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猛獁
-
2 # 一線天
這個問題很有前瞻性,本來大資料、雲計算、AI這些新高科技的東西,就連各大高校也屬新開專業課。對我們尋常百姓來說,對這些東西更是雲裡霧裡。所以,大資料時代下最令人害怕的事,還真說不清楚。但憑自己的生活感覺,假如那天早晨起來,網際網路癱瘓了,手機不能上網了,網上銀行停了,支付寶、微信、銀聯卡不能刷了,電話不通了,飛機不能起飛了,火車不能跑了,機器人"罷工"了,無人駕駛車輛像無頭蒼蠅一樣亂闖亂串等等。一句話,所有電訊資料資訊被幹擾消除掉了,或因為天災,或因為系統病毒,或因為戰爭等。我想,這是不是大資料時代最害怕的事了。可以這麼說,一天兩天,大家還能忍耐。一週兩週,有人會精神錯亂。一月兩月,不少人會自我了斷。一年兩年,地球回到50年前。大資料提高了人類的生活品質,同時也附加給人類對其的依賴性,就像現在城鎮人口每日都離不開水電氣一樣。可以這麼說,大資料時代最害怕的事,就是周圍沒有了大資料。當然,實際生活中,有時候周圍沒有了大資料,那只是暫時的,區域性的,有限的。要說長期的,全球的,無限的沒有,那可能只會發生在科幻小說裡了吧。
-
3 # 糧倉開土
大資料時代已經成了現在的趨勢。大資料給我們帶來生活,工作,學習,科學等各方面的效率提高和便捷。
同時也給我們帶一些擔憂。
1、生活軌跡的隱私。大資料可以根據GPS軌跡可以記錄我們的工作,生活規律和習慣,從而可以推測我們的職業,經常的活動範圍變成了間接跟蹤。
2、記錄我們消費習慣,可以篩選出我們的消費層級。對於高消費群體和保密群體肯定會對財產的不安全性帶一些負面的隱患,讓一些不法分子竊取我們的資訊。
3、私密性消費會被無形的記錄下來。個人生活中會存在很多有關個人隱私的消費,若大資料全部記錄下來,會讓人變得消費焦慮不安,而又被迫無耐。
4、擔憂個人資訊的外露。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大資料的便捷,倒賣使用者的資訊,從而會導致個人財產和隱私的外洩。
-
4 # 玩物雜談
大資料本身做為一門技術,並不會帶來什麼危害,關鍵是人們怎麼使用大資料。小則使用大資料獲取使用者資訊,傳送垃圾資訊,厲害點的使用大資料進行電信詐騙,或者前段時間利用大資料進行殺熟的新聞,
最大的危害莫過於利用大資料出賣國家和民族的資訊給國外,以此獲取利益。
-
5 # 牽牛創意
大資料時代下最令人害怕什麼?
其實,已經有一些這樣的跡象了,像《生化危機》裡一樣,由機器控制了人。現在的大資料,記錄了整個人的生活軌跡,消費習慣,然後透過機器自動的演算法給人推薦,從而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慢慢地也許就會變成,機器想要你去哪裡消費,你就去哪裡消費,人變成了機器,機器控制了人。
大資料,當你連入網際網路時,一切資料就已經被收集了,就好像全身赤裸得擺在機器面前,毫無隱私可言了,做了些什麼。在方便了生活的同時,也慢慢失去了思考,跟著機器的節奏在前行。
舉個例子:就拿自媒體來說吧,以前的使用者,喜歡看文章,所以機器收集起來使用者的資料,發現使用者喜歡哪些型別的文章,喜歡多長的文章。就會透過點選率,閱讀完成率等等,反饋給作者,而作者就會根據得出來的資料,進行創作,從而導致,標題黨的橫行,編故事的橫行。這就是 典型的機器透過-學習使用者行為-反饋作者-影響作者創作-再輸出給使用者-影響使用者行為。(可以說是控制了人的一些習慣,或者影響了人的習慣吧)
總結:總之大資料時代給人帶了方便同時,也慢慢的影響了人,也讓一些人慢慢失去了思考,慢慢接受了機器的“引導”的生活。
-
6 # 心的菩提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無畏。這三畏歸納起來三個字——畏真相。
我們來看看大資料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不同的人,不同的機構,不同的研究者對大資料的理解側重點不同,對大資料的定義皆不同。
麥肯錫將其定義為,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傳統資料庫軟體對其內容進行採集、儲存管理和分析的資料集合。
高德納認為,大資料是指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最佳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性的資訊資產。
