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說錢幣

    和珅的巴結除了乾隆第二個就是嘉慶了;所以嘉慶上臺之後給和珅列的“二十大罪狀”第一條就是“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諭旨,而和珅於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遞如意,漏洩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其大罪一。”

    意思是乾隆還在位考皇太子的時候乾隆本人還沒宣佈,和珅偷偷看了結果去告訴了嘉慶。

    另外就是當時體制的問題,不允許和珅過分接近嘉慶。乾隆當時立皇太子不是公開的,而是把繼承人名字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後面,到即位的時候再由大臣當眾取下宣佈。所以在乾隆還在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誰是下一個皇帝。而且乾隆的時候是嚴查大臣與皇子們交往過密的。

    另外一個,乾隆立了好幾個皇太子,乾隆最早確立的是他的嫡次子永璉,在永璉7歲的時候,他就把他的名字寫好,放在“光明正大”匾額後面。可惜永璉9歲就夭折了。永璉夭折以後,乾隆立改為培養皇長子永瑛。可是永瑛怎麼做都不讓他滿意,乾隆多次責罰他,說他不能繼承大統。結果永瑛精神壓力太大,23歲的時候,承受不起,死了。接著,乾隆想立他的另一個嫡子永琮為太子,可是永琮2歲又夭折了。可以說,乾隆立儲,一直不順。最後確立皇十五子永琰,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而且永琰並不突出,大家都不怎麼猜得到乾隆會立他。所以和珅想要提早巴結,也沒辦法。

    最後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和珅非死不可,雖然給和珅立了二十大罪狀,但其實都有點小題大做;嘉慶上位的時候國庫空虛,急需填補空虛,剛好有和珅這個鉅貪在。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所以,無論和珅巴不巴結嘉慶,他始終都難逃一死。

  • 2 # 嘉哥讀史

    和珅,作為清朝乾隆時期有名的貪官,為人聰明,但在乾隆死後,和珅就被嘉慶以一系列罪名除去,那和珅那麼聰明,為何不提前巴結嘉慶以避免嘉慶上臺處死他?

    第一是不敢,和珅當時雖說權力很大,但這都是乾隆放任的結果,因為乾隆在位的時候,曾經說過:如果自己有幸在位六十年,就傳任給下一代君王,沒想到乾隆活到了89歲。

    所以乾隆繼位60年的時候,他心中即使不願意但還是把皇位傳給了嘉慶,但乾隆深知,即使身為太上皇,如果沒有掌握權力,可能會落得不好的下場。

    所以在嘉慶繼位的時候,乾隆掌握朝權3年,而這時候就需要一個人當自己的謀臣,那就是和珅,所以在乾隆當太上皇的時候,如果和珅去向嘉慶示好,乾隆第一個就會滅了和珅。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乾隆效仿雍正皇帝的秘密立儲,所謂秘密立儲,就是把下一個皇位繼承人的姓名寫下,然後秘密藏於一個地方,最後在皇帝離世前才讓大臣拿出來。而乾隆皇帝最開始立的皇位繼承人,並不是嘉慶,而是其它三位嫡子,但這三個最後都因為一些原因而死亡了。

    於是乾隆只好立了嘉慶為下一任皇帝,而和珅是不知道下一任皇位繼承人會是誰,所以就不知道如何巴結了,但在嘉慶繼位的前一天,和珅得知訊息後就立馬送了嘉慶一柄如意,暗示皇位是他的。

    但之後乾隆去世之後,嘉慶處理和珅的罪名中,其中就有送如意這項罪名。所以不是和珅不想巴結嘉慶,而是嘉慶一開始就沒打算放過和珅,因為當時抄和珅的家時,發現他貪汙的這些錢財可以充當國庫好幾年的收入。

    所以嘉慶一把握實權就滅了和珅,一來可以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二來可以填充國庫,所以即使和珅再怎麼巴結嘉慶,下場還是一樣的。

  • 3 # 元哥說歷史

    清朝乾隆(即清高宗)年間,曾經出現過一個鉅貪的貪官,他就是和珅。別看和珅小的時候曾經過過一段時間的苦日子,但是自從他當上官以後,他和家人所過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了。

    和珅在朝廷中擁有了非常大的權勢後,自然有些人為了求他辦事或者巴結他,便會主動用重金來賄賂他了。而和珅之所以能夠一步步從底層爬到高層,跟他非常擅長討好高宗有很大的關係。

    按理來說,這樣精明的人,也應該非常注重去討好高宗的繼承人。可實際上,和珅似乎並沒這麼去做。正因為如此,嘉慶(即清仁宗)下旨處死他的時候,也做得非常果決。那麼,一向精明的和珅,為何沒早點討好仁宗,那樣他的結局豈不是會變好?

