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61021162376

    清代光緒年間,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一心變法。為了對抗頑固勢力,他們結交開明官員以推行他們的主張爭取得到支援。

    當時的張之洞任湖廣總督,身居要職,是地位顯赫的封疆大吏。而且他開展洋務運動,具有維新意識,是實施變法要爭取的一個重要人物。有一次,梁啟超路經武漢,特意前去拜訪張之洞。

    梁啟超遞上拜帖之後,在門外等候接見。

    張之洞拿到梁啟超的拜帖一看,落款是“愚弟梁啟超頓首”,因此很是生氣,心想:這小子太狂妄了,竟敢與老夫稱兄道弟。當即在拜帖上寫了一句上聯,讓人退還給梁啟超,上聯是: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無禮稱愚弟

    這聯語高傲自負,更拒人千里之外。

    梁啟超見狀,便在拜帖上寫出下聯,又投了進去。下聯對道:

    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俠士有志傲王侯

    下聯對答毫不畏懼,聯語高雅硬朗,氣勢懾人。

    張之洞再次看過之後,雖覺得梁啟超狂妄,卻也驚異於他的膽略和才識,就決定與他見上一面。兩人就座攀談,張之洞想壓一壓梁啟超,便說:“這武昌一帶舊稱江夏,我因而想得一句上聯,尚未得到下聯,不知能否賜教?”梁啟超知道張之洞這是要難為自己,可自己也不是等閒之輩,毫不推辭,答道:“請大人賜上聯。”張之洞說道:

    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四水指長江、黃河、淮河、濟水,長江排在第一位;四時指春夏秋冬,夏排在第二位。正因如此,“誰是第一,誰是第二”成了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這上聯聯語刁鑽,不易對答,張之洞暗自得意。只見梁啟超沉吟片刻,從容答道: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後。

    儒釋道三教,以儒為首;天地人三才,人居末位。張之洞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梁啟超未敢明確答覆而是對以“何敢在前,何敢在後。”既打消了對方的傲氣,又不卑不亢,可謂十分得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瑤柱怎麼煲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