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話精神

    1.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很容易模仿你平時的行為。你給孩子說的話,他們只能聽進去一點,而你平時的行為,他們卻能學進去很多。如果你是以個不耐煩,脾氣暴躁,總是用暴力手段來對待別人,你的孩子也會模仿你,成為和你一樣的人。當孩子還小時你可能沒有感覺,但是孩子長大後,這些行為就會逐漸顯示出來。

    2.瞭解孩子暴力的原因。在平常聊天時,可以詢問孩子在學校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在學習有沒有遇到什麼難題,讓他們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如果你能找到他們焦慮的原因,就能夠減少他們憤怒的頻率。

    3.在家庭裡面建立一個相互尊重的氛圍。可以用語言表達的情感是有限的, 孩子們需要從父母那裡學習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大家生氣時, 不要做出任何反應, 迅速暫停一下,不要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如果你用暴力的方式反擊, 會為你的家庭創造暴力文化。

  • 2 # 使用者2775419033915

    孩子脾氣暴躁,家長很煩心,甚至不少家長“以暴制暴”,用發脾氣對發脾氣,這是不正確的做法。那麼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呢?下面為您介紹十招應對孩子脾氣暴躁,輕輕鬆鬆搞定孩子的壞情緒!

    孩子脾氣暴躁,家長不能“以暴制暴”

    經常看到有些孩子在家長沒有滿足他的慾望時大聲哭鬧、在地上打滾,或撕扯自己的頭髮、衣服,或抱著成人的腿部賴著不走。這些行為稱為暴怒發作。暴怒發作中的孩子往往不聽勸阻、除非成人滿足他們的要求,否則會僵持下去。

    孩子出現問題通常與家庭有關,心理學認為,容易造成孩子性格暴躁的原因有以下幾種:一是家庭不和睦,夫妻之間常因家庭瑣事鬧矛盾,輕者吵鬧,重者打架;二是父母私心嚴重,不尊敬老人等,孩子受此薰陶,便會形成心胸狹窄的不良性格;三是父母教育觀念封建愚昧或因父母一方性情暴躁、獨斷專橫,孩子受到影響。

    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好發脾氣是天生的”,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發脾氣時,也跟著發脾氣,用發脾氣對發脾氣。這種感情用事的方法,絕對改變不了孩子好發脾氣的習慣。有的母親認為孩子好發脾氣拗不過他,就把他推給父親管教,這樣就會使孩子產生“媽媽對他發脾氣毫無辦法”以後他會變本加厲地在母親面前發脾氣。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

    聽大家說,寶寶三歲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所以我最近也開始讓他識字,認字。平常由於工作太忙也沒啥時間陪寶寶,更別說教他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買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兩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寶寶也跟著學,以後不好改(那段時間真是愁死本寶媽了)。

    然後用手機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用到後面都要各種收費不斷。(只能各種吐槽,然後放棄不用)

    然後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她用的【貓小帥學漢字】,不說別的,就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這項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 3 # 久隱517

    發脾氣對於學齡前孩子來說很正常,因為那時他們還沒有具備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每一次發脾氣都是源於一個很簡單的原因:他們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

    1-2歲的孩子往往為想要表達自己的需要但沒有足夠的語言能力而發脾氣,他們對於大人無法理解他們想要什麼、沒有給出合適的迴應而感到受挫。

    3-4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性,他們敏銳地意識到自己的需求和慾望,並且希望堅守他們的自主權。如果得不到支援,他們就會發脾氣。

    總之,發脾氣是無力感的表現,你的孩子越少感到不知所措和無力感,他就越少會發脾氣。所以,大多數發脾氣都是可以避免的。

    如何避免孩子脾氣爆發?

    做好預防工作

    在暴風雨來臨之前阻止它的到來似乎更加的容易。很多時候孩子發脾氣都是可以避免,比如,在做規矩之前,先詢問他想要什麼。 “你想要更多的果汁,你喜歡那種果汁,對不對?”然後再提出規矩:“好的。但是,你需要多吃一些雞蛋,然後才可以喝更多的果汁,可以嗎?”,這樣通常比你明知道他不愛吃雞蛋直接要求他一定要吃的效果要好。所以,我們在意識到孩子將要發脾氣的跡象,將其扼殺於搖籃中。

    分散注意力

    短暫的休息

    將孩子遠離引起發脾氣的任何事、物或人,這給他們平靜的機會和空間,是一個很值得學習的技巧。讓小一點的孩子躺下來玩會玩具或抱著他安靜的坐會。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教他們自我安撫的技巧,比如深呼吸,說話前數5到10個數等。

    自我控制力

    當孩子鬧情緒時,父母是很難保持平靜的。如果你感覺自己也開始變的煩躁,遠離現場,深呼吸,給自己充分的放鬆時間。孩子們從父母的行為中學習的更多。

    幽默詼諧

    幽默是調解矛盾的很好的辦法。如果你發現事情正在變得糟糕,適時地做一些滑稽有趣的事情或許可以起到作用。永遠不要嘲笑孩子,沒有什麼理由會使嘲笑孩子、責罵孩子成為正當的行為。

    談論感受

    小孩子通常很難談論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感受,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孩子們的疑惑和恐懼。幫助孩子們瞭解以及談論自己的感受,告訴他們每一個人都會感到不安和焦躁,要和爸爸媽媽說,發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父母也可以引導孩子談論,比如問孩子“發生了什麼?”或“你感到傷心難過嗎?”等問題,或者詢問孩子可以讓他們平靜下來的方法。

    當孩子生氣時,請記住,所有的憤怒都是為了掩飾和防禦那些更不舒服的感覺——脆弱、焦慮、恐懼、傷心、悲痛。如果你可以讓他回到那些被憤怒掩飾的感情,他的憤怒就會消失。“你不希望媽媽離開,對嗎?當我離開你會想念我,對嗎?”然後你的孩子可能會哭泣,你可以抱著他撫慰他。確保你的孩子感受到你的充分的愛和關注。因為缺愛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更容易發脾氣。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故事閱讀配有動畫,比枯燥的識字紙牌更有吸引力,並且不用擔心孩子會誤吞卡牌造成危險。聽音選字,發音清晰標準,並且最重要的目前所有課程都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我家孩子一直在學,不會像之前其他應用一樣因後續收費導致學習中斷,讓孩子系統的學習我覺的是很重要的。

  • 4 # 善學

    孩子脾氣暴躁,最有效的改善方法是-溫暖你的孩子。聽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脾氣非常暴躁,經常傷害身邊的人,他想改掉這個毛病,但是總也改不了。無奈之下他就問他的父親: 怎麼改這個毛病呀?父親說: 有個好辦法你試試,找一塊木板,凡是發一次脾氣,你就在那木板上釘一顆釘子,提醒自己。

    過了一個多月後,他高興地告訴父親說: 我已經好幾天沒發脾氣了。父親又說: 好不錯,為了鞏固你的成績,今後起一天不發脾氣就拔掉一顆釘子。

    又過了一個多月,他又回來跟他父親說: 我把所有的釘子都拔掉了。他父親非常高興,誇讚他說: 你終於改掉了一個壞習慣,但是他的父親又拉著他的手走到木板前,指著木板說:“釘子雖沒有了,但釘子的孔還留著呢,這說明如果傷害一個人的話,即使你做一點抹平的工作,最後傷痕也會留在他的心上”。

    透過這個故事讓孩子明白,處理事情,與人交流都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有一顆善良的心,當想發脾氣時,先深呼吸3下,然後去想他人的優點,溫暖他人,自己也會有好的收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霍金對人工智慧飛速發展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