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之吉星

    最直接的原因是,孝宗立志收復故土,做一個有作為的中興之帝。因此,登基後便展開了一系列北伐準備。其中最重要的舉措就是為岳飛平反,重振抗金士氣。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投降主義迷漫的南宋朝庭,貪官汙吏橫行,苟安一隅,不求進取,歌舞昇平,全無鬥志。雖有立志的孝宗帝,己無衝鋒陷陣的嶽將軍!

  • 2 # 為國釣魚

    謝友邀

    點開問題就看到某位又在賣弄扯淡淡的本事,僅“孝宗從未替岳飛平反”這句話看ta說過不下十遍,撒謊能撒得這樣執著,累不累?

    @曉風2016

    友情提示:這是一個冗長的答案,沒耐心閱讀者慎入

    曾經在問題“趙構在殺死岳飛後,會不會後悔”的答案中引用過這段史料證明:最遲在紹興三十年,趙構就對岳飛被害一事追悔莫及~《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七》

    當時某位朋友強烈質疑這條史料的可靠性,其主要理由是:紹興三十一年秋完顏亮南侵,三十年怎麼會“北虜犯邊,年年大舉”呢

    ~《宋史.卷三百六十七.李顯忠》

    紹興二十九年,宋金便出現了大規模交戰,其實在這之前雙方已經磨擦不斷~《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四十二》

    這份奏章呈自紹興二十九年,“去歲秋”無疑指紹興二十八年,金軍集重兵於邊境,一面威脅南宋,一面擄掠燒殺

    其實,相似的史料還有很多。這位朋友的其它答案我也看過,有的觀點比較接近,可能只是在這方面存在一定的盲區罷

    另一位問答專家認為可能是筆誤,將“三十一年”誤記為“三十年”。當然不否認有這種可能性,不過我認為還是忠實於原始記載比較好

    修廟這事估計趙構並沒有辦,或者只搞了個小神位之類,說不準。趙構這人光說不練、說過就反悔的事幹了不少

    岳飛之死無疑是一樁冤案,對此,朝堂上下無一不知,為堵悠悠眾口,岳飛死後,朝廷榜諭:

    應緣上件公事,干涉之人,一切不問,亦不許人陳告,官司不得受理~《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四十三》

    人的嘴可以堵住,人的心卻無論如何也管不了,這檔事趙構心知肚明

    應臣下諫言,紹興三十一年將純州改回嶽州,算是趙構為“嶽”開了一個口子,態度出現了一個只可意會的鬆動

    趙構追悔岳飛之死,但是,如果直接公開承認這是一件冤案,無疑是承認自己二十多年力主議和是一個天大的錯誤。這麼猛,趙構受不了

    趙構的合法性本來就在金國威脅之下,如果再承認自己長期執行的是一條錯誤路線,並因此冤殺賢將,結果會怎樣誰也無法預料

    紹興三十二年六月,“逸久積倦”的趙構決定“淡心泊志”,禪位於孝宗趙昚

    七月,南宋正式展開了替岳飛平反的過程~《宋史.卷三十三.孝宗.一》

    紹興三十二年七月,復岳飛元官,以對應之禮正式下葬

    “戊申,詔追復岳飛元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後特與錄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百》

    隆興元年七月,給還岳飛田宅

    ~《宋史.卷三十四.孝宗.二》

    乾道五年十一月,在鄂州為岳飛修建廟宇,以供祭拜

    ~《孝宗.二》

    乾道六年七月,詔賜岳飛廟名為忠烈廟

    ~《宋史.卷三十五.孝宗.三》

    淳熙五年九月,先諡岳飛“忠愍”,諡詞太打趙構臉,改諡武穆

    克定禍亂曰“武”,佈德執義曰“穆”,肯定功績,不帶感情色彩

    ~《孝宗.三》

    錄趙鼎、岳飛的子孫為官

    兩宋罪臣之後不享受恩蔭

    最勁爆的是~《孝宗.三》

    淳熙十五年,趙構死後,大臣們商量由哪些人配享,有人公開提出最佳人選是主戰一輩子的張浚和蒙冤而死的岳飛

    這是趙構死了也不放過,繼續打臉的節奏?

    孝宗考慮再三,決定趙構不配享,讓他獨來獨往算了。孝宗的真實想法應該是:

    合適的不夠格,夠格的不合適

    從而也說明一個問題,岳飛案以漸進法平反的原因在於孝宗要考慮趙構的臉面和接受度

    隨著岳飛案越來越明朗,岳飛的諡號由武穆改忠武追封鄂王,這是後話

    趙構死後一年孝宗去位,不然可以想像孝宗在沒有顧忌下對岳飛冤案會有進一步糾正,即便如此,岳飛仍然已經獲得平反

    贈諡、建廟、返產、蔭及子孫,已經說明岳飛有功無罪

    正題

    孝宗費力地替岳飛平反的原因不單是岳飛曾建議趙構立儲,更是為了順應輿情,激發南宋軍民忠憤之氣~《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四十二》

