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沐依蘿
-
2 # 讓我們來慢漫說
以自己舉例好了
1疏離感,很少和父親交流小時候一年回來一次。說實話現在因為父親的努力家裡還可以了,但是總有一種疏離感。畢業以後急切的要找一份工作養自己,總感覺畢業以後父母就不理自己了。
2焦躁,或者說沒有安全感。小時候常年父母不在家,養成了松鼠病。看見什麼就像收著以備後患。
3自卑,因為常年父母不在家。總覺得凡事要靠自己,日常生活中了繁瑣事就夠耗空心力了。就算家裡能幫付一個首付讓我找女朋友也不敢,覺得那是父母的不是自己的。才畢業覺得一無所有,喜歡人的資格都沒有。
其實我還算好的母親只是去忙了幾年,常年父親不在家。身邊有常年父母外出打工的小夥伴,他們有些比我偏激多了。或者是揚言斷絕關係,其實還是關心父母。急於想在父母面前做出成就。記得阿姨聊天的時候邊說邊,現在他們已經不出省打工了,和他們兒子關係緩和了很多了。
和父母一起真好
-
3 # 真不知道取個什麼名字好
農村家庭,在家務農可能養不活一家人,所以很早爸媽就外出打工了,除了寒暑假跟爸媽在一起,其餘時間都呆在別人家,但是幸運的一點就是我學習沒被耽誤,雖然考上的只是一個普通二本學校,但是相比我們村同齡人,已經算好的了。
說說現在的我:
1.獨立
從小爸媽不在家,所以不敢撒嬌,事情如果自己能做到的都自己完成,所以到現在,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麻煩別人;上學的時候,錢都是爸媽給的,不好多花,因為覺得不是自己的,買個東西都是挑便宜的買,現在工作了,自己掙錢了,買東西也沒那麼挑了,自己喜歡哪個就買,雖然花錢多一點,但是沒什麼壓力,大不了再掙唄!
2.自卑
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有時候看到同齡人有好吃的零食,有新奇的玩具,自己什麼都沒有,都覺得不好意思在一起玩,一直到現在,這種自卑心理都還在,總感覺比別人差點。
3.內向
因為呆在別人家,所以不敢說太多話,害怕說錯話,就一直憋著,漸漸的,自己也就不愛說話了,即使爸媽在身邊也不說話。長大後發現,其實我並不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和同齡人相處話還是很多,有時候就是一個話嘮,但跟陌生人打交道還是有點放不開,如果和長輩呆在一起,那就更少話,基本問什麼答什麼。
4.性格(這一點應該是自己的問題)
初高中的時候,性格有些古怪,很任性,經常板著臉,上了大學,看了些書,也一直在反省自己,才慢慢改變,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成熟吧!
雖然是留守兒童,但是能理解,如果不外出打工,現在的我不知道會在哪裡,也許會比現在好,也許…比較喜歡一句話,活在當下,我喜歡現在的生活,也在朝著更好的生活去奮鬥,加油吧,騷年!
