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融融118
-
2 # 像一陣風吹
因為勾踐對他有知遇之恩,他要盡力報答。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為了這個,他一定要幫勾踐復國以作為報答。至於他要歸隱,在復國前都已經知道了,同時勸文種一起退,但是文種覺得勾踐不會這樣做就沒有同意。最終他帶著西施想辦法離開了。
-
3 # 經典喜好
首先是勾踐有能夠稱王的能力,然後范蠡也是想實現自己的抱負,這其實是一個共建的過程,他們兩個應該說是相互成就了對方。
-
4 # zuoyou不分
范蠡是楚國宛地人,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楚國黑暗政治,特別不滿楚國非貴族不得入仕的原則,范蠡與文種就跑到越國去,成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一方面,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大丈夫立身處世,要幹一番事業。而在楚國,平民出身的人根本無法施展才幹。於是范蠡到越國,正值勾踐敗退會稽山,急需用人之際,於是君臣風雲際會,共同滅吳。
另一方面,為了與朋友共進退。文種是范蠡的好朋友,據說是文種把他推薦給越王勾踐的。兩人一起為越王效力,幫越王復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君王臥薪嚐膽,臣子勵精圖治,君臣齊心,終於一雪前恥,滅掉吳國。
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施展了自己的才華,范蠡明白到了該走的時候。於是滅吳之後,范蠡勸文種離開越國,大意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勾踐長頸鳥喙,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我們一齊急流勇退……
結果,文種不願意走,想自己是滅吳功臣,正是列土封侯極享富貴之時,范蠡只好悄悄帶西施去到齊國。後來勾踐隨便找個理由把文種給殺了。而范蠡因為有識人之智,先見之明,功成身退,得以善終。
-
5 # 百里不奚
這要從頭說起了。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
范蠡年輕時才智出眾,博聞強識,好讀書,范蠡年輕時潛心鑽研姜太公的《六韜》、《三略》。拜計然為師,學習經商技巧。年紀輕輕就已經學富五車,滿腹經綸。
當時楚國政治昏暗,非貴族階層不能做官,范蠡空有文采不能施展,報國無門。因此范蠡不修邊幅,表現出一副不與俗人為伍的樣子。他經常瘋瘋癲癲,行為怪異,被稱為“楚國狂人”,鄰居們叫他“範瘋子”。
時任宛地地方長官的文種,非常欣賞范蠡的才華,文種多次不顧自己的身份親自上門拜見。范蠡被他的誠意打動,為了接待文種,他向哥嫂借來衣帽穿戴整齊,兩人言談非常投機,於是決定聯手幹一番大事業,後來他們一起離開楚國,到了越國。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范蠡事越王勾踐,既苦身戮力,與勾踐深謀二十餘年,竟滅吳,報會稽之恥,北渡兵於淮以臨齊、晉,號令中國,以尊周室,勾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繼位的第3年,勾踐想趁著吳國沒有準備伐吳,范蠡勸他不要輕易用兵。他結合越國的實際,從戰略思想闡述伐吳將要帶來的種種不良後果,范蠡主張應該重視天時地利人和,遵照客觀規律做事。范蠡還認為越王不顧當前越國弱於吳國,是不懂得避敵鋒芒,等待時機,如此貿然進攻吳國,越國必敗。
越王勾踐沒有聽從范蠡的勸告,率三萬精兵,北上伐吳。結果兩國在夫椒交戰,越軍大敗,只剩下5000人被圍困於會稽山,范蠡建議越王用美女、寶物和卑躬屈膝的方法來麻痺吳王夫差。
勾踐聽從了范蠡的建議,派文中以美女寶器買通吳國的太宰伯嚭,伯嚭從中說和,吳王就答應了勾踐的請求,提出讓勾踐到吳國當人質,罷兵而回。
勾踐在吳國當奴隸長達三年,臥薪嚐膽,范蠡也始終跟隨左右,雖然他們經歷了一個時期的屈辱生活,但畢竟克服了亡國的重重危機,併為日後越國的復興儲存了力量。
公元前490年勾踐、范蠡歸國。范蠡成為越王最寵幸和權勢最高的大臣。越國君臣共論興國大計,范蠡定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方略,認為土地是萬物之本,農事做得好可以生長萬物,人可以各盡其用,並認為對天時的掌握和農事的進行都要適度,不可以勉強。
