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36914310072

    手腳發麻乃是由於末梢血液流通不暢而導致的,手足區域性供血不足而出現發麻的現象。

    手腳麻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的症狀,如懷孕、不正確睡姿、如廁蹲久了均可引發,一般會在短時間內消除,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有的人手腳麻木後長時間(超過一天)無法緩解,就可能是身體出現了疾病的訊號。

    ·由疾病導致的手腳麻木有:

    [編輯本段]

    一是患有糖尿病的人會出現手腳麻木。只要身體任何部位經常出現麻木、痠痛、腫脹,就要及時檢查血糖。

    二是藥物或化學制劑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時,服用了黃連素或痢特靈後,會引起手腳麻木;在含有氫、砷、二硫化碳等環境中呆時間長了,也會出現手腳麻木。

    三是神經炎引起的麻木。神經炎最常見的病症即手腳麻木、肌肉萎縮、四肢無力。如果拉肚子或感冒達半個月之久,就會引起神經炎。

    四是四肢分散性地出現麻木。四肢不是同時出現麻木,而是分散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區域性神經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後的中風、昏迷引起對頭部神經刺激、老年人拄柺棍對手神經的刺激、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經刺激導致的腿麻木等。

    手腳麻木不能對症治療,而是要對病因治療。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都應該首先到醫院神經內科進行檢查,判斷神經有無損害,受過何種刺激。

    若是神經方面的問題,還需要作肌電圖檢查,進一步確認神經受損程度、範圍、性質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則再轉到其他相關科室治療。

    神經損傷引起的手腳麻木,要根據神經損傷的程度、範圍、性質來選擇是採用藥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通常配合針灸、理療同時進行,促使其快速恢復。手術治療則是透過手術引開受壓迫神經以達到解除神經受壓迫、刺激的目的。

    病情治癒程度,主要取決於神經病變原因和性質。如果是周圍神經(除腦、脊髓以外的神經)損傷,一般恢復的時間比較長。

    所謂“小中風”,又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由於大腦組織特別是大腦皮質缺血,大腦的感覺和運動中樞發生了功能性障礙,從而導致相應部位的肢體麻木。腦缺血可引起一側上肢或下肢麻木,或者半身麻木,一般持續幾小時至數天。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成半身不遂症,甚至危及生命。

    “小中風”除有手腳麻木或軟弱無力外,還伴有頭暈、頭痛、視力障礙(視物模糊或複視等)、記憶減退(尤其是近期記憶下降),以及血壓增高或偏低等現象;手腳麻木多為半側,以大拇指或連同食指麻木者為常見。

    高血壓者當血壓波動或升高時,全身小動脈痙攣,動脈管腔變窄,可使膠體血液迴圈發生障礙,引起的手足區域性供血不足而出現發麻。除手腳麻木外,患者肢體可有僵硬、蟻行感,以及常伴有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等症狀。此外,血壓突然降低,有時也可出現手指發麻感覺。

    春季,高血壓患者更易出現手腳發麻,這多與初春時氣候乾燥、寒冷,易致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從而引起血壓升高有關。高血壓除可有手腳發麻外,有時還可能導致短暫腦缺血至腦出血,引起口眼歪斜、癱瘓、失語及昏迷等,甚至會導致死亡。

    腦血管硬化以60 歲以上老人發病最多。所以,當老年人近期如反覆有手腳發麻現象,首先應考慮是腦血管方面疾病。由於腦血管疾病又常與血壓、血糖、血黏度等有關。

    為明確診斷,患者應到醫院查血壓、血脂、血糖、眼底及血液流變學方面檢查,必要時應配合X線攝片或CT檢查。一旦確診原發病,應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如降血壓、溶栓、降血脂、降血糖等。