-
4 # 魔心豆
我周邊有幾個朋友算的上是留守兒童,童年時光與親戚在一起生活,一年上頭難得與父母見上一面。他們獨立自主,同時也敏感脆弱,很早熟。我和他們這類朋友在一起,總是被保護的角色,我童年不僅有父母相伴,而且又爺爺奶奶的特別關愛,親友的喜愛,屬於蜜罐裡的孩子。
對於當年的留守兒童來說,是羨慕嫉妒的。
在童年的甜蜜上,我是幸運的,但在現在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及當年的留守兒童們。他們辦事的能力遠遠優於我,更容易得到眾人的欣賞,獲得工作上的成就。自強、自立、穩重、好強,是他們的最大的閃光點。而像我這類的,在工作辦事上隨意些,任性些、不太愛爭搶,所以我現在是自由職業者,隨性、無章序的辦事風格。
在情感上,當年的留守兒童,自尊心強、自卑、孤僻、敏感脆弱,這一系列的負面性格大都會出現,他們在處理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的人際關係(如:密友、愛人)能力較弱。能遇到包容、寬容的親友固然好,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需要自我調整自己的心態,彌補自己的性格不足。這些是跟隨一輩子的,根深蒂固。只能自我控制,若過於偏激,最好是找心理醫生,不然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後果。
這是當年的留守兒童長大後,他們的兩面性,好的,不好的。
-
5 # 秦時星月
我們村,楊凡是90年的,他弟楊曦是93年的!爸爸去南韓打工,好多年才回來一次,媽媽在國內,但也在外省上班!一怕家裡有個事,兩口都出了國,及時趕不回來!農村就家長就只有兩個年邁的爺爺奶奶,都七十多了吧!學校開個家長會,奶奶去參加~從小楊凡就很少在外面惹事生非,他怕家裡沒有人替他撐腰!小時候,他恨父母的狠心,漸漸大了,他明白,他們家負擔太重,上有爺爺奶奶,下面他弟兄兩個~爸媽要給他們哥倆買兩套房子,娶兩個媳婦,所以楊凡比較刻苦讀書,最後考上了大學,聽說現在在一家公司當白領!有女朋友,快結婚了吧!
弟弟楊曦就比較調皮搗蛋,常常惹爺爺奶奶生氣,也不懂事!放學回家,就知道問老人要零花錢!藉口他的作業,爺爺奶奶不識字更不會教他!整天不交作業,考試時,是班裡的倒一倒二!爸媽不在,沒人約束!週末就去拿錢泡網咖!初中畢業,不學無術,學什麼都不專心,半途而廢!整天和一群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爸媽著急了!這樣下去!小兒子肯定學壞,犯法坐牢!媽媽辭職回來,但十七八歲的小夥了,媽媽說幾句,就是大吵!楊曦,怒斥母親:“為什麼小時候,別的孩子都有爸媽在身邊,他和哥哥卻沒有!每次開家長都是走路巍巍顫顫的奶奶去,……”
媽媽只能無奈又自責的坐在一邊,默默流眼淚!
前段時間,
-
6 # 花田一分
留守兒童長大都比較偏執 沉默內向,內心充滿怨恨,怨很父母該管孩子的時候沒管,也沒有掙到錢。也有很開朗樂觀的 因人而異 因情況而已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想法,一定要多陪孩子,一定要教育孩子正確的三觀。可是時光不倒流
留守兒童還有個特點,總是討好別人,看著她在笑,其實內心很痛苦
-
7 # 楊X樂
接著說,本人接觸過的留守兒童不多,說個比較熟悉的,在年少的時候比較叛逆,可以說叛逆期比較長。長大後步入社會隨著見識的增長接觸的人群其觀念也會發生變化。現在家長們對於留守兒童的普遍說法是“不善言談,可能是性格造就,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和父母之間比較疏遠”。其實現在不管農村也好城市也罷,留守與不留守已成為常態,就像現在留守老人也有很多。我們所處在這個時代不能跟80年代相提並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這代人的壓力很大。電視劇裡經常演說單親家庭的孩子長大以後可能會人格不健全。都是片面的說法,不管能為社會做多大貢獻,只要形成合理的人生觀,價值觀,有責任有擔當,不危害國家和集體的利益,哪怕沒有成就也是一個合格的公民。
或許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幾個曾經年少輕狂的朋友,現在看看,都已為人夫為人父,有責任有擔當,更多的是考慮“生活”這本經。一個善於思考人生,生活,家庭的人,他能“壞”到哪裡去呢?
