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肥宅四爺
-
2 # 情之初
孩子有夢想,方向感明確,肯定要支援,但是前提是以現實為出發點。
題主已經交待:家境普通,就算是在國內知名學府就讀,經濟壓力也非常大,出國上學費用肯定比國內高,甚至高多少倍了。就算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員拚了,流血流汗,全力支援奉獻,滿足了,孩子可以安心在國外上學讀書嗎?恐怕不一定!那學有所成,榮耀歸來也打折了吧。所以我覺得不應該讓去。以後家裡經濟條件改善了也可以去,活到老,學到老是美德,換位思考、體諒關愛父母也是美德。
-
3 # 語文老師錦繡
家境普通,孩子想出國留學,當然是好事啊!條件是自己拿獎學金去!
第一,馬上面臨中考,能考進國際班,你為什麼就不再努力一下,考個好的高中,再考個清華北大啊?非得去國外?
第二,考不上清華北大,你考其他的985也不差啊!幹嘛要去國外?
第三,你是出國了,你的父母呢?他們可能也被你的學費壓“死”了。出國留學可是個花錢的大工程啊!
第四,你想出國留學可以!那就考個世界重量級的大學出來看看!讓你父母辛苦也值得。別整個二三流的大學,甚至什麼“YJ”大學來幹什麼?
第五,要考進國際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花的精力與時間毫不亞於高考,你是何必呢?國內的基礎教育並不差!你學好了嗎?
第六,請你在國內完成基礎知識教學任務再去也不遲!比如可以考國外上學的研究生什麼的。這時候你再出國,你自己都知道該做些什麼啦!父母也更放心了!說不定你也可以養活你自己啦!
我對我家孩子就是這要求!出國可以,只要考上國際知名大學前50名中任意一所,我無論如何都送她去!比如哈佛、劍橋、耶魯、牛津、麻省理工等!
來吧!拿自己實際說話!不要拿父母的錢說話!一個家庭的物質是屬於家庭所有成員的,不是隻屬於其中的有一個人的!
還要說嗎?不說了吧!總之,我們要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
祝你學習愉快!
-
4 # 楊畯——霽月浮天
家境普通與家境貧寒是兩碼事,如果沒有一點條件我相信也不會提這樣的問題。如果考不上國內的一類大學,有一定條件和求知慾望、學習能力與獨立生活能力完全可以考慮出國,不一定非要考慮美國日本澳洲英國,畢竟學費、生活費高昂,但是可以考慮義大利、德國等國家,也有公立院校,免學費,而且有歷史沉澱和學習氛圍,文憑全世界公認,為什麼不可以考慮。特別是熱門的音樂類、繪畫類、設計類、傳播類、西洋文化社科類、機械製造類都遠遠高於國類同等院校,教學方法強調心智聯想和創造,這樣對於學生開拓視野、發揮潛力、增強獨立生存能力都有很大好處。相比某些國內院校一味的功利教學:求大求全而忽視精細定位、強調權威而忽視個性,強調共性和世俗理念而忽略個人能力全面提升、強調書本知識而非實際操作、強調進國有單位而忽略自由擇業自主創業有很大的不一樣。某些學生即便考上國內一類大學,既成不了出色的研究學者,比如大多數高考狀元和奧運學科比賽名次獲得者仍然會選擇商科類,註定此生無法最大化發揮優勢,獲得科技研發的頂級資源和支援;同時也無法成為創業領域的佼佼者,因為他看重的是鐵飯碗,怎麼會有激情和力量去做常人所難能忍受的創業艱辛。當然偏頗之處在於:自己要清醒認識自己,不要被外界和世俗力量所牽引,更不要因為錢多綜合能力差而胡亂選擇一個野雞大學,那樣就只會自處其辱,同樣沒有能力和實力和想法,出國更要慎重選擇。
-
5 # 心路獨舞
首先,為孩子能有自己的想法、目標和努力方向喝彩,只有認準方向的孩子才有動力,才能自己自覺努力朝著理想的目標挺進,才能堅持下來。
因此,家長應該和孩子坐下來,聽聽孩子為什麼要出國,有什麼樣的打算和方案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出國之後的努力方向,未來的目標等等。
雙方達到比較靠譜的共識以後,剩下的,就是和孩子好好交流一下實際操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首先,對孩子經濟交底。
