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炒米視角

    題主看得很細啊。很顯然,在《雍正王朝》裡,康熙是把遺詔密封在匣內置於乾清宮光明正大匾後的,但是隆科多取來遺詔的時候,卻是直接捧著沒有保密措施的遺詔的。

    這就好比逢重大考試,監考老師沒有在考場當著眾考生的面,拆封密封的試卷,而是把已經開封的試卷直接拿到考場。因此大家完全可以有理由認為隆科多調包了,哪怕隆科多沒有調包,八王黨也可以以此為理由來攻擊此遺詔的真實性。

    事出反常卻無人質疑,這正說明了遺詔事實上在這個場合之下已經只是表面文章。

    但是詭異的是,在這樣的場合之下,此前吵成一鍋粥的八王黨竟然沒有一人對此遺詔發起質疑。此前八阿哥胤禩一個沒聽清楚康熙把大位傳給誰?硬是被胤禟發揮成了傳位給十四阿哥胤禵。

    就按照他們的聰明程度,不可能發現不了這個破綻,更不可能不借題發揮。但是此刻大家都閉嘴了。原因其實非常簡單。

    真正決定結果的不是遺詔,而是誰掌握京外二營。

    隆科多去拿遺詔遲遲不回,顯然他也是在觀望,畢竟他是著名的“風投專家”,投機心理超強。隆科多是一直等到十三阿哥胤祥進宮後,才不緊不慢手持遺詔進來宣佈的。

    內宮被胤禛讓圖理琛控制住了,九阿哥胤禟想出去報信,直接被胤禛戳穿了;京城實際上由隆科多控制,此刻就得看京外兩營的動向。如果進來的是程文運,那就說明局勢被八王黨控制了;但是進來的是十三阿哥胤祥,那就說明了局勢已經被胤禛控制了。

    所以在胤禛已經全面控制局勢的情況下,八王黨如果質疑隆科多手持的遺詔的真實性,那無疑就是和胤禛撕破臉。此前敢於質疑康熙口諭,在於京外兩營控制在八王黨手裡,所以他們有恃無恐。此刻八王黨手裡沒有任何籌碼,撕破臉就等著挨宰吧。

    很顯然隆科多並沒有調包遺詔,但是他為什麼會“犯這種常識性錯誤”?

    其實我們剛才說了隆科多是一個投機派。在這種權力交接的關鍵節點上,他是一直在觀望。雖然張廷玉手裡面有兩道遺詔壓制著隆科多,但隆科多知道那東西沒用。

    真正決定誰繼位,還是得看誰掌握京外二營?如果局勢被八王黨掌握了,即便康熙放在光明正大匾後的遺詔,也不過是一張廢紙,自己就算拿出來,胤禩也完全可以說這是一份矯詔。自己反而因此會因為不識時務被滅口。

    隆科多開啟密匣的目的就是掌握公佈“遺詔內容”的主動權。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誰掌握遺詔,誰就多擔一份風險,隆科多是不可能不做兩手準備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隆科多準備了不止一份假遺詔,因為他知道密匣裡面那份真的是保胤禛,自己必須做幾份保胤禩、胤禵的假遺詔。

    也只有提前開啟密匣,最後拿出哪份遺詔才由隆科多說了算。隆科多就看宮外來人,來的是誰的人,便拿出哪份遺詔。

    如果不提前開啟密匣,萬一進來的是程文運,開啟密匣一讀遺詔,是傳位給胤禛。榮華富貴就不要想了,等著人頭落地吧。但如果自己讀出來是傳位給胤禩,這叫錦上添花,那就對胤禩有擁立之功。

    到那時他也不用擔心張廷玉會拿出了兩份遺詔。因為張廷玉若是拿出來,就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 2 # 達摩說

    以隆科多的投機性格,他極有可能做出將遺詔調包的事情,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雖然康熙已經確定將大位傳給皇四子胤禛,並將遺詔草擬完成,放置在了乾清宮正大光明匾之後,但他臨終前面對一眾虎視眈眈的皇子們,並沒有把遺言交待清楚,這就導致八爺黨有了趁機渾水摸魚的機會。所以究竟鹿死誰手,形勢還不明朗,隆科多必須觀望,甚至在關鍵時刻將遺詔調包,以適應形勢的變化。

    第二,有人說在此之前康熙已經敲打和籠絡過隆科多,並在張廷玉那兒留了一道處置他的詔書。但大家誰都明白,真正決定皇位歸屬並不是什麼虛頭巴腦的詔書,而是誰掌握兵權,所以豐臺大營的歸屬才是關鍵。如果說沒有老十三胤祥突然殺出來奪權,而是程文運按原計劃帶兵勤王,那麼即便隆科多將遺詔調包,然後宣佈胤禩繼位,張廷玉手裡的詔書再厲害也是無濟於事。

    第三,事實上,在劇中,隆科多應該是真的提前準備好將遺詔調包的。證據就是,當十三爺胤祥帶兵包圍暢春園時,隆科多恰好手持遺詔趕到,而他手中的遺詔並不是一隻匣子,而只是一張紙。按理說,遺詔應該密封在匣裡,待皇帝駕崩後在眾皇子和大臣面前一同取出。也就是說,隆科多其實已經開啟匣子,並準備根據形勢的變化隨時替換已經準備好的偽詔。

    這麼明顯的證據擺在這兒,為什麼精明的胤禩和胤禟沒有提出質疑呢?原因就在於,此時兵權已牢牢握在胤祥手中,他們再怎麼質疑也是無濟於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豬腳湯,玉米,猴頭菇的做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