-
8 # 途記
嗯,我就是留守兒童,大學已經畢業兩年了,現在過得很好。
記得小時候最開心的時光就是過年了,不是因為過年有好吃的,而是因為思念了一年的父母終於回家了。村裡很多小孩都是留守兒童,我們經常一起玩,和兄弟姐妹一樣,彼此照顧著,都知道沒有爸媽陪伴的日子是多麼孤單。
年初的時候,父母又要外出打工了,他們剛出去那幾天,我們這幾個孩子就抱著一起哭,彼此安慰著,嘴上說父母也不容易,他們肯定是迫不得已才出去的,但是心底有一千個一萬個捨不得和不願意。
沒有父母的陪伴,我們變得更加獨立、堅強。沒有人給我們買玩具,我們就自己製造玩具自娛自樂,打石子、玩泥巴、釣龍蝦、跳房子、打珠子樣樣精通。沒有人父母的關心,我們受委屈了有苦往肚子裡咽。
有的時候還得跟著爺爺奶奶一起去地裡幹農活,雖然很辛苦,但是也讓我懂得了一切的來之不易,讓我更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幸福。
那時候也沒有現在那麼多關注留守兒童的慈善機構,當然,我們也不需要這些,雖然很苦,但我們也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別人無法體會的童年樂趣。
正因為這段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讓我懂得更多也學會更多,並且還要感謝這段不一樣的人生經歷,讓我的人生更加的精彩。
現在,我過得很好。
-
9 # 有微笑的快樂
我認識的兩個留守兒童有著不一樣的命運和人生,他們有個共同點就是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先說年長的一個吧,因為長輩的溺愛和沒有父母的管教約束,在上小學時他就是個十足的壞小孩,上了初中後就更不得了,抽菸喝酒,拉幫結夥,打架鬥毆,被開除輟學之後跟一個小太妹結婚,早早的就當了爸爸,後來走上社會魚龍混雜,染上了毒癮,害人害己,現在已經在牢裡呆了好幾年了!而另一個截然不同,她沒有變壞而是變得太乖太好,沒有父母的關愛讓她變得孤僻自閉,學生時代就十分不合群,雖然成績和長相更方面都很優秀,但是依然沒什麼人接近沒什麼朋友,反而常常被欺負和嘲笑,漸漸長大了變得墮落和頹廢,走不上社會,成為了家裡蹲的殘人,有點厭世和消極,雖然很可憐,但感覺沒有人能幫得了她!
留守兒童現在其實也受到了一些關注,但是很多父母為了生活賺錢背井離鄉,還是沒有辦法改變現狀,希望社會上或則學校裡更多人來真誠好好的關愛教育他們,不然事實就是這樣,他們更容易引發各種心理問題,成為對社會無用的人!想想農村的留守兒童真的很多,看到回老家時村裡那些兒童有的被長輩喂的胖乎乎的,有的長輩不會打扮髒兮兮的,感覺像到了貧窮山區一樣!相比我們有時候還感覺父母陪伴的少疼愛的少,想想自己幸福快樂是會多些!願每個兒童都能快樂健康的成長,好好學習,好好長大,好好生活!hope :不孤單!多有愛!
-
10 # bb容rrr
我個人覺得留守兒童跟別的兒童沒有區別,我們也不能因為是留守兒童而對別人抱有偏見。我也是留守兒童,小時候曾經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在山村讀書,我的日子一樣過得很快樂,也沒有說會產生什麼反社會反人類的心理。留守兒童對比其它兒童其實也只是缺少了父愛母愛而已,雖然關心不夠,但是那也是因為生計所迫。
作為留守兒童的我,現在過得怎麼樣呢。我現在在讀著大學,準備考研,雖然還在讀書,但是也已經在一個公司實習了。不是說我自己過得怎樣,只是留守兒童一樣可以好好的生活好好的過日子。其實我們對比別人並沒有缺少甚麼,有很多東西我們都要去學會體會,當我們踏入這個社會的時候,我們也會懂的。總而言之,無論是不是留守兒童,都要好好努力,終有一天會成功,對自己還是對孩子都是一件好事。 -
11 # 風雲客棧琵琶女
這個事得看自己。童年時父母常年在外地忙於工作,不習慣老人的生活方式,我自己選擇去寄宿學校唸書,別人都想家,我剛開始想家、但是後來就習慣了一個人。
小時候會羨慕其他孩子有父母來接回家,也經常想自己父母來接,但是後來漸漸的就更喜歡沒人束縛的感覺了。父母對我關心更多是物質上的,但是我有什麼毛病大人也不知道,父母不在身邊性格會很孤僻,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種經歷,所有的好與不好也都只是一個過去式,沒有父母的關心我也一直很要強,但是確實會比父母帶大的孩子在童年多許多稜角,少了很多的關心,也不懂得體貼別人。
但是長大以後才發現過去只是過去,父母帶大的孩子和留守的孩子都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就看自己能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了,別把沒人管當自己放任的藉口。
我朋友就經常覺得他的父母太限制他了,想要自由,而我那時候沒體會過被誰管制的感覺,幹什麼事情也沒有大人在身邊嘮叨。所以後來我和父母帶大的孩子一樣,更多點自立,並沒有因為沒人管就放縱自己,我也一樣有自己的目標並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但是想告訴各位父母一句,最好還是自己帶孩子不然孩子會出現很多問題大人都不知道,小孩也不敢和大人說,如果生了孩子卻沒有精力照顧好他反而是給自己孩子帶來的一種災難,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會比其他孩子缺少關愛,這是哪一個父母願意的結果呢?