家境普通並不是家境貧寒,畢竟還有家境,告訴孩子父母每年有多少收入,有多少積蓄,積蓄中的多少可以作為孩子的學費,國外每年學費多少,缺口多大等等。
其次,告訴孩子,留學的費用不全是父母的責任,也有可以自己努力獲得經濟資助的辦法。
譬如:一些美國大學給成績好的學生提供獎學金(merit based scholarship),從全獎、半獎、免學費到每年幾千美元不等);而且幾乎所有的美國大學都給學生提供因需助學金(needed base assistantship);還有的辦法包括勤工儉學、眾籌、借貸、國家公派等等。
兩相比較之後,與孩子一起做一個方案,那就是資金的缺口究竟多大,要努力到什麼程度孩子才能靠自己去彌補上這個缺口,而孩子自己也要審視是否有這樣的思想準備,更重要的是否有這樣的實力和毅力堅持走到那一步,雙方達成共識之後,就比較容易做出應該出國還是不出國的決定了。
這實際上是在為孩子提供一個成長的契機。讓孩子學會分析和取捨,作出自己的決定,要記住的是,努力和堅持不一定都會成功,但是不努力不堅持的話會完全沒有機會。
有人或許會說,現在回國就業的形勢也不好,沒錢就別湊熱鬧了。
我想說的是,出國留學的見識、視野和積累也許暫時在找工作上優勢不大,但是長期發展的角度看,只要不是在海外混學位的人一定會佔上風,因為留學的經歷是一個又一個攻關的過程,對一個人的培養在很多方面是留在國內上學不能比的,況且就機會來說,很像爬山,只有到了山頂才能看見對面的風景,這個留過學的人才有體會,坐在家裡用中國思維來設想是不靠譜的。
最後說個最近的例子。
2015年,家境不富裕的鄧林傑被美國一所知名院校錄取,負擔不起數十萬學費的鄧林傑用眾籌的辦法公開向社會募集,眾多媒體也報道了他的做法,一時間有鼓勵也有非議,最終200多名資助人幫鄧林傑湊夠了所需的學費。鄧林傑在兩年後完成學業的同時也是歸還眾籌的期限,連本帶利60萬元。在美國的兩年裡,鄧林傑硬是靠著擺攤、打工等各種方式兌現了最初的承諾,剩下兩萬多元的欠款因和資助人失去聯絡沒有歸還,而鄧林傑並沒有放棄尋找他們,因為他要兌現自己的諾言。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我認為,只有認準屬於自己的那條路,堅定不移走下去,才會抵達自己要的目標。當初家境普通的我是這樣到美國留學的,身邊的很多人也是這樣到美國留學的。
-
6 # 不會游泳的魚160785236
朋友7年前,懷揣6萬人民幣出國留學,現在自己成家立業不說,還給父母申請了綠卡,下午閒聊得知她父母都工作了,月收入5/6000美金,而且父母開始給她弟弟申請綠卡了。說實話,現在國內,年紀50歲左右的父母,能月收入達到5/6000美金的其實不多!所以說,人生,規劃的好➕自己腳踏實地去努力,留學,就是真真正正改變一個家庭命運的契機……越是最普通的家庭,越應該走留學這條路,更多想透過留學改變命運的普通家庭的孩子,可以私信我,規劃一條價效比最高的留學路!
-
7 # 皮皮皮爾森先生
我就是中考之後考的國際班,然後現在高三,9月份出國,所以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家裡其實家境也一般,同學都是富二代,超級有錢那種。去了首先可能被排擠,因為窮,比如我。再一個可能念不下來,不是說國際班就不用努力學習了,一樣得學,還是拿英語學。我們是文理都學,特別難好多同學沒念到高三就走了,半途而廢了。假如堅持不下來不建議去。好處嘛,比中國高中輕鬆一些,不用高考,動手能力和組織領導能力強一些。也看他學習什麼樣,來決定將來大學什麼樣,和以後能否找到工作一系列的事情。還有什麼疑問可以關注我,然後私聊哦!
-
8 # 星城韻味
中國家長不容易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出國成風尚,家人都不願意輸在起跑線上。但是結果呢?當海歸成為海待時,發現未必出去了都能出人頭地。
現在國家也在高速發展,有時不一定外國月亮就一定圓,老祖宗說因材施教是有道理的,不如先在國內學完學業,再看看小孩是否適合出處,既節約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何必在意那些所謂的光環呢?
