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秉燭讀春秋

    說起歷朝歷代的皇陵,佔地面積宏大和埋葬皇帝、妃子之多,非“清東、西陵”和“明十三陵”莫屬了。我們都知道,清朝是滅亡明朝而建立起來的國家,清朝和明朝是滅國的對手。據說清朝皇帝乾隆活著建造他的裕陵時,曾把明朝十三陵長陵中的『祾恩殿』“改大為小”“偷樑換柱”。然後把省下來昂貴的金絲楠木偷運用到了修建他的裕陵。這不是明目張膽的“盜墓”嗎?乾隆帝會做出這等下三濫的事嗎?這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呢?欲知詳情,且聽我從頭說起。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首先介紹一下明十三陵的“長陵”。長陵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陵墓,是十三陵中規模最大,建築最豪華的陵寢。是十三陵的“首陵”。它最大的建築特點就是採用了無數的金絲楠木做柱子和大梁,楠木又稱帝王木,主要出產在四川、贛南等偏僻山區,這種木生長緩慢,世上奇缺,物以稀為貴,故有“一寸楠木一寸金”之說。

    明成祖朱棣為修建他的長陵,幾乎把金絲楠木砍伐殆盡。長陵中的“祾恩殿”是中國現存的最大的木構大殿。 成祖永樂十三年建成, 主要用於謁陵時舉行祭祀儀式 。原稱"享殿",嘉靖十七年明世宗朱厚熜到天壽山朝陵,更名 為"祾恩殿"。

    不管朱棣的陵墓風水如何好,建造如何豪華,也阻止不了明朝的覆滅,相反倒成了清朝皇帝乾隆窺伺的肥肉。乾隆是明朝滅亡後,進京稱帝的第四個皇帝。

    據民間傳說,乾隆五十年,在修建自己裕陵時,由於前朝都把楠木砍伐殆盡,出產楠木的地方沒有了木料,乾隆一籌莫展,此時和珅給他出了一個餿主意,就是把明成祖朱棣建造的祾恩殿拆了,把木料運到東陵建造裕陵。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既省錢又省力。楠木不但稀少,而且運輸極其不便,關鍵是有錢也買不到。

    乾隆正猶豫,此時以紀曉嵐為首的文人提出了反對意見,紀大煙袋說:“拆前朝的配殿,這無異於偷墳掘墓,按照大清的律法“杖100板,流放千里。皇上萬萬使不得。”

    乾隆一聽有道理,但他是個好高騖遠,好大喜功的皇帝,雖然知道拆“祾恩殿”有違法制,但又不肯把到嘴的肥肉吐出來。此時和珅又獻上了一條妙計,就是打著修繕祾恩殿的旗號,把祾恩殿改大為小,用黃松木代替楠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豆腐渣”工程。不懂行的從外面一看,看不出是黃松代替了楠木,然後把昂貴的金絲楠木趁夜色運到清東陵,用在建造乾隆的裕陵。看看和珅的計策多麼高明吧!原來古代就有工程偷工減料的事情發生。和珅被乾隆寵信一生不是沒道理的。於是民間有了傳聞,說乾隆把明朝的楠木偷用在了他的陵墓上了。

    這件事在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官方資料沒有記載,而民間傳說是有的。比如乾隆為什麼六下江南呢?據說就是拆了明朝“祾恩殿”的楠木,犯了盜墓之罪,自我流放千里之外。當然這都是民間傳說,你不必當真。

    不過歷史上乾隆確實在乾隆五十年到五十二年期間修繕“祾恩殿”,當時祾恩殿很破損,有大臣要重新建造,考慮到楠木緊缺,於是建議把破損的木料兩頭去點,然後將就著用,乾隆修繕祾恩殿,無非是緩解民族矛盾,出於省錢省力的原因,同意了這個方案,這就是祾恩殿改大為小的原因。

    我覺的乾隆沒有偷用祾恩殿的楠木,沒有這個必要。他的出發點是緩和民族矛盾,假如盜用明朝的楠木,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不知親們認同我的看法嗎?

