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AO大神

    茶道概述豐富多彩的茶道文化可歸結為茶趣、茶德、茶禪。茶趣即飲茶樂趣,包括物質樂趣和精神樂趣。佳茗、清泉、茶具、良辰、美境。知音,相聚品飲、雅俗共賞。茶趣有雅俗之分,無高下之別。茶德即茶之功德。陸羽同代人劉貞亮提出的"茶十德"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驅腥氣,以茶防病氣,以茶養生氣,以茶散悶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茶禪是以闡釋茶與佛門之密切因緣。

    真意乃茶禪結合而達到的一種境界。禪在梵語中意為"靜慮"、"思維修"、"棄惡"等。在品茶的精神境界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感受到一位西方詩人說:"從一粒砂看世界"。但幾乎每位愛好綠茶或烏龍茶的東方人都不難體會出----從一片茶葉可品嚐出山川風景與大自然的精神。如果你嘴裡含上一口西湖龍井茶,茶湯的氣韻,即很容易在你眼前幻化出一片江南水鄉溫柔而秀麗的風光;如果你入口的是安溪烏龍茶、碧天峰鐵觀音,那麼,你看到的將是高山頂上的藍天白雲,同時隨著芬芳的茶香與茶氣,讓你彷彿身處高山上,呼吸到山上清朗的氣息。

    從茶中領會山川風景,與不斷地微妙變化著的真味,真香與氣……不失為迴歸自然的一種簡單法門。那麼,茶是如何能給予人這一切的呢?除了自然的奧秘以外,就是人為的配合。茶可獨酌,也宜共飲,一杯在手,清香滿室,消除煩慮,使人拋卻是非心、名利心。"寒夜客來茶當酒",以茶奉客,雖不及酒後令人豪情萬丈,意氣風發,但三兩良朋,沏茶小息,令人"六腑皆芬芳",閒話家常、天南地北、氣氛更為和樂,主客更能曲盡情意,茶的世界是一個祥和的世界

    中庸、和諧與茶道

    有人說,華人性格象茶,總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界,不卑不亢,執著持久,強調人與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氣氛中共同進步。這話頗有些道理。

    表面看,中國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與價值取向不盡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燈孤寂,要在明心見性;道家茗飲尋求空靈虛靜,避世超塵;儒家以茶勵志,溝通人際關係,積極入世。無論意境和價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嗎?其實不然。這種表面的區別確實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即:和諧、平靜,實際上是以儒家的中庸為提攜。

    在社會生活中,華人主張有秩序,相攜相依,多些友誼與理解。在與自然的關係中,主張天人合一,五行協調,向大自然索取,但不能無休無盡,破壞平衡。水火本來是對立的,但在一定條件下卻可相容相濟。儒家把這種思想引入中國茶道,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的友情。飲茶可以更多的審已、自省,清清醒醒地看自己,也清清醒醒地看別人。各自內省的結果,是加強理解,過年過節,各單位舉行"茶話會",表示團結;有客來敬上一杯香茶,表示友好與尊重。常見酗酒鬥歐的,卻不見茶人喝茶打架,那怕品飲終日也不會掄起茶杯翻臉。這種和諧、友誼精神來源於茶道中的中庸思想。

    在中國茶文化中,處處貫徹著和諧精神。宋人蘇漢臣有《百子圖》,一大群娃娃,一邊調琴、賞花、歡笑嬉戲,一邊拿了小茶壺、茶杯品茶,宛如中華民族大家庭,大孩子雖多並不去打架,而能和諧共處。至於直接以《同胞一氣》命名的俗飲圖,或把茶壺、茶杯稱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達了這種親和態度。清代茶人陳鳴遠,造了一把別緻的茶壺,三個老樹虯根,用一束腰結為一體,左分枝出壺嘴,右出枝為把手,三根與共,同含一壺水,同用一支蓋,不僅立意鮮明,取"眾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斷"、"共飲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樸拙中透著美韻。此壺命名為"束柴三友壺",主題一下子被點明

  • 2 # 長斌哥cbg

    茶文化的內涵

    從廣義上講,茶文化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方面,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著重於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