-
9 # 521WlVFt
本人今年大四,班級裡有家境普通卻又是自費留學的學生。我認為不是說應該不應該,如果孩子覺得在國內上大學不能滿足,那選擇出國也無可厚非,但是還是要靠孩子自己的努力,國外大學獎學金都很高,如果孩子足夠優秀,即使不靠家裡也可以留學。
-
10 # 阿果6613
我的想法是:出國留學首先一定要根據家裡的經濟條件來考慮,為了出國父母要傾盡所有甚至還要借錢讓孩子出去,這是不理智的,窮盡一切,相信孩子也於心不忍,再說孩子隻身一人在國外如果自理能力不強家長也不放心,而且國外的社會安全環境因素也要在考慮在內,最好有親人朋友或幾個一起的同學能夠相互照顧,所以說,孩子出國留學其實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先不談他能否學成歸來,最起碼的家庭財力和孩子個人安全因素一定要考慮全面,缺一不可,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想法。
-
11 # 心不在焉8985
普通家庭分兩種,一種夠一夠,靠著自己的能力或者稍微借點左鄰右舍,不留積蓄就可以把孩子送出去,這種,就需要看孩子本身的自覺性和能力了,如果自覺性還不賴,也對孩子沒有太大壓力,孩子也願意一試,不妨就送出去,鍍層金,看看外邊的世界,多一些經驗,未必不是好事,可如果孩子不願意,或者孩子自律性也差一些,最好就不要這樣做了,畢竟離父母近些還能有所收斂,有些長進,另一種若是家庭有很大壓力,我覺得這樣的家庭還是不要送出去,可以考慮把這份壓力投入到國內的一些對孩子有用的投資上邊,也省的壓力太大,父母和孩子壓力都大,在國內,投資好了,靠著自己的努力照樣不比送出國外的差,說不定還能靠著自己有出國的機會呢,這樣不更好麼,其實現在國內發展形勢也不錯,與其想著是否送孩子出國,不如提前想著讓孩子走什麼樣的發展方向,往哪些方面來投資自己的孩子,畢竟現在父母跟前孩子還是比較少的,將來孩子發展好了,離自己也近,也可以無形成全孩子的孝心,兩全齊美。
-
12 # tzigang6571
我的情況差不多,我女兒從小學就想出國,我也就是一個普通打工族而已,孩子立志要出國留學,是好事,這樣有想法有目標比渾渾噩噩的好,但經濟上確實比較困難,我對女兒說,想留學是好事,但媽媽負擔不了那麼高的費用,如果你在國內上本科,出國讀研,時間沒那麼長,費用沒那麼高,媽媽還是可以負擔的,我把家裡的收入開支情況跟她說清楚,女兒也很通情達理,表示可以接受,後來上大學以後,作為交換生出去了,現在也很滿意。。
其實留學的辦法很多,量力而行吧,另外很多人覺得留學回來就業任然嚴峻,不合算,但我覺得,留學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不能只算經濟帳,只要他能老老實實學習,而不是拿錢跑國外瞎混,咱就應該支援。。
-
13 # 劉馨蔚秘書班
我去了泰國那邊交換過一段時間。泰國並不貴。東西很便宜。。因為是跟班裡一部份同學去那邊讀書。所以也比較好玩吧。。。我們是兩個人一間宿舍。被窩只有一層薄薄的毯子,我和同學先整理打掃了一下宿舍。然後趁著還沒有正式上課之前,去當地的蘭通超市買點生活用品。因為在中國這邊的一些習慣改不掉,去那邊舍友還拼命的買買買。比當地人買的多。我奉承的是。用完一樣再買一樣。但因為受到了同學的影響我也開始在那邊花一些生活用品上的錢了。它的吃的和中國是一樣的。甚至有一些要比中國的好吃。我們去的是春武裡縣。泰國文化和越南文化差不多。建築都大同小異。我舍友買賣文具。它那邊的都是進口的筆芯。她買回來了我也看到了。如果你家收入不好。泰國也是你的首選之地。或者越南,高棉,寮國,緬甸啊。東南亞要點錢。但並不貴。因為經濟不景氣。發展的慢。如果你更厲害一點的。克德國。義大利,法國,波蘭,南斯拉夫等等啊。但如果你又沒有錢,又想起英美澳加的話,你最好把這其中的某一個國家作為跳板。最後再跳到你要去的國家。
-
14 # 牛小歪
想了,當然該去。問題在於怎麼才能去。從描述看,那孩子還只是一時心癢,有點趕時髦。如果我是家長,我的態度簡潔明瞭,贊成!支援!主要靠你自己!可以幫孩子這麼設計路線圖。第一步,考上重點高中。第二步,考上一本,最好是雙一流大學。大學裡一開始就要抓緊,做到本科績點3.8以上。本科大三時,準備好託福高分110以上。一畢業就申請美國全獎博士生,這是基本成功的。如果按這個路子,留學費用不會超過二十萬人民幣。反過來,你連重點高中,連一本都考不上,你出去留學,是想拿老爸老媽的血汗錢去旅遊啊?!
