳統藝術文化,不火了同樣是好事,學者終歸不能總像明星一樣在舞臺上做娛樂大眾的事兒,靜下心來繼續研究國學倒也不失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