  • 2 # 鄭國柱

    要回答清朝皇陵“清東陵”在修建過程中,有沒有搬運“明十三陵”的原材料,或是說有沒有“拆大改小十三陵”的問題,需要把這件事仔細梳理一下,這樣才可能得出比較恰當的結論。

    清朝修繕十三陵,還要從乾隆皇帝說起。清乾隆五十年(1785)三月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三月,清王朝對明十三陵進行了大規模修繕,使一些殘壞的陵得以修復,耗銀28.6萬餘兩。這本身應是做了一件好事,卻費力不討好,乾隆帝落下“拆大改小十三陵”的名聲。

    神路石像生

    事情的起源是這樣的,據《乾隆朝實錄》第1226卷記載,清乾隆五十年三月甲寅日,乾隆帝致祭明長陵,他見到各陵寢的明樓享殿,很多都有損壞,神牌龕案,遺失無存,為此心中感慨。他認為明代中葉以後,國事廢弛,不念祖宗,不修葺陵寢;加之明朝末年經過農民軍的擾亂,無人守衛等,造成現在的樣子。假如明朝後代之君,能每年修繕,不至於百餘年的明陵就破敗成這樣子。

    所以,乾隆帝諭旨,對明代陵寢,修繕保護。這次修復諸明陵殿宇等,派尚書劉墉、德保、金簡、侍郎曹文埴、德成,負責各項工程,務期完成。完成後命令地方官,隨時稽察,小心防護,嚴禁砍柴刈草。

    長陵

    修復後的十三陵,並沒有完全按照原樣修繕,變動較大,確實有一些被拆除、拆大改小、復建時縮小規制等問題,但也有的擴大了,有的改建結實了。主要情況簡介如下。

    1、縮小間數:永陵、定陵的祾恩殿由重簷7間縮為單簷5間;永陵、定陵的祾恩門由5間縮為3間。2、縮小間量:景陵、昭陵、慶陵、德陵的稜恩殿間數未變,但都縮小了間量;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昭陵、慶陵、德陵的稜恩門縮小了間量;康陵的明樓,因被農民軍燒燬,在修繕時縮小了。3、一些建築被拆除:各陵的宰牲亭、神廚、神庫、配殿、祠祭署等建築都被拆除,不再復建。4、石碑露天: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的神功聖德碑亭被拆除,在原臺基上修建宇牆。

    景陵

    5、改用結實的材料:各陵明樓(永陵、定陵除外),原是木構樑架屋頂形式,修復後改為條石發券的無樑殿式結構形式;長陵神功聖德碑亭由木質樑架改為條石發券結構。木質樑架改為條石主要是從更結實的角度考慮。6、思陵的擴建:思陵在修繕中,擴大了規模,增建了建築。思陵初建時,享殿3間,陵門1間,無寶城、明樓。此次修繕,享殿擴建為5間,陵門擴建為3間,新建寶城和城臺,將原來平地碑亭改建在城臺上成為明樓。透過修繕,思陵確實上了一個檔次。

    獻陵

    拆十三陵的建築修建清東陵純系誤傳。在這次修繕中,清廷確實搬運了“明十三陵”的原材料。劉墉等人的一份奏章中提到,擬運回京城,以備京城各工程取用的材料及數量,包括舊磚130萬塊、大小楠木238件、木墩頭584件、改砍糟楠木224件、小件楠木截頭折方25700餘尺、花斑石500餘塊。這些材料用於京城內其他工程,並沒有用於修建清東陵。

    拆大改小是因為很多木料、磚已經朽壞,而新的材料不足,完全按照原樣修繕,耗費巨大,改小和不再修復一些建築就不難理解了。

    乾隆修繕十三陵的原因是出於鞏固清廷的需要,這樣可以得到國內各族,特別是漢族的支援;二是表明接受漢族文化的態度,承認明朝和歷代帝王,因而對明陵墓進行修繕保護。所以說,用十三陵的材料去修清東陵,是沒有根據的,史料中也沒有記載。清廷若用十三陵的舊磚、木墩頭等材料修東陵,那真成歷史笑話了。

  • 3 # 孤竹公子

    這個問題其實被以訛傳訛了,傳的最多的是乾隆,其實大家仔細想想都會明白,這是不太可能的事。分析出兩點如下:

    ㈠清朝統治者出於維持統治的需要。

    因為清朝是滿人建立的國家,在漢人佔據大多數的情況下,出於安撫民心,維持統治的需要,是不會拆明陵建清東陵的,而且在清代,朝廷多次下旨,維修十三陵,保護陵寢安全。

    清東陵使用舊料修建的陵寢是順治皇帝的孝陵。(咸豐定陵用了一些道光寶華峪陵寢舊料)在上個世紀修繕孝陵大殿及碑樓時,發現了天花板背面有字跡,經檢視為“清馥殿”“錦芳亭”等,後查明此為京城北海西岸的一組明代宮殿名稱,經查驗,順治孝陵的碑樓及隆恩殿用的木料及石料應為明代清馥殿及錦芳亭舊料,磚用的是順治年間的庫存磚,不是專為陵寢燒造的。(在此引用徐廣源老師微博圖片)

    綜上所述,清東陵沒有使用十三陵舊料修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秋戰國時期各學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