-
15 # bbman896
孩子出國與否與家庭的支付能力有關,家境普通不一定沒錢支援孩子走出去,如果有能力,在不嚴重影響家庭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可以考慮讓孩子出去;否則,真沒必要。和那些各種不差錢的豪或能拿全額獎學金的學霸留學生比,這種全靠個人能力支撐的自費生,即使真的付出了大花銷走出去了,回到國內不一定能競爭的過國內大學生,而前面提到的那兩種出國形式,人家回來還真不屑與你競爭,真不是一個層次的。所以說,普通家庭的孩子與其出去,不如留國內,找所好的大學,在校學好知識,搞好人脈關係,這更加現實
-
16 # 我在美國等你來
一方面是孩子的意願:希望考國際班,希望出國留學。一方面是家長的為難:留學費用不低,孩子能否適應,以及將來的安排都充滿了不確定。
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問題會有不同的想法,這個很正常。作為家長,面對這個問題如何抉擇確實需要慎重思考。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冷靜評估一下未來10年的家庭財務狀況,是否支付得起這樣大的投入。
4年國際班的學費和日常費用,怎麼也得30萬吧,這還是保守估計。我一個朋友,孩子唸的是北京的國際學校,光是學費,一年就是20萬。大學四年的留學費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費用都不一樣,英國澳洲要便宜些,4年下來60萬左右是正常的。去美國100萬是打底。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菲的費用。注意這筆錢最好是10年內暫時不用的錢,否則家裡如果突然出了什麼狀況,抗風險能力非常差,留學和原本的生活質量都會受到重大影響。這種情況下的留學,就有些勉強了。
如果能拿得出來,那就考慮去。如果不能,直接就別想起他因素了。
2、和孩子聊聊他對於留學的真實想法,一起來規劃他的未來
中考剛結束就很有主見希望念國際學校,大學出國留學。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想法呢?是身邊的朋友都去了,他是處於羨慕的心理嗎?還是對未來有自己的計劃,有特別想念的專業嗎?有什麼渴望實現的夢想嗎?聊聊他的出國動機。
然後和他聊聊他的能力是否適合出國。英語水平如何,平常在學校的平均分可以達到90以上嗎?有沒有什麼突出的特長?出國之後要一個人在異國呆4年真的ok嗎?
再和他聊聊家裡的實際情況。
然後再做決定。把孩子當成成年人來商量,我想,你們可以得到真正的答案的。
-
17 # 留學sister
家境不好才更應該想辦法去改變現狀,其實可以選擇一些花費較少,留學價效比高的國家,當然了,專業選擇也很重要的。其實在國外可以打工創業,就拿南韓來說吧,幾年下來真的花不了多少錢,另外南韓的獎學金政策也是比較好的,基本能拿到50%左右。
-
18 # 閒話飛飛
如果能走得更遠,為什麼不去看看呢?如果打定主意要出國,可以先了解下學校是否有公費交換生政策及滿足條件;如果無法透過學校走,現在資訊這麼發達,網上了解或者找諮詢機構瞭解都可以。可以蒐集下自己感興趣的學校和專業的資訊。其次著手準備雅思或託福(這取決於你心儀的學校更傾向哪個成績)。順便多去參加一些國際性的比賽,這是申請院校時的加分項。建議可以找個專業機構諮詢下,這是對於資訊閉塞的普通家庭學生來說最具價效比的一項。其實你是有優勢的,遇上這麼一位經歷豐富的老師,可以多與他交往,向他請教。最重要的一點:決定好了儘快行動起來。我們不會比今天更年輕了。能在20歲體驗的事,就別放到40歲再去。40歲自有40歲該體驗的風景。慶祝樓主走在自己想去的那條路上。
回覆列表
現在本來就不缺海歸,你這樣等於把賭注堵在孩子身上,您的孩子,是龍是蟲您自己最瞭解,如果家境不好,還要打腫臉來賭一把,反而給了孩子更大的壓力,我不是給您建設性意見,只是立場兌換,換作是我,我會讓孩子留在國內,自己喜歡什麼行業,自己去從事,父母可以把準備給他出國的錢攢幾年,覺得孩子差不多了,投給他創業,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