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網上有很多人說除秦國之外,楚國是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諸侯國。那麼,戰國時期的楚國到底有多強,為何最終國勢急轉直下而被秦國所滅?不妨藉著這個問題來探討一番。

    戰國時期的楚國從楚惠王熊章至熊負芻共歷13王,我認為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楚惠王熊章至楚悼王熊類時期,此時楚國透過吞併他國,任用吳起改革,國力蒸蒸日上。二是楚肅王熊臧至楚懷王熊槐前期,此時的楚國國力一度達到鼎盛,先後與其他大國爭雄。三是楚懷王熊槐中後期至熊負芻時期,此時楚國的國力開始急轉直下,最終被秦國所滅。

    楚惠王熊章至楚悼王熊類時期,國力蒸蒸日上

    從春秋末期開始,諸侯混戰、立威爭霸的局面開始一去不復返,各諸侯大國先後開啟了攻城略地、吞併他國的新模式,楚國同樣開始逐步吞併周邊小國,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

    戰國初期,楚惠王安邦定國、伺機發展,而越國在滅吳後,主動與楚國修好,使得楚國向外發展不再被掣肘。此後,楚國與秦國通好,並滅掉了杞國,使得楚國東拓至泗水之上,盡有江淮以北之地。

    楚惠王死後,楚簡王繼位,不久便又滅掉了莒國,此時楚國仍然強大,透過不斷吞併周邊小國,楚國迅速成為戰國初期的諸侯大國之一,重拾霸業。

    楚悼王時期,在三晉先後崛起的情況下,楚國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為擺脫困境,楚悼王任用從魏國來到楚國的吳起,並在吳起的主持下開始在楚國推行變法。吳起的變法可以說是雷厲風行,立竿見影,成效極為顯著,然而就在楚國曆經變法國力蒸蒸日上之際,楚悼王突然在前381年去世,失去了楚悼王支援的變法隨即宣告失敗,吳起也被憤怒的舊貴族趁勢殺死,而由於吳起在臨死前挖的坑,楚國貴族們也隨即被繼位的楚肅王清算,先後有七十餘家宗親權貴遭到誅戮。

    楚肅王熊臧至楚懷王熊槐前期,國力達到鼎盛

    楚肅王時期,由於七十餘家宗親權貴遭到誅戮,導致國力一度出現空虛,政局也陷入不穩,楚肅王不得不對外主動妥協退讓,轉而穩定國內統治。

    (楚宣王)

    楚宣王時期,楚國在穩定了內部統治後,趁著秦、魏激戰的機會,沿漢水西上,攻佔褒漢之地,甚至趁著巴、蜀處於真空狀態的機會,勢力延伸至巴蜀地區。楚宣王十六年(前354年),魏國攻趙,圍攻邯鄲,趙國則向齊楚兩國求救,楚宣王按照景舍的意見派兵救趙,趁機奪取魏國的土地,又因救趙而與趙、齊兩國交好。藉此一戰,楚國重回巔峰,從此在戰國亂局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楚宣王死後,楚威王熊商繼位。楚威王七年(前333年),在齊國的策動下,楚、越戰爭爆發,最終越國戰敗被滅,吳越之地盡數歸楚。至楚威王十一年(前329年),歷經楚宣王、楚威王兩代君王,楚國利用外部矛盾,果斷出擊,使得楚國在戰國中前期一躍成為雄踞大江南北的超大諸侯國。

    楚威王死後,楚懷王熊槐繼位。楚懷王統治前期,雄心勃勃的楚懷王任用屈原等大臣改革弊政,卻遭到楚國貴族的一致反對,最終使得變法無疾而終。而此時的秦國則開始東進,韓魏兩國無力抵抗,秦齊矛盾開始逐步尖銳,而楚國西接秦國、東接齊國,在兩國爭雄的局面中顯得極為關節。

    楚懷王熊槐中後期至熊負芻時期,國勢急轉直下

    秦齊爭霸的關鍵時期,由於楚國、齊國關係極為緊密,為了阻斷楚齊的聯盟,張儀以商於六百里為條件,要楚懷王“閉關絕齊”,從而引發了著名的“詐楚”事件,楚懷王在上當後怒而伐秦。

    楚懷王十七年(前312年),秦楚大戰爆發,楚國遭遇慘敗,秦軍一戰斬首八萬,又攻楚之漢中,取地六百里,設定漢中郡。楚懷王十八年(前311年),秦國再次伐楚,攻取召陵。楚懷王三十年(前299年),楚懷王被秦昭襄王騙去秦國,客死咸陽,楚國國勢迅速衰弱。

