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華哲學原理

    魯迅的小說是揭示社會矛盾的,胡適的哲學應當是為解決社會矛盾提供基礎理——規律和方法的,可是胡適的巜中國哲學史大綱》不僅沒有找到規律和方法,而且否定並一概抹殺了規律和方法,根本起不到解決矛盾的作用,所以說胡適的哲學著作是誤導人的毒品,應當是排除的物件!

  • 2 # 另類文史

    另類君答題^_^

    這個和“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一個套路,純粹是沒事找抽鬧騰的。

    之前社會流傳“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大意是說少年人血氣方剛,看《水滸》,易受其影響,作出殺人越貨,好勇鬥狠之事,而老不看《三國》是說老年人看《三國演義》,難免老奸巨猾,容易“失德”、為老不尊。

    但事實上,許多人整天將“八項規定”喊得震天響,也未必真的就身體力行,而有些人整天“師德”“師範”,卻作出豬狗不如的事情來!

    就譬如那些衣著光鮮,明豔動人的女星們,背地裡做了達官顯貴的玩物,和熒屏形象玩兒了個大反轉,這個又該如何解讀呢?

    看書的目的有很多種,有消愁解悶,有求知求識,也有投機倒把的,例如*城監獄裡面住著的那些囚犯,哪個不是高大上口號喊得賊順溜滴?

    難道看西遊記的人,都會變成妖魔鬼怪不成?

    另類君言盡於此,告辭

    ╭(╯^╰)╮

  • 3 # n是名n

    有點道理。

    時代不同了,我們不需要過多的噴子和過多的鄉原。

    不能說魯迅和胡適如何,他們都是那個時代的偉大人物,問題在於,清末民初,是個短暫而特殊的時期。

    分不清時代特徵,一腔孤憤,卻找拾魯迅牙慧,學罵辭過嘴癮的年青人,人生意義不大,十有八九要當幾年三流噴子的。

    一把年紀,思維固化,有社會閱歷和一定資歷,卻對傳統的東西知之甚少,靠從胡適嚼碎的渣渣裡撿飯吃,這樣的長者,人生意義也大起來,很可能就成就一個鄉原出來。

    所以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也有點道理。

    但,如果社會輿論正常化,對中國歷史,尤其近代史,有了公正合理的解讀以後,帶著這份見識,心平氣和的去感受民國這種特殊時代,每個大人物特有的風采,研讀魯、胡,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 4 # 魚悅龍門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腦子裡冒出來的一定是另外一句話:“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

    其實,“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跟上一句話有點類似。之所以這樣講,原因有兩點:

    一、魯迅的作品更多地是揭醜,是批評,是諷刺,尤其是他的雜文,更是被比作投槍、匕首,是要直刺敵人心臟的。

    對於心性尚未成熟的少年來說,如果看到的全是生活中醜陋的一面,他就容易產生消極的心理,就容易偏執,容易對生活、對社會失望,容易走向極端。因為他們本身還不太能看透魯迅的作品,還不能完全理解批判的外表面下藏著的是魯迅先生對華人的愛。如果讀先生的作品太多,他們會覺得生活陰暗、沒有前途,會產生一些消極的情緒。

    但事實上,魯迅先生對當時的國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是因為愛之深,所以才恨之切。

    你看他的《吶喊》,不就是要喚醒那些愚昧、麻木,尚未覺醒的國民的嗎?

    二、胡適的作品崇尚自由、獨立。

    雖然他生活的地點發生了幾次大的改變,但是,他的主張始終沒變,那就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人格要自由,要獨立,不能依附於任何人。

    所以,他在新文化運動中應時而動,提倡新文化,反對舊文化。在文化創作方面,和徐志摩等組成新月派,追求一些美好的形式上的東西。

    在政治上,不論哪個黨派執政,只要束縛了人的自由,讓人變得不獨立,他都是不合作的態度。所以,大陸曾經發起過評判胡適的運動,而臺灣,也因為胡適追求的自由獨立他們給不了,而沒有重用胡適。

