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極大部分孩子來說: 是注重培養興趣,但培養興趣與基本功並不相矛盾,任何的進步和興趣的發展,都建立在基本功的精進上。
我親戚家三個孩子,每人學兩門樂器。老大高三,從4歲起同時學鋼琴和小提琴,她的小提琴老師夫妻倆都是Julliad畢業的演奏家。
有一次她的老師家裡舉行學生觀摩音樂會,拉得好的絕大部份是亞洲人,有兩個南韓人很突出,還有一個7歲上下的小黑女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有技巧、樂感好,曲目有難度,簡直是天才,後來得知她媽媽就是專業拉小提的。
我朋友在美國加州訪學期間跟隨兩位教授(演奏家)分別上鋼琴課,和藝術指導課。我朋友自己上課的同時也觀摩他們的課堂,他們在教學中也花很多精力去摳學生技術。
因此,當她看到有人的演奏流暢自然,音樂感覺極好,那一定是有過硬的技術在支撐。
學校裡,鋼琴彈的好的大部分是亞裔,基本功紮實,樂感也好。可能是因為亞洲人骨子裡認真、嚴謹的精神。
我親戚家,老大16歲,從3歲起學鋼琴和小提琴,她每次練琴都在兩小時左右,不需要大人監督,據她媽媽說老大從小就願意練琴,鋼琴和小提琴目前都達到了國內專業院校本科水平。
老二10歲、老三8歲,每人也是兩門樂器,他們每天在大人的監督下練40分鐘到一個小時。老二(男孩)彈鋼琴比拉小提琴好,游泳比鋼琴好。老三(女孩)鋼琴和大提琴都不咋地。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家每天晚飯後,老大在廳裡彈鋼琴,老二在衛生間裡坐在馬桶上翹著二郎腿拉小提琴,老三跟著媽媽在飯廳里拉大提琴。肖邦鋼琴練習曲、走了調的小提琴練習曲、大提琴拉的走了調的小星星………嘰嘰嘎嘎還有媽媽的吼叫聲和巴掌聲…………是誰說在美國不允許打小孩來著?
對於極大部分孩子來說: 是注重培養興趣,但培養興趣與基本功並不相矛盾,任何的進步和興趣的發展,都建立在基本功的精進上。
在國外學器樂,亞洲家長是要求很嚴的。我親戚家三個孩子,每人學兩門樂器。老大高三,從4歲起同時學鋼琴和小提琴,她的小提琴老師夫妻倆都是Julliad畢業的演奏家。
有一次她的老師家裡舉行學生觀摩音樂會,拉得好的絕大部份是亞洲人,有兩個南韓人很突出,還有一個7歲上下的小黑女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有技巧、樂感好,曲目有難度,簡直是天才,後來得知她媽媽就是專業拉小提的。
我朋友在美國加州訪學期間跟隨兩位教授(演奏家)分別上鋼琴課,和藝術指導課。我朋友自己上課的同時也觀摩他們的課堂,他們在教學中也花很多精力去摳學生技術。
因此,當她看到有人的演奏流暢自然,音樂感覺極好,那一定是有過硬的技術在支撐。
學校裡,鋼琴彈的好的大部分是亞裔,基本功紮實,樂感也好。可能是因為亞洲人骨子裡認真、嚴謹的精神。
相對來說,中日韓的孩子家長要求比較嚴格,每天練琴時間都有保證。我親戚家,老大16歲,從3歲起學鋼琴和小提琴,她每次練琴都在兩小時左右,不需要大人監督,據她媽媽說老大從小就願意練琴,鋼琴和小提琴目前都達到了國內專業院校本科水平。
老二10歲、老三8歲,每人也是兩門樂器,他們每天在大人的監督下練40分鐘到一個小時。老二(男孩)彈鋼琴比拉小提琴好,游泳比鋼琴好。老三(女孩)鋼琴和大提琴都不咋地。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家每天晚飯後,老大在廳裡彈鋼琴,老二在衛生間裡坐在馬桶上翹著二郎腿拉小提琴,老三跟著媽媽在飯廳里拉大提琴。肖邦鋼琴練習曲、走了調的小提琴練習曲、大提琴拉的走了調的小星星………嘰嘰嘎嘎還有媽媽的吼叫聲和巴掌聲…………是誰說在美國不允許打小孩來著?
美華人的孩子學器樂的也很多,家長嚴不嚴格不知道,但是聽朋友說,從學校樂隊裡大部分都是亞裔的情況來看,應該會更尊重孩子的天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