-
12 # 樂觀是個好態度
生活在農村,如果僅僅靠種地是不可能滿足開支的,所以大部分年輕力壯的都外出打工掙錢養家,留老人在家照顧孩子上學。上小學時身邊好多小夥伴都是父母出去打工了。上小學時還特別羨慕他們,因為他們每天可以有5毛或者1塊的零花錢,而我只能帶家裡做的一些餅啊,脆饃片當乾糧。小時候也沒覺得留守兒童沒什麼不同,他們也沒有自閉的性格,每天都在一起瘋狂打鬧。相反有一些不開明的家長,自己沒有出去打工,在孩子讀初中之後,就覺得孩子生活費學費都花太多了,早早地把他們支出去打工。而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相反眼界變得開闊,反而說服孩子努力讀書,他們依舊每年出去打工支援孩子上學。然後免去了沒錢這一後顧之憂,和我一起長大的那些留守兒童順其自然地進入了大學學習。
-
13 # 月芽媽媽努力呀
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三歲伯伯家,三歲半姑姑家,四歲二姨家,五歲外婆家,十三歲到大學畢業都是自己上學住校,週末回外婆家。爸媽過年回來一次,所有的親戚都說我懂事乖巧勤奮好學。連我自己都相信了。初中認識了男朋友,他很愛我,細心呵護,也是他讓我感受了愛。我像一個被寵壞的孩子,脾氣暴躁,蠻橫無理,性格里被壓抑的一面似乎一下爆發了。那時候我才明白,寄人籬下的日子壓抑著自己,我必須察言觀色戰戰兢兢生活,乖巧懂事忍辱負重去討好每一個人,為了早點獨立,我拼命讀書,把老師視為親人,差點被一個流氓老師攬進懷裡。不想很官方的去說,感謝那些受苦受難的日子。因為只有我知道,那些日子裡受盡委屈,珍貴的童年沒有讓我無憂無慮,迄今為止,爸媽依舊重男輕女想壓榨給我。我戒備心很強,很多人走不進我心裡,外婆去世後,人情被我看的很淡。親戚不過是在爸媽面前逢場作戲,背後一套的人罷了。另一方面,自尊心強,特別害怕別人說自己爸媽不要我。偶爾,看到別人爸媽對那麼女兒的寵愛會自卑,心裡會痛。。。畢業後拼命買了房,把爸媽都接到身邊,但是,他們依舊沒有給我愛,一心惦記他兒子。我暗自發誓,以後我一定要個姑娘,給她所有的愛。
-
14 # 莫傷悲因果終有時
我不知道我算不上留守兒童,8歲父母鬧離婚,母親離家出走了,父親為了生計出去做生意,下雨天才在家,有時候十天半個月回來一次,我跟13歲的姐姐相依為命。錢我是不缺的,父親做生意有錢。但我沒有愛,沒人管我,姐姐可能稍微大點懂事些,我就越走越歪,父親只有在期中期末考試的時候問我要成績單,他只在乎分數,要是考的好就好好獎勵,不好就一頓打。這樣的家庭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比留守兒童還可憐,因為後來父母離婚的,母親沒有要到扶養權,我恨她,也恨我的父親!別人都有完整的家,有父母而我只有自己,我好強要面子,和姐姐也不是太親近。在學校也就兩三個朋友,算得上獨行俠,我很孤獨!後來逃學打架,用盡一切方法傷害自己。其實我的成績一直都可以的,只是有點偏科,數學不行,每次考試成績出來父親看到數學成績就罵我打我,他為什麼不看看別的呢?數學沒天賦我也沒辦法,但別的成績都很好的,他卻不在意。就這樣我連別的成績也不行了,不想學,就因為一科不好別的成績都被抹殺,學了幹嘛,又沒人在乎我的感受。要是當時有個人在我青春期的時候稍微引導一下我也不會是這樣的我!雖然現在我也過的不差,但不是最好的我!