    對於老年人來說,有個好身體,能享受天倫之樂,就是最幸福的事了,至於自由、獨立,早就不是他們的追求。這時候,你讓他們去讀胡適,去享受自由、獨立,恐怕只能讓他們感覺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徒增煩惱而已。

    總結一下:

    魯迅的作品更多地是揭醜,是批評,是諷刺,是少兒不宜;胡適的作品崇尚自由、獨立,老年人受其影響徒增煩惱而已。

    所以,“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是有它的道理的。

  • 5 # 大悔憶智周

    儘管這話明顯是杜撰,但也有一定道理。

    因為少讀魯迅會目空一切,還會偏執極端。

    魯迅有一條名言:“……統統踏倒它”,否定一切,打倒一切。

    主張不讀中國書,主張廢除漢字,還是華人嗎?

    不過有著特定的時代背景,中國積貧積弱,知識分子尋求強國路,於是把一切“罪責”推給祖宗!

    祖宗真那麼一無是處?

    錯!

    中國文化,現在東西方強國都還有遠遠甚至永遠趕不上的!

    東西方列強太功利,中國很文化。

    所以,年輕人還是別忙著讀魯迅,你讀不懂。

    年紀大了成熟了,讀魯迅,則會發現魯迅骨子裡其實很中國,首先他的語言半文言。

    其次他很要面子。

    其三,他看中國小市民最透徹,對於鄉下人缺乏瞭解。

    你要用生命拯救中國小市民?小心他們吃你的人血饅頭!

    你讀書很認真,小心中國小市民專打書呆子!

    沈從文筆下淳樸善良優美的華人,魯迅大概沒有遇見過?

    閏土?

    “有著封建的思想和較強的等級觀念,對他魯迅先生還是有同情感的,且同情大於批判。”

    他取的不是沈從文歌頌的角度。

    我知道一個人,他在特殊十年只准讀魯的特定背景下形成三觀,他不承認魯迅以外的任何作家!

    至於胡適,他是全盤西化,他骨子裡都是白話文。

    請看胡適、江冬秀合影,調皮之狀、表情動作,很像今天網紅、小鮮肉,除了當眾秀恩愛,江冬秀還能提刀保衛愛情,太前衛太新潮。

    這些,魯迅和許廣平是無論如何做不出的,他們照相,正襟危坐,甚至顯得那麼“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為什麼老不讀胡適?我想,西人思想解放、個性自由固沒有錯,少一些華人的人情味和對親人、社會的責任感了。

    當家長的都像蘇大強那麼作而不像翠翠的外祖父那麼慈祥,有幸福可言有詩意可言?

  • 6 # 東海八仙

    因為魯迅的文章都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寫的。都是珍對社會黑暗面的批判。年輕人現在讀是不適合。胡適的文章對現在讀者也不適用。因為他的思想崇尚國外,斥責中華文化壁端。

  • 7 # 謝高信

    這也就是你說的。社會流傳是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少不水滸是因為水滸中的情節都是沖沖殺殺,容把少年引向歧途,老不讀三國是因為三國中描述的都是陰謀情節,容易使人老奸巨滑。魯迅與胡適的書老少皆誼。

  • 8 # 葭明通半瓶歷史

    不知道誰說的,誰這樣說!要麼壞,要麼蠢。

    壞就是試圖教壞小孩子,蠢就是已經被教壞了的小孩子。

    魯迅和胡適這兩個人的作品無論老少男女,有能力有時間讀的人,都應該每年翻上一翻。

    不要認為時代進步了,他們就老朽了,沒有,可以看得見的中國將來,這兩個人都不會老朽。

    當然了,說他們永遠不老朽是不對的。但是就算他們老朽 了,作為二十世紀中國的樣板,他們也是有價值的。

    有一個詞叫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大概就是這種思想,讀書只讀“有用”的,學習只學“掙錢”的,過去有人物化女性,物化被壓迫者。

    現在有人物化自己,也真是奇怪了。

    魯迅先生說的好“當奴隸當出滋味了”。

    宣揚這句話,是怕少年人讀懂魯迅看出你的“齷蹉”嗎?怕少年人不受控制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BA複賽第一槍已經打響,怎樣看待今日黃沙對陣同曦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