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廣逵

    孟子孟子(約公元前379或前372年-約公元前294或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不詳,至於什麼子輿、子居等字表皆出自偽書,或後人杜撰。戰國時期鄒國即今山東鄒城市人,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被合稱“孔孟”。

    孟子的“仁政”思想、“性善”說對後世影響很大。孟子是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人。

    韓愈在《原道》中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樹宸”,孟子的“亞聖”之說始於此。

    《孟子》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的文章雄辯,大學語文中學語文多有選用,《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富貴不能淫》《寡人之於國也》等都進入過語文教材。

    孟子始終沒有明確的說他的老師姓甚名誰,只說過“予未得為孔子徒也,子私淑諸人也”。根據孔子之孫子思的生卒年與魯穆公在位時間推算,孟子不可能受業於子思,師從子思的門人或許成立,而且可能師從不止一人。

    孟子對孔子尊崇備至,他在《公孫丑章句上》說:“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我目前正在全力研究孟子,對《孟子》已經通釋到《告子章句上》,對孟子的考證還處於碎片化程度。估計對孟子思想脈絡可以把握,對孟子人生軌跡永遠說不清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政府如果聯合沙俄死磕西方,估計倒下的會是西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