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燈問史

    這個鏡頭只在序幕中出現過,到底隱含什麼寓意,實在是見仁見智之事。最近翻閱了基本關於雍正時代的書,尤其是看到雍正如何爭取帝位的時候,不覺有所感悟,不知道對不對,以此回答。

    兵士牽著一頭小豬進宮殿,是用來宰殺還是用來豢養還是有其他什麼用途呢?

    《雍正王朝》的前二十集主要是圍繞九子奪嫡展開,這時候的老四胤禛克服萬難,在鄔思道的謀劃之下,逐漸為康熙所賞識,最終爭取到大位。後二十幾集則是圍繞雍正上臺後推行行政進行,同樣,也是在克服了重重阻力的情況下進行的。

    如果用現代成語來表述,前二十集老四胤禛是“扮豬吃虎”,後二十幾集則是“扮虎吃豬”。如此,兩者之中都有一個豬,下面,我就來詳細分析解釋。

    扮豬吃虎:指的是開始裝出弱者姿態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引為上鉤,然後當你在他面前時,給你致命一擊。簡單的說就是隱藏實力、裝得很愚笨,讓對手輕敵後輕鬆將其拿下。《雍正王朝》裡面的胤禛,開始似乎表現得很精明,所以康熙說:你一向以精明自詡。但是,在追比國庫欠款的過程中,卻將差事辦砸了,為什麼辦砸了,這是為了不讓自己風頭更勁,受到諸皇子們的嫉妒而遭受打擊,因為就在之前,因為江南籌款賑災胤禛還獲得了康熙的加封,剛剛封為郡王,如果將這件差事又辦好了,豈不是要加封親王?這樣一來,自己就身處風口浪尖了。

    這是一起典型的“扮豬”事件,要是胤禛這次不收斂,後來只怕所有的明箭暗箭都會射向自己。

    刑部冤獄案的審理。經鄔思道的一番說辭,老四胤禛再次上演豬的角色,開始答應了康熙由他來辦,但是半夜裡卻將自己整傷風了,這手也下得忒厲害了,我想要是他就這麼把自己弄死了咋辦?但是結果卻是自己全身而退,老八胤禩得到康熙一句“其心可誅”的評語。老八雖然升為郡王,看似是成了一隻老虎,但是因此也在康熙的心裡掛了號,日後被打擊只是時間問題。

    在西北的戰事出現後,在鄔思道的建議下,胤禛再次扮豬,舉薦親兄弟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可憐老十四胤禵只看見大將軍王的名號,而沒有注意到有陝甘總督年羹堯牽制糧草,扼住川陝地區的戰略要地,從而處處被動,另一方面,又將八爺黨的暗箭轉移到老十四身上,連老八都說看走眼了,原來是老十四想當皇帝。胤禛這豬也扮得太入戲了。

    豬不僅僅顯得弱勢,還很溫順,老四胤禛還將豬的溫順表演出來。

    燒燬“百官行述”,讓兄弟們既悔又恨。一個不入流的微末小吏,居然將朝廷很多官員的短處當成把柄記錄在案,成為要挾利用的工具,這其中包括太子、老八老九老十等,當他們人人都在爭奪的時候,胤禛卻來一個燒燬,這既維護了朝廷的體面,將本會掀起的風波斬殺在萌芽狀態,又深的康熙的賞識,被拿捏了把柄的人自然對老四另眼相看,感恩戴德。

    一廢太子的時候,當眾人都大舉老八胤禩為新太子的時候,這位胤禛卻反過來舉薦胤礽,實在是看透了康熙的心思,既密切了和康熙的關係,又將他和太子的關係展現出溫和的一面,只有豬才有這般智慧。

    過多的例子不再贅舉,而歷史上上真實的胤禛在戴鐸的建議下,也列出過奪嫡的具體綱領和措施,其間無不充斥著“扮豬吃虎”的思想,稍稍列舉幾條就可明白:一是不計方法以孝義爭取康熙寵愛。二是以太子為戒搞好兄弟關係。三是聯絡百官,製造輿論。四是培植人才擔任要職等等,以上前幾條,哪條不是豬的扮相?

    有人問,那虎是誰?被他幹掉的都是老虎,包括康熙在內。胤禛依兩面派的做法將這場表演進行得非常到位,最終是他取勝了。

    下面來看後二十幾集他又是如何“扮虎吃豬”的。

    雍正即位之後,面對的是龐大的朋黨,八爺黨,從一開始,雍正幾乎就是和老八,清流集團槓上了。此時的雍正即可為豬也可為虎,怎麼說都行,不管怎樣,他就是以那隻豬的角色幹掉了所有的老虎或者是豬。

    先是諾敏案,科場舞弊案,雍正謝天,扛住來自於八爺黨和清流黨的壓力,此時的他是半虎半豬的角色,硬是將八爺虎和清流豬吃掉了。然後則是年羹堯,這是典型的先“扮豬吃虎”後“扮虎吃豬”事件。打掉了年羹堯集團後,朝野大局基本穩定,其實此時的雍正無需扮豬或者扮虎,他要向誰開刀就可開刀,可是科甲朋黨案的產生,讓他感覺到來自於統治階層利益被觸動,這是一隻無比可怕的老虎,殺謝濟世,殺陸生楠,最後卻屈服在自己兒子弘曆的名下,放了李紱以為弘曆造勢,這又何嘗不是一次“扮虎吃豬”呢。

    最後八爺黨逼宮亂政,雍正與十三爺機巧應對,防患於未然,最終將老八一黨罪名作實,豈不是一次“扮虎吃豬”?