    一、和珅並不知道仁宗就是大清未來的主子。

    要想讓和珅早點去討好仁宗,那也得先讓他知道仁宗會是大清未來的主子才行啊!可偏偏高宗不按套路出牌,既沒像他爺爺那樣立太子,也沒像他爸爸那樣提前將未來儲君的名字,用黃紙固封於正大光明牌匾之後。反倒一直把持著朝政,不僅不肯輕易退位,而且也不肯向別人露出自己中意的繼承人人選。這樣一來,即便精明如和珅,也根本搞不清楚高宗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而在這種情況下,和珅哪裡敢輕舉妄動?

    其實說白了,和珅之所以沒去討好仁宗,主要跟高宗皇帝有比較大的關係。眾所周知,高宗活得時間非常久,是中國古代罕見的長壽皇帝。而且他為了堵住悠悠之口,只是在自己還有能力做皇帝的時候,表明自己做皇帝的時間不會長過自己的爺爺,而並未表明自己何時會非常乾脆地退位。

    於是,就出現了他在該退位的時候,只是突然將皇位傳給了仁宗,而並未將手中掌握的大權一塊交到仁宗的手中的情況。既然如此,和珅哪裡能夠未卜先知地去討好仁宗呢?

    二、和珅不屑於討好仁宗。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原因是這樣的,在仁宗尚未被定為下一任皇帝的時候,和珅只能透過他的出身和高宗對他的態度,來評估仁宗當皇帝的可能性有多大。但那個時候,仁宗只不過是高宗的一個庶子罷了,起碼從身份上來說,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尊貴。再加上高宗對仁宗的態度也跟對他其他兒子的態度沒什麼太大的差別,那和珅哪裡會屑於去討好仁宗呢?

    當然了,即便是和珅後來得知仁宗當上了皇帝,也並不覺得仁宗有什麼資格可以得到自己的極力討好。畢竟當時仁宗一直對他表現出一副很懦弱和很平庸的樣子,自然一向自恃清高的和珅便不會樂意將他放在眼裡了。

    三、和珅不敢去討好仁宗。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其實和珅之所以沒有提前去討好仁宗,還跟他不敢這麼做有關。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高宗在該退位的時候,只是突然將皇位傳給了仁宗,而並未將手中掌握的大權一塊兒交到仁宗的手中。

    他之所以會這麼做,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他還沒有當夠皇帝,二則是他擔心自己會像歷史上的其他太上皇那樣晚年處境悲涼。這樣一來,即便他做了太上皇,也照樣跟他做皇帝的時候差不多——國家大事還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其繼承人仁宗只能乖乖像個太子一樣服從他的指令罷了。

    在這種情況下,縱使和珅有去討好仁宗的慾望,他也是沒有這個膽子去討好仁宗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這樣做後,很容易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畢竟這樣一來,就容易給高宗傳遞出這樣一個訊號,即和珅這個原本效忠於他的鷹犬,已經背叛他去投靠了他的兒子。

    要知道,晚年的高宗心思之深沉更難讓人琢磨透。若是在這種時候去討好仁宗,那等待和珅的無疑會是最為悲慘的下場。再說了,仁宗似乎也沒有給過和珅討好自己的機會。

    於是,我們可以說,不是和珅不懂提前去討好仁宗,而是他不能、不敢和不屑於這麼去做。當然了,早就看和珅不順眼的仁宗,即便接受了和珅的討好,也不代表他日後就肯定會放過和珅。

    要知道,和珅最為吸引仁宗的一個身份,就是鉅貪的貪官。若是仁宗不想辦法收拾了和珅,那他這個皇帝得當得有多貧窮?那為了自己的統治著想,仁宗遲早都要拿和珅開刀。如此一來,和珅不選擇去討好仁宗,反倒算得上是有先見之明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電影裡面的一些日本女孩牙齒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