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於小小
-
2 # 雨天論娛樂
侯寶林大師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卻並不是一個頑固的人,當然不會僅僅因為念錯一個字就退出相聲舞臺。
侯寶林一生從事相聲藝術事業60多年,對相聲乃至曲藝都有著巨大的貢獻。正是由於他的努力,相聲從市井走到了舞臺,從低俗演變成高雅的藝術。侯寶林為人做事非常嚴謹,表演相聲時幾乎沒有出現過錯誤,唯有一次。
1976年,侯寶林大師在表演相聲《猜字》時,把本該說的“和平”的“平”,因為口誤說成了“和”。這在大師的表演生涯中都是罕見的。事後,侯寶林也認真的反思了自己的錯誤,感到很是懊悔。這一點不得不讓人佩服,現在的相聲演員如果出現錯誤,也都是一笑了之。
這次表演之後沒過多久,侯寶林突然宣佈退出舞臺。很多人誤以為大師是因為這次的表演出錯而自責,決定不再表演相聲的。其實不然!
侯寶林大師退出舞臺是有著更大的考慮,更多的工作想去做。哪怕是退出舞臺,也是為了相聲的未來。
1976年,62歲的侯寶林大師突然宣佈退出相聲舞臺,不再表演相聲。訊息一經公佈,全國各地的書信好像雪花一樣的飛來。都是詢問侯寶林為什麼退出,挽留侯寶林不要離開。可以看出,當時侯寶林在全國觀眾心目中的地位。
侯寶林認為相聲實在缺少理論支撐,於是他從舞臺退出,坐在書桌前研究理論。他自己撰寫了《侯寶林談相聲》一書,在他的帶領下,姜昆等人共同撰寫出《中國曲藝通史》和《中國曲藝概論》等理論書籍,為後來的相聲演員提供了足夠的理論支撐。
侯寶林大師雖說退出舞臺,卻也沒有完全不再表演,一有機會也會登臺表演。他捨不得相聲、捨不得舞臺、捨不得觀眾。
1976年以後,侯寶林逐漸退出舞臺,表演相聲的次數減少。可是一來由於觀眾實在喜歡,二來當時有工作安排。侯寶林也在各種重要場合表演過不少的相聲。
1993年侯寶林去世,相聲開始走向沒落,可以看出大師對於相聲界的影響實在巨大。
好在侯耀文在大師的影響下,始終致力於相聲事業。更是收下郭德綱為徒,幫助郭德綱以及德雲社。才有瞭如今相聲的又一次振興。
有人說郭德綱和侯寶林正相反,一個把相聲從劇場帶上舞臺,一個把相聲從舞臺帶回劇場。其實二者都很重要,二者並不衝突。相聲作為一種人們喜歡的藝術,是需要在大舞臺和小劇場同時發展的,他們對於相聲的貢獻都是不可磨滅的!
-
3 # 閒白社
這是侯寶林當年接受採訪時候的回答,被收錄在《侯寶林談相聲》這本書中,主要原因說的很清楚了,其他原因即便是原因也只能是次要原因。
也許侯大師年歲大了,有些唱的內容唱不了年輕時候那麼亮堂了,出於對藝術的尊重,想給觀眾留下一些美好的印象,在自己還沒有完全不能說相聲之前退了下來,這是一個很明智的決定。
而侯大師看到了中國相聲理論上的空白,認為做理論工作更有緊迫性。於是退出到幕後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寫了《侯寶林談相聲》這是第一本對相聲理論做的整理的書籍。這本書一九五四年就寫成了,一九八一年才出版,之前一直算內部讀物。
之後和其他相聲理論家合作的《相聲溯源》,《相聲藝術論集》等書,都是相聲行業很難得的著作。
從侯大師息影之後做的工作內容來說,他的告別舞臺不可能是一個臨時決定,一定是長時間深思熟慮的結果。
因為一個字就退出舞臺,這也太小說筆法了。
-
4 # 洛水清風
侯寶林先生是中國相聲界開創性一代宗師,相聲表演藝術家,對相聲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他始終已以“把笑聲和歡樂帶給人民”為奮鬥目標,受到觀眾們尊敬與喜愛。
侯寶林先生一生為觀眾奉獻了《講帝號》《關公戰秦瓊》《選物件》等大量經典相聲,培養了馬季、師勝傑等相聲名家,還有三子侯耀文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今,他的徒子徒孫已經佔領中國相聲的半壁江山。侯寶林先生對工作向來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即使出一點差錯,他也不放過。一次,在表演相聲《猜字謎》時,他把“和平”的平字,誤說成和,這在今天看來微不足道,但他深感不安 ,覺得出這樣的錯誤對不住觀眾。