    頸部與肩部運動

    1、十指交握放在腦後,重量置於手和手臂,將頭往下壓,脖子伸直,深呼吸5次。

    2、將右手置於左耳,輕輕勾住,讓頭傾向右方,做深呼吸5次,重複數次後換左手練習。

    3、慢慢旋轉頸部,順時針、逆時針各5次。

    4、將肩膀提高,吐氣並放下,重複4~5次。

    5、晃動肩膀,向後5次,向前5次。

    6、臉向右看後下方,重複3~5次,再反方向進行。

    7、放鬆坐著,手臂垂直平放於膝,然後抬頭挺胸,二者交替運動3~5次

    腳部與足部運動

    將腿彎曲提起與胸平行,提起、放下各5次,可讓你備感舒適。

    順時針、逆時針轉動腳踝各10次。

    將腳趾併攏,彎曲向上,伸直向下交替做5次。

    腳平貼於地然後換腳,重複練習20~30次。

    手部與臉部運動

    1、用指尖按住頭頂部,上下移位。(輕按)

    2、用指尖輕輕由太陽穴按摩到下顎處。

    3、食指與拇指捏住上眼皮,向外拉,反覆多次。

    4、沿著面頰骨按摩眼睛四方。

    由鼻孔旁向外按摩至下顎,再回到原點。

    沿著下顎向下按摩。

    下顎左右轉動各5次。

    手掌按住鼻尖做圓周運動,每個方向5次。

    捏住耳骨向上、向下、向外拉各3次,然後向前、向後各轉動3次

    辦公族“保健操”13招

    1、雙手捂住耳朵,手指彈動腦袋,10~20次,可促進大腦血液迴圈。

    2、扯耳朵,右手經過後腦勺,往下扯動左耳垂;隨後,左手經過後腦勺,往下扯動右耳垂,每次做10~20次。

    3、煉眼,雙眼遠眺窗外的景觀,眼睛用力向下眨,可舒緩眼睛晶狀體的疲勞。

    4、“轉頸”,脖子左左、右右、前前、後後,順時針轉動,再逆時針轉動,可放鬆頸部緊張神經。

    5、肩周的最疼點,可採用壓抓揉的手法,可緩解痛楚。

    6、“搓臉”,雙手相互搓熱後,搓臉,使臉部發熱,可起到活血的效果。

    7、“伸懶腰”,反覆數次。

    8、雙臂過頭,扶住牆壁向下壓,可拉伸、牽引勞累的肌肉。

    9、“搓肚”,手掌搓肚皮順時針轉動,再逆時針搓動,可幫助消化。

    10、“腹式深呼吸”,平時我們採用的胸部呼吸,可採用腹部深呼吸,一舒一張。

    11、“提肛”,肛門縮起,放鬆,可防止痔瘡等疾病。

    12、散步。

    13、不坐電梯,爬樓梯,辦公室簡單實用的運動。

    ·非疾病引起的手腳麻木原因:

    [編輯本段]

    ☆中醫認為,人有七情六慾。其中七情是指:喜、怒、哀、思、悲、恐、驚。而幾個關鍵的是,

    喜傷心,

    悲、怒傷肝,

    思傷脾,

    憂傷肺,

    驚、恐傷腎。

    如果這幾項太過於強烈,都會傷及身體。

    在長時間的大哭後,肝臟和肺都會受到“衝擊”。由於肝臟主血,是怒則傷肝,血庫震盪,則血脈亂,肺主氣,在它們受“傷害”時,會造成血液流通不暢,呼吸系統暫時“衰竭”,就會出現手腳發麻,無力,面部無控制的抽搐,頭暈,胸悶喘不過來氣、等症狀。

    這是身體內臟的機理問題,並非是神經上有什麼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大哭、大悲,若哭過之後,要多喝一些水,也可以睡一會覺緩解。

    ☆手腳發麻亦可是氣血不足造成,既是血虛。因為陽氣虛弱,造成血虛,並且陽氣無力行血,血液就達不到血管末梢。手腳是人體的末梢,因此血虛會有發麻的感覺。

    平時注意保養,陽虛應該少吃寒涼食物。

    【解決方法】

    以上幾點非實質性疾病引起的手腳發麻

    可吃些中藥來慢慢調理

    有時偶爾休息不足,缺乏運動,身體虛弱,常坐辦公室的也會導致手腳發麻,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清晨起來跑步,注意休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鍋爐結焦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