科學發展到今天,大資料改變了傳統以文字為中心的敘事方式,它用資料無聲無息的記錄著我們的昨天和今天。更可怕的是,它會依據我們無意間留下的痕跡,透過人工智慧的分析和過濾機制推斷我們的興趣點有哪些,無止境的推薦相關資訊,這對那些無目標無節制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災難。錯誤的引導,會導致他們越陷越深。
以大資料為代表的媒體也正在深刻地改變著傳播格局和輿論格局,其影響之深出乎人們的預料。原本由社會精英群體支撐的媒體變成了可人人參加,一些不能辨別真假的人會深受其害。
我們更希望,大資料像一隻天眼,能造福於人類。使原本模糊化的社會和個人更加清晰、透明和純潔。
大資料,它無時無刻不在告訴我們“事實就是如此”。
您害怕嗎?我是怕的。
-
7 # 烏辰子
大資料時代,就猶如2000年時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高潮階段。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有其利弊。在大資料時代,最令人害怕的事。
1: 如何保障自己的個人隱私!
在網路大資料時代,什麼東西幾乎都是透明化。連現在的商業也是如此的透明。價格競爭已經沒有太多的優勢。個人資訊,在不經意間就會透露在網路上。不論是個人資訊還是國家安全資訊,大資料時代的來臨,更加的扁平化,去中心化。使用當慎之又慎。
2 :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由於網路上的資訊真假難辨,眼花繚亂。稍不注意時,容易上當受騙。當權益被侵犯時,如何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3:如何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大資料時代,猶如網路科技的倍增器,將科技推向了高潮。正如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所提出的概念。我們正在經受,資訊大爆炸時代。由於大資料的連線,世界上每時每刻都有無窮的資訊場。個人置身其中,如何才能不隨波逐流?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夯實自己核心價值,讓自己在這個時代不至於被淘汰。
當然,大資料的時代,讓經濟飛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質的體驗和提高。演化出了新的商業模式。創出了全新未有的生活模式。
回覆列表
你可以被程式設計。看過《盜夢空間》嗎?就像那樣。只不過這一切都是在你清醒的時候進行的。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可行,畢竟要許多要素配合才能做到。
讓我們來設想一下。人本質上是個資訊處理系統。從外界接受資料,經由自己的處理,再輸送資訊給外界。因為你生活在網際網路上,網路企業擁有你的行為資料和喜好,直到你喜歡吃什麼,家裡用什麼,和誰聊天,聊過什麼內容,可以分析出你的情緒和你的三觀。
假設你是個宅男,你的日常生活都在網路上進行。從網上獲取商品和食物,在網上工作,透過網際網路傳遞你的工作成果。你不怎麼和其他人打交道,也不怎麼出門——這是最容易被程式設計的一類人。姑且就當你是一個自由職業的程式設計師吧。
於是,想要給你程式設計的人就先為你設定一個目標,比方說對某種型別的女生感興趣並且想要追求吧。然後,只給你提供會把你導向這個目標的資訊和物品,例如你每天看到的新聞資訊中,有幾條會和這個型別的女生相關的。你意識不到這些資訊會影響你——但是,它們會給你留下印象。這個過程可能會花幾個月時間,但是它最終會起作用。你看不到其他的資訊,所有展示在你面前的資訊和產品都是精心挑選過的。這些資訊在不斷地強化,逐漸改變了你的觀點。
然後,當你難得地出門去取一次放錯了位置的快遞時,你遇見了一個女孩,剛好是你受過調整的夢想中的那一類。
至於之後的故事,是悲劇還是喜劇,就不好說啦。
這是可以實現。只不過,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宅男,一般沒有什麼被程式設計的價值罷了。
但是!
你意識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