    諸如此類南宋在紹興第二次議和後,將驕兵墮、風俗日薄的記載比比皆是

    要命的是這是紹興二十九年金國敗盟之像已顯之時

    所以激勵忠勇、任人唯賢、懲治奸佞的呼聲日甚一日,例如曾經引用過的程宏圖上疏,例如~《會編.卷二百二十五.侍御使汪澈上疏》

    再例如~《會編.卷二百二十七.和州進士何廷英上疏》

    紹興三十一年正月,何廷英上疏趙構,自從當年為了議和而“罷兵誅將”,貶黜忠正大臣,南宋的人心便散了

    為了照顧趙構的面子,何廷英沒有提到任何一個人的名字,不過,

    為了議和而誅殺了哪位大將,天下人盡皆知

    這些忠正之臣又是在誰的執政中遭到貶黜,誰獨相整十七年權傾天下,也是不言自明的事

    綜上,孝宗只替岳飛平反昭雪,卻沒有給予岳飛更高評價,也沒有進一步追究“謬醜”的罪責,其原因只有一個~

    趙構活得太久了

  • 3 # 爾朱少帥

    我們都知道,寧信世上有鬼,不要相信玩政治的嘴。宋孝宗是怎樣給岳飛“平反”的呢?詔書說明一切:

    詔書中先是把岳飛一頓誇“有忠心、有功勞,軍隊有紀律、不擾民”。然後說岳飛的死因是“犯了事被殺”。再然後說給岳飛追復原職的原因是“太上皇對他念念不忘”的皇恩浩蕩而已。

    看官們可看清楚了,所謂的“平反”居然沒提岳飛案的冤情,反而說岳飛犯了事被殺,也根本沒提宋高宗和秦檜的錯誤。這能算平反嗎?看來宋孝宗所謂給岳飛“平反”,也許只是人們一廂情願而已。

    畢竟當時太上皇宋高宗還活著,宋孝宗還是要給太上皇留面子的。所以宋孝宗就玩起文字遊戲,愚弄世人,一場不是“平反”的“平反”。

  • 4 # 史無止境

    先來一問,南宋最傑出的皇帝是誰?

    宋孝宗趙昚,初名伯琮,後改為,南宋第二位皇帝,在位27年,被公認為南宋最傑出的皇帝。

    1162年,高宗禪位於趙昚,為宋孝宗。孝宗登基後,定年號為“隆興”,他立志光復中原,收復河山,遂恢復名將岳飛諡號“武穆”,追封岳飛為鄂國公,又剝奪了秦檜的官爵,並且命令老將張浚北伐中原,但在符離遭遇金軍阻擊,結果大敗。

    宋孝宗被迫於隆興二年和金國簽訂了“隆興和議”。孝宗雖然被迫向金屈服,但無時無刻不想著恢復。為了恢復國力,他首先從整頓內政入手,安定民心,改變以往賑災方式,推行社倉法;又改變鹽鈔,將官府拖欠鹽商的錢還給鹽商,放寬了鹽的買賣許可權;孝宗還取消了很多消耗,大力削減冗官,又嚴格控制萌補任子,以前不參加考核的官員兒子即可當官的情況被取締;對官吏還經常考察實際才能,不合格的都予以革職。在軍事上,他還整軍興武,5年間舉行了3次大規模的閱兵,還積極選拔將領,使南宋的軍隊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乾道年間,由於沒有戰事的干擾,宋孝宗專心理政,百姓富裕,五穀豐登,太平安樂,一改高宗朝時貪汙腐朽的局面。由於宋孝宗治國有方,南宋出現了“乾淳之治”的盛況。 淳熙十四年十月,高宗病卒,孝宗為了服喪,讓太子趙惇參與政事。

    淳熙十六年二月,又禪位於太子,孝宗自稱太上皇,閒居重華殿,繼續為高宗服喪。宋光宗紹熙五年六月,孝宗病逝於臨安重華殿。

    孝宗為人勤政、節儉,他在位的27年是南宋國力最強的一段時間。當時朝內沒有內亂,對外宋和金之間的平衡沒有被打破。他一生勵精圖治,可惜對手強大,再加上自己手下又沒有名將輔佐,因此宋軍一直處於守勢。但相比南宋的其他皇帝,孝宗不失為一位明君。

  • 5 # 那羅延頭鐵

    有點血性的男人都不會忍受與己有國仇家恨的仇人逍遙快活的,更何況是皇帝。孝宗本身也用行動證明了其收復疆土的決心,可惜天不隨人願無可用之帥才。做為新皇帝一方面要照顧繼父高宗的顏面,另一方面又不能阻攔國內民眾高仗的愛國激情。岳飛做為收復失地抗金最徹底的已故名將,執政者肯定要以恢復其名譽做文章這就是權術。

  • 6 # 大目

    有些人競憑看了幾本書就以為自己是生活在宋代、對宋史很瞭解了,可以改寫宋史、可以對岳飛這位歷史英雄人物進行抹殺了,真不知這夥人何來的這種底氣?出自何種目的?

    我不敢說我對歷史和歷史人物很瞭解,但我對黑白、善惡,忠奸還是分的清楚的(所有善良正直的人都分的清楚)。

    岳飛這位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他的光輝形像象標杆一樣、之所以幾百年來一直屹立不倒、受到歷朝歷代人民群眾的愛戴和景仰(你們幾人除外),不是靠吹出來的,是憑自身的實力得來的!

    對歷史早己定案、己經一清二楚的歷史人物我是堅決認可的,不會象某些人黑白顛倒,善惡不分,糊攪蠻纏!

    我相信歷史和人民群眾對岳飛的評價是正確的。如果你們認為史書上對岳飛的評價是誇大其詞,那麼你們的引據又憑什麼段定就是真實的史料呢?大家都不是生活在宋代,大家都是在引經據典!

    但是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從古至今岳飛是老幼婦儒偕知的精忠報國的民族大英雄!秦檜是禍國秧民殘害忠良的亂臣賊子!!

    我的言語可能不對某些人的胃口,可能難與讀者見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衛青霍去病被挑一堆毛病,反而老被打敗的李廣,關羽被人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