自此以後,侯寶林就很少登臺表演。因此,有人說他是因此退出相聲舞臺。其實完全不是這回事,因為那時侯寶林已是快70歲的人,他覺得在有生之年,很有必要對相聲藝術做系統的總結,使之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以便將來能發揚光大。侯寶林因此告別舞臺,在家中潛心研究,把畢生所學寫成寫成了《相聲表演藝術》等四部專著,為中國相聲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侯寶林先生一生有三子二女,其中前妻生了一子一女,第二任妻子王雅蘭生了二子二女,其中一女不幸夭折。另外,侯寶林還有一私生子叫謝東,就是當年那個唱紅《笑臉》的歌手。他的媽媽是單絃表演藝術家馬增蕙。
侯寶林活著的時候,因為是長輩的私事,沒人提起。等他去了以後,侯家兄弟竟不讓這個小弟弟認祖歸宗。以至於作家王朔都看不慣了,憤憤說道:“你們侯家門庭有多高,比得過蔣經國嗎,蔣孝嚴都認祖歸宗了,你們這樣做太不像話了,以後我見一次罵一次”。也許是私生子的身份,歌手謝東兩次吸毒,兩次被抓,如今已在娛樂圈銷聲匿跡,侯寶林先生地下有知,也會對他倆兒子當年的做法,應有微詞。
-
5 # 長劍不出鞘
唸錯一個字,不是原因,而是導火索。
侯大師在1976年與老搭檔郭全寶先生《猜字》時,一個包袱是:侯先生雙臂平開,頭上再劃一橫,讓郭猜字;郭先生說是“幹”,侯寶林說不對,應該是和平的“平”——得算上我倆耳朵;可是當時侯先生愣說成和平的“和”,在臺上竟然沒有反應過來。
這說明年紀不饒人。侯老先生自知年紀大了,年老不講筋骨之能。侯先生是宗師,大師,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
侯老先生把相聲由地攤曲藝提高到精雕細刻的藝術境地。剛剛粉碎四人幫不久,社會變革呼聲很大。侯先生看多了人間冷暖;如果真的在舞臺上說錯話,那影響就大了。
1979年,侯老先生正式選擇告別舞臺。
回覆列表
是真的!侯寶林大師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在那個侯寶林就是相聲代名詞的年代裡,大師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不允許出哪怕一丁點的錯誤。
先生的表演,多以文哏為主,風趣幽默,又溫文爾雅,解放後,他喜歡穿上西裝登臺表演。在大師成名之前,相聲表演以說逗為主,學和唱被弱化了。侯寶林在學相聲之前,有過一段時間學京劇的經歷,於是在他的表演裡時常加入很多“學、唱”的部分,他使“學和唱”不再是吸引觀眾的一種手段,而真正意義上成了相聲的基本功!
像《白事會》、《師父經》、《拴娃娃》這樣容易調動氣氛的段子,大師幾乎從來就不表演,他喜歡錶演的是《批三國》、《猜字》、《打燈謎》這樣的文哏相聲!
《猜字》這個段子,也是他和郭全寶經常表演的傳統段子,《猜字》其中有一部分是侯寶林先生用肢體表演讓搭檔猜是什麼字,他雙臂展開,頭上再劃一橫,讓郭全寶先生猜是什麼字,郭先生說是“幹”,侯寶林說不對,應該是和平的“平”,因為我還有倆耳朵呢。但是偏偏在一次演出中,他把和平的“平”說成了和平的“和”。
演出結束後,候先生一直在反思自己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錯誤,要說是年輕氣盛時犯這樣的錯誤吧,還能理解,現在自己已經六十多歲了,也早已經成為了相聲界的一個標杆,如果“標杆”在表演時出了錯,怎麼辦?前思後想後,他決定不再登臺表演,從此離開了他熱愛的相聲舞臺,轉到了幕後工作。
侯寶林的相聲是那個時期全民熱愛的娛樂方式,可以說,全華人民沒有不知道他的,他把相聲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上的了“廟堂”,也下的了“江湖”!先生去世以後,相聲藝術逐漸衰落,出現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到本世紀初,整個相聲行業的不景氣,不過好在,大師兒子侯耀文先生的高徒郭德綱,又一次復興了相聲!
大師就是大師,如果在表演中說錯一個字這樣的事,要是放在現在的年輕相聲演員身上,錯了再改正唄,有什麼了不起的呢?所以相聲界才會流傳這樣一句話:中國著名的相聲演員有很多,但是侯寶林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