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釐清三者的定義。
1.名義利率,一般我們說的名義利率是我們實際生活中看到的利率,比如銀行給出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又叫基準利率,現在基準利率大概2年沒調整了,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5%,但是實際存款的時候銀行會有上浮。
2.物價,我們一般說的物價指標就是價格指數,指CPI和PPI,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PPI是生產價格指數,工業品領域的。一般而言,我們都指CPI為通脹率,因為這個和大家日用品相關最大,而PPI因為工業品價格變動,經常會有很大的波動率。
3.實際利率,名義利率等於實際利率加上通脹率,所以名義利率減去CPI,就得到了實際利率。如果一國CPI過高而名義利率過低,實際利率就會掉入負區間,我們稱之為負利率。按照這個公式來算,我們其實已經在零利率左右了,但是由於實際利率中樞其實是高於CPI的,尤其無風險利率已經高於存款基準利率,所以目前還不是負利率。
最簡單的例子:
假設名義利率不變,物價上漲,則實際利率下跌,也就落入負利率了,總體貨幣政策是便寬鬆的;如果物價下跌,則實際利率上行,這時候貨幣政策是偏緊的。
為了防止負利率,在單一目標調控下,一國央行可以選擇加息,即上調基準利率(名義利率)來抬升實際利率。
不過,他們之間的關係並非簡單的線性等式,當央行加息收緊貨幣政策的時候,物價也會收到壓制,歷史上各個國家都採取國加息平抑物價的措施。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釐清三者的定義。
1.名義利率,一般我們說的名義利率是我們實際生活中看到的利率,比如銀行給出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又叫基準利率,現在基準利率大概2年沒調整了,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5%,但是實際存款的時候銀行會有上浮。
2.物價,我們一般說的物價指標就是價格指數,指CPI和PPI,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PPI是生產價格指數,工業品領域的。一般而言,我們都指CPI為通脹率,因為這個和大家日用品相關最大,而PPI因為工業品價格變動,經常會有很大的波動率。
3.實際利率,名義利率等於實際利率加上通脹率,所以名義利率減去CPI,就得到了實際利率。如果一國CPI過高而名義利率過低,實際利率就會掉入負區間,我們稱之為負利率。按照這個公式來算,我們其實已經在零利率左右了,但是由於實際利率中樞其實是高於CPI的,尤其無風險利率已經高於存款基準利率,所以目前還不是負利率。
最簡單的例子:
拿1000元存入銀行,銀行年存款利率為5%,當年的通貨膨脹率(CPI)為2%。在這種情況下,5%為名義利率,實際利率為3%,即應扣除通貨膨脹率,實際的價值增長情況。假設名義利率不變,物價上漲,則實際利率下跌,也就落入負利率了,總體貨幣政策是便寬鬆的;如果物價下跌,則實際利率上行,這時候貨幣政策是偏緊的。
為了防止負利率,在單一目標調控下,一國央行可以選擇加息,即上調基準利率(名義利率)來抬升實際利率。
不過,他們之間的關係並非簡單的線性等式,當央行加息收緊貨幣政策的時候,物價也會收到壓制,歷史上各個國家都採取國加息平抑物價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