越王對他的看法很贊同,後來經過休養生息,發展生產,越國很快恢復了元氣。
公元前482年,吳國農業欠收,但夫差還野心勃勃,決定起兵北征,與齊、晉爭霸中原,吳軍北上的訊息傳來,勾踐和范蠡商議出師伐吳。
公元前478年,越軍分成三路,斷絕北去吳軍的歸路。主力從吳國南進,直逼吳國都城姑蘇,吳軍大敗,越軍焚燒了姑蘇,奪取了吳國的船隻,吳王夫差聞訊之後率師南迴,向越國求和,越王勾踐認為還不能一舉滅吳 也答應了暫時罷兵,暗地裡卻繼續加緊滅吳的準備。
吳國連年災荒,物資匱乏,國庫空虛,民不聊生,軍隊也在北上稱霸戰役中消耗巨大,精銳盡失。於是越王勾踐在與范蠡等重要大臣商議之後,認為伐吳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決定向吳進軍,吳軍全線潰敗,越軍三戰三捷,直到姑蘇城下。
公元前475年,越軍再次進攻姑蘇,很快打到城下,這次勾踐採取長期圍困的戰略,過了兩年,越軍攻破姑蘇外城城門,夫差萬般無奈之下只能派使臣跪到勾踐面前求和。
勾踐於心不忍,打算接受投降,范蠡卻說:“大王忍辱負重20年,現在絕不能拋棄前功,於是回絕夫差的使臣,夫差無奈,只得自殺,吳國就此滅亡。
首先,范蠡是憑著和勾踐20年的相處,才瞭解的這個人,什麼“長頸鳥喙”頂多是藉口。
其次,有一個人的結局給了他警示,那就是——伍子胥。“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是伍子胥的結局。
第三,縱觀范蠡前期主政,後期經商,他其實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
勾踐戰敗後范蠡為什麼不離不棄?
因為他堅信越國可以復興,有了目標,他就一定要做到。
-
6 # 正規化泛說
我認為題主這句話說反了。勾踐應該是隻可共患難,不能共富貴的人。
那麼為什麼不要幫他復國呢?在我看來,事情很簡單,范蠡本為一個楚國的小吏,但有滿腹的才華而無用武之地,當有機會到越國展示才華時,理所當然的就去了。這就像現代的人出去找一份好工作一樣的,因為是不安於現狀,急於改變現狀。也就是說,范蠡有事業心,不是一個碌碌無為的人。
第二,范蠡得出勾踐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的結論,也是在越國跟隨勾踐二十年才得出的結論,一開始也不可能知道越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說到底,范蠡還是想幹一番事業,無奈所遇不淑,幫助勾踐滅了吳國之後就歸隱江湖。這樣既幹出了事業,又能明哲保身。
回覆列表
范蠡是楚國宛地人,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楚國黑暗政治,特別不滿楚國非貴族不得入仕的原則,范蠡與文種就跑到越國去,成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一方面,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大丈夫立身處世,要幹一番事業。而在楚國,平民出身的人根本無法施展才幹。於是范蠡到越國,正值勾踐敗退會稽山,急需用人之際,於是君臣風雲際會,共同滅吳。
另一方面,為了與朋友共進退。文種是范蠡的好朋友,據說是文種把他推薦給越王勾踐的。兩人一起為越王效力,幫越王復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君王臥薪嚐膽,臣子勵精圖治,君臣齊心,終於一雪前恥,滅掉吳國。
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施展了自己的才華,范蠡明白到了該走的時候。於是滅吳之後,范蠡勸文種離開越國,大意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勾踐長頸鳥喙,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我們一齊急流勇退……
結果,文種不願意走,想自己是滅吳功臣,正是列土封侯極享富貴之時,范蠡只好悄悄帶西施去到齊國。後來勾踐隨便找個理由把文種給殺了。而范蠡因為有識人之智,先見之明,功成身退,得以善終。
范蠡到齊國,先做了三年齊相,之後下海,由於他有經濟能力,很會經商,成了“商聖”,是商人們頂禮膜拜的聖人。同時他也是中國做慈善的第一人,在齊國與在定陶,他不為名,不為利,樂善好施,曾兩次為貧苦百姓散盡家財。
范蠡愛情事業雙豐收,是人生的大贏家。後人評價他“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