    由於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獨立的體系,因而現在常講的茶文化偏重於人文科學。 茶文化包括茶的歷史、茶的著作、茶的傳說以及人們在飲茶、品茶中的學問,還包括茶在人際交流和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和意義……這些博大精深浩如煙海而獨特清新的人文景觀日益充實和豐富著茶文化的歷史畫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亮麗風景。可以肯定的說,中國是最早發現茶和使用茶的國家。茶道概述豐富多彩的茶道文化可歸結為茶趣、茶德、茶禪。茶趣即飲茶樂趣,包括物質樂趣和精神樂趣。佳茗、清泉、茶具、良辰、美境。知音,相聚品飲、雅俗共賞。茶趣有雅俗之分,無高下之別。茶德即茶之功德。陸羽同代人劉貞亮提出的"茶十德"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驅腥氣,以茶防病氣,以茶養生氣,以茶散悶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茶禪是以闡釋茶與佛門之密切因緣。

    真意乃茶禪結合而達到的一種境界。禪在梵語中意為"靜慮"、"思維修"、"棄惡"等。在品茶的精神境界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感受到一位西方詩人說:"從一粒砂看世界"。但幾乎每位愛好綠茶或烏龍茶的東方人都不難體會出----從一片茶葉可品嚐出山川風景與大自然的精神。如果你嘴裡含上一口西湖龍井茶,茶湯的氣韻,即很容易在你眼前幻化出一片江南水鄉溫柔而秀麗的風光;如果你入口的是安溪烏龍茶、碧天峰鐵觀音,那麼,你看到的將是高山頂上的藍天白雲,同時隨著芬芳的茶香與茶氣,讓你彷彿身處高山上,呼吸到山上清朗的氣息。

    從茶中領會山川風景,與不斷地微妙變化著的真味,真香與氣……不失為迴歸自然的一種簡單法門。那麼,茶是如何能給予人這一切的呢?除了自然的奧秘以外,就是人為的配合。茶可獨酌,也宜共飲,一杯在手,清香滿室,消除煩慮,使人拋卻是非心、名利心。"寒夜客來茶當酒",以茶奉客,雖不及酒後令人豪情萬丈,意氣風發,但三兩良朋,沏茶小息,令人"六腑皆芬芳",閒話家常、天南地北、氣氛更為和樂,主客更能曲盡情意,茶的世界是一個祥和的世界

    中庸、和諧與茶道

    有人說,華人性格象茶,總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界,不卑不亢,執著持久,強調人與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氣氛中共同進步。這話頗有些道理。

    表面看,中國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與價值取向不盡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燈孤寂,要在明心見性;道家茗飲尋求空靈虛靜,避世超塵;儒家以茶勵志,溝通人際關係,積極入世。無論意境和價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嗎?其實不然。這種表面的區別確實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即:和諧、平靜,實際上是以儒家的中庸為提攜。

    在社會生活中,華人主張有秩序,相攜相依,多些友誼與理解。在與自然的關係中,主張天人合一,五行協調,向大自然索取,但不能無休無盡,破壞平衡。水火本來是對立的,但在一定條件下卻可相容相濟。儒家把這種思想引入中國茶道,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的友情。飲茶可以更多的審已、自省,清清醒醒地看自己,也清清醒醒地看別人。各自內省的結果,是加強理解,過年過節,各單位舉行"茶話會",表示團結;有客來敬上一杯香茶,表示友好與尊重。常見酗酒鬥歐的,卻不見茶人喝茶打架,那怕品飲終日也不會掄起茶杯翻臉。這種和諧、友誼精神來源於茶道中的中庸思想。

    在中國茶文化中,處處貫徹著和諧精神。宋人蘇漢臣有《百子圖》,一大群娃娃,一邊調琴、賞花、歡笑嬉戲,一邊拿了小茶壺、茶杯品茶,宛如中華民族大家庭,大孩子雖多並不去打架,而能和諧共處。至於直接以《同胞一氣》命名的俗飲圖,或把茶壺、茶杯稱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達了這種親和態度。清代茶人陳鳴遠,造了一把別緻的茶壺,三個老樹虯根,用一束腰結為一體,左分枝出壺嘴,右出枝為把手,三根與共,同含一壺水,同用一支蓋,不僅立意鮮明,取"眾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斷"、"共飲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樸拙中透著美韻。此壺命名為"束柴三友壺",主題一下子被點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是太孫,你發現四個叔叔分別是李世民,楊廣,趙匡義,朱棣,你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