    殺弘時,所謂虎毒不吃子,為了給弘曆一個好環境,這位可伶的父親卻又“扮虎吃豬”。這回,估計雍正心裡確確實實就是一隻可憐的豬啊。

    綜上的意義已經很明確了,要麼就是“扮豬吃虎”要麼就是“扮虎吃豬”,這就是這個鏡頭的解釋。
  • 2 # 紅雨說歷史

    《雍正王朝》的序幕中,有一個太監趕著一隻小豬進入皇宮,關於這一幕的說法,或許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見解,一隻小豬進了皇宮,他的結局會是什麼呢?肯定不會是讓皇帝,阿哥後宮嬪妃們當做寵物來養,除了淪為盤中食的下場,或許這隻小豬被當作祭祖的食物,可能會高檔一些。

    在中國古代統治階層向來以“肉食者”代之,或許這個小豬的象徵就是那些肉食者。小豬逃不脫命運,就如同肉食者逃不脫命運一般,鬥來鬥去究竟誰贏了。就像八爺在最後寫給雍正的信

    “四哥,我輸了,直到最後我發現我最佩服的人是你,但是你也沒有贏,一直咬牙堅持著。到最後留下的不過是身後的罵名。”

    雍正推行新政,留下了什麼?他心裡想著天下百姓,卻被讀書人罵成是殺父弒母,搶奪兄弟女人的十惡不赦之人,最後累垮了身體。

    從另一方面說,這個小豬似乎又和現在的“養豬理論”不謀而合,就是說我們餵豬的時候,要把豬養肥了再殺,這樣的豬肉肥美又好吃。這和原來的“蘋果理論”有一些近似的地方,是說蘋果在地攤上和超市裡,最後做成水果拼盤,端上五星級酒店的餐桌,他們的價值是不一樣的。雍正似乎就是用了這樣一個養豬理論,而不斷成功走向了成功。我們把圍繞在雍正身邊的這些人,比作一個個雍正設定的豬仔,他們確實在後面為雍正大用,幫助雍正排憂解難,推行新政作出了重大貢獻。比如說最大的豬仔就是十三爺,十三爺俠義心腸和雍正關係最好,雍正到江南募捐的時候就帶著十三爺一起,讓十三爺看到了他的一心為民。這就是為廢太子後,老十三提出了,要說誰當太子,我覺得四哥你最合適的話。十三爺被囚禁,也是雍正拎著酒去看了十三爺,後來封了十三爺鐵帽子王。十三爺在雍正登基後,到八爺逼宮亂政取得最後逆轉作出了重大貢獻。

    第二檔次的豬仔就是鄔思道,年羹堯,李衛,田文鏡一幫人。鄔思道是雍正專心讀過他的著作以後,讓年羹堯來找到的,並且當場被鄔思道引為知音。養好了豬仔,當好了老師,鄔思道最終為四爺登基出謀劃策,到後來年羹堯平定羅布臧丹增也多虧了他“燈下黑”的戰略思想。李衛,田文靜,年羹堯等人更是在落魄的時候,被雍正一一找到。年羹堯最後是從四川提督,四川巡撫,到川陝總督,最後到撫遠大將軍王。最後雍正確實把他給殺了,又肥又美,叛亂被平了,還安撫了人心。李衛,和田文鏡都官至朝廷一品,為新政推行盡職盡責,李衛和田文鏡一個是流浪乞丐,一個是落魄監生,最後真是增值不可估量。

    這個小豬還可能是諷刺作用,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年大將軍的生活奢靡程度令人咋舌。吃一個豬肉都要用棒子敲打小豬,讓豬脊背充血,最後殺豬隻吃脊背上的一條可以說年羹堯,該殺啊。

    最後來說說小豬意味著著雍正扮豬吃老虎,雍正進宮時,只是太子黨的一個小弟。什麼疑難雜事都是胤禛在做,去江南募捐,追繳國庫欠款。打個獵,自己的十三小迷弟都有爭奪金如意機會,自己還得靠兒子撐場面,可以說挺慫的。康熙招募大將軍王,自己沒能力還得推薦自己的死敵十四弟。所以說胤禛在表面一直做著吃力不討好的事,實際上越來越得到康熙垂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Theshy刀妹再現“怪物級”操作,放慢4倍才能看清,網友調侃“AJ懸了”,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