-
15 # 尋找夢之隊
各有各的的命運。
第一種:大概中專畢業之後就出來打工了,和他父母性質差不多。
第二種:學習方面比較好,估計現在還在學習深造。
第三種:結婚生子。
第四種:還在打工,但單身。
第五種:也是最少的,單身,未打工,瞎混。
-
16 # 青青答說
我就是曾經的留守兒童,實話說離開父母生活,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有莫大的傷害。要說長大之後 ,其實和非留守的人相比,差別不大,該幹嘛還是幹嘛,上學時也不會覺得和他們有什麼區別。
總有人誇大留守兒童得到的傷害,但是我不得不說小時候心靈上的傷害確實很大,長大後變堅強了,也理解了父母,多走出去看看,發現世界還是很美好的。
我身邊也有不少朋友也是留守兒童,但是如果不問,真的看不出來誰才是留守的。
很多人說,留守兒童得不到更好的教育(雖然缺少父母的教育,但留守兒童卻有爺爺奶奶輩的教育),缺少母愛父愛(但多了更濃厚的祖孫情)。很多人說他們比較叛逆,這樣說其實真不好。你覺得他叛逆,其實那個年紀的孩子就是如此,再加上和父母關係不親密,可能父母說話方式也欠妥,就會讓他們更加牴觸父母,牴觸長輩,畢竟在他們難過迷茫的時候,父母沒有參與,說沒有埋怨是假的。
但是你們不知道,大多數留守兒童在長輩和同學面前是不一樣的,他們不會是那個不懂事的樣子。長大後大家也都懂事了,也不會因為留守而更難以生存在社會上,都是一樣的。
所以大多數留守兒童長大後並不會因為那段記憶,而對他們的人生造成太大的影響。
回覆列表
我的表弟就是一名留守兒童。
表弟是98年的,由於表弟的父母都在農村,而農村人要想賺錢就只能把孩子丟給老人照顧,自己出去打工。表弟的父母在表弟一歲半那年雙雙去了上海,所以表弟早早的就成了留守大軍中的一員,每天就是出去瘋,爺爺奶奶也管不住。表弟的父母一般只在過年的時候才回來一次,有時候年關人少,廠裡的加班費一多表弟的父母就一兩年也不回來一次。表弟對父母的印象僅僅存在於臥室裡的結婚照片上,還總是問他的爺爺奶奶,那上面怎麼沒有我呢?
表弟的頑劣是村子裡出了名的,打架什麼的都是小事,有一次還連大隊的喇叭都給打壞了。這樣頑劣的表弟,自然學習也是平平,初二的時候拉幫結眾弄了個什麼“狼幫”,自己當了個幫主,底下人天天問低年級的學生收保護費,最後被老師知道了,罰他在家裡思過半個月。
半個月後表弟又去上學了,但是心思更不放在學習上了,初二下半學期,表弟就退學跟著父母出去打工,剛開始在小飯店幫忙,後來就進廠幹活,一個月四五千塊錢。現在農村的大學生真的不多,多數農村父母覺得女孩大了要嫁人讀書沒用,男孩子要掙錢才是本事,人家打工的熬幾年也能買房買車。所以留守兒童一般都是走了父母的老路,然後再無限的迴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