    楚頃襄王時期,秦國多次攻伐楚國,先後奪取陵、巫、黔中等地,並於公元前287年攻入楚都郢城,燒燬夷陵,屈原聞訊投河自盡。楚頃襄王被迫遷都於陳後,一度聚集兵力奪回被攻陷的十五座城池,但國力日衰的局面已經無法扭轉。

    楚考烈王時期,任用春申君為令尹,在長平之戰後秦國圍攻邯鄲之際,先解趙國邯鄲之圍,又攻滅魯國,楚國一度復興。之後在春申君的組織下,東方列國組織了最後一次合縱,想要阻擋秦國的鐵蹄,但卻被秦國擊敗,楚考烈王懼怕秦國報復,再次遷都至壽春。楚考烈王死後,春申君門客李園發動政變殺害春申君,楚國國力更加一蹶不振。

    至此之後,楚國再也沒有了翻身之力,雖然楚將項燕善戰,卻也無力迴天,最終在熊負芻時期被秦國所滅。

  • 2 # 使用者94738516596

    楚國不管是春秋還是在戰國一直都算得上是強大的國家,國家實力也是一直在前列的國家。但是最終還是沒能走到最後。

    朝秦暮楚就說的是戰國時期的局勢,可以看出楚國的勢力海事很強大的。楚國如果能夠延續吳起變法的話,可能楚國會強大很多,這時候的楚國有和魏武卒一較高下的資本,但是楚悼王死後也就戛然而止了。此後到楚威王時期,楚國也算是達到了鼎盛時期吧,楚威王親率大軍打敗了剛剛稱王的齊國,楚國也是達到了最鼎盛的時候。一直到楚懷王中前期,楚國都算得上是戰國的數一數二的國家,也一直保持著對各國的優勢。但是這時候楚國的幾個決策失誤,導致了楚國開始衰敗,失去了爭鬥巴蜀的機會,秦國佔領巴蜀之後,楚國從這個時候就開始出現了衰敗的跡象。但是這時候楚國還佔據著漢中,楚國就有資本把巴蜀和秦國本土也就是關中切斷聯絡,但是楚國又是錯施一部好棋,秦昭襄王時期白起水淹鄢城,之後佔領了郢都,秦國設定了南陽郡,楚國也徹底失去了漢中。雖然楚國一直想奪回漢中,但是一直未能如願。楚國被迫動遷之後也就徹底衰敗了,再也沒有能力去爭奪天下了,只能是自保了。

    幸好是楚國前期積累了大量的土地,滅了周邊所有的國家,把初秋後期強大而越國也消滅了,大大增加了楚國的領土,要不然在戰國中後期像楚國這麼大片的丟失土地的話,可能早就被滅了。

    楚國最失敗的還是制度的問題,要說制度只能是秦國的商鞅變法最徹底,把秦國帶進來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秦國開始迅速崛起,雖然其他國家先後都有變法,但是和秦國比起來還是不夠徹底。而楚國呢,一直就是貴族制度,這些貴族也是嚴重影響了楚國的中央集權,甚至到了楚國被滅的時候也只有項燕的二十萬大軍出來為國打仗,其餘的貴族都沒有任何的反應。

    當然縱觀整個歷史,一個王朝國家的興衰,關鍵還是看統治者,因為自古以來都是君主才能決定國家大事,楚國的君主在才能上也是完全敗給了秦國,所以被滅也是遲早的事。

  • 3 # 縱酒碎夢

    戰國時期群雄爭霸,在秦完全一統之前,各個諸侯互相聯盟又相互攻擊,這個時期,很難說誰強誰若。

    但從春秋到戰國中期,最後漸漸形成了七國爭雄的局面,戰國初期,魏國實力算最強。而楚國位列七雄之一,可以看到楚國是為強國了。

    那麼我們來看看戰國時期楚國有多強:

    戰國初期,楚悼王當政時,任命吳起為令尹實行變法,使楚國變強。

    吳起變法後,於公元前381年,楚國聯合趙國大敗魏國。

    楚悼王去世後,吳起因變法得罪舊貴族,因而被殺,而也導致變法失敗。

    公元前306年,越王無疆欲伐齊國,後齊派人勸說伐齊不如伐楚,於是越王轉而伐楚國,被楚國大敗。楚盡收吳國故地,而越國因此分崩離析。

    公元前301年,秦國、齊國、南韓和魏國組成四國聯軍攻打楚國,楚國戰敗。後來太子被迫送到齊國當人質,楚壞王也被秦國騙去並扣留。

    公元前298年,秦國再次攻打楚國,楚再敗,從此以後,楚國由盛而衰,直至滅亡。

    由歷史而看出,一個國家的強弱,取決於君王的明智和能否選拔人才實行變法,如果楚悼王在位更長久,吳起的變法得以實行,楚國將更為強大。而從秦國由商鞅變法後,得以使秦迅速變強,從而最終